你,永远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

明天,它既向我们显示机遇,又向我们发出挑战。明天的希望是美好的,但路途绝不平坦,到处布满荆棘。但无论情况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光辉绚烂的明天只接纳有聪明头脑的人。

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说:“一个善做准备的人,是距成功最近的人。”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机遇来临时抓住机遇,最后才能获得成功。我们说,一个做好准备的人,就是一个已经预约了成功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与物质准备,但这种准备,也绝不是万全之策。

很多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我准备好了吗?

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想得太多,反而阻碍了你的抉择,犹豫了你的执行力。无法快速,而又正确地做出选择。其实,任何一次选择,你都无法做好万全的准备,因为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

看看生活中,那些表面看起来相当精明能干的人,到头来却一事无成,让人生进退维谷。并不是他们缺少能力,而是他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被追求完美的意念与冲动所牵制,从而造成选择上的障碍。无法快速,准确地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这种追求完美的病态心理,被心理学家称之为选择障碍症。

你,永远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

人生可以准备,但不可能一切都能准备周全。踏入社会,边学边做,现学现用,是很有必要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停留,一站一站地往前走。机会不可能全部是你的,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你总是将人生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中,不敢去选择。总觉得还有更好的在后面。那你的人生就真的废了。

就像刚才我所指的那些人,他们没有做成一件事情不是他们不想去做,而是他们一直在等待所有的条件成熟,因而没有做。而这条件成熟包括等客观条件和个人能力都达到一种完美的程度,然后再大刀阔斧地去做。

事实上,等你将一切准备好再上路,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而梦想也不是靠想想就能成为现实的,我坚信所有的可能与不可能,都不是想出来的,是要脚踏实地做出来的。

我们不能坐拥等待,而我们也永远都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才上路。

只有主动出击,奋起直追。下一站,才是精彩。这在明华夫妇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当初,夫妻俩在兰州的小镇上开着家面馆,生意不火不愠,维持生计。

2011年,海安工程队在海南三亚有一个工程项目,明华的姐夫德亮随着包工头去那里打工。他发现那里小产权房特别多。好多外地人都蜂拥着去那买房子。

对于三亚,明华根本不了解。最深的印象大凡就是那里满树的椰子果。

可姐夫德亮告诉他,那个地方,虽然现在没什么人,但是正在建造大片的房子。建房子,是发展的需要,经济需要。那肯定是有人想买,才去建的。买的人多了,便会形成人口流动。常住的,往来客商,人口的密集必然带来各种客源,所以开个拉面店肯定生意好,现在有农民工来吃,以后有居民来吃。在那个旅游业如此发达的地方,地方小吃,投资少,即便生意不好,至少手艺也没有失传。到哪里,都饿不死手艺人。

明华思前想后,试想着如果这一步走错了,或者生意淡薄,他就随德亮去工地做工,留的妻子一个人照顾店里的生意。忙起来的时候,他也可以回来帮忙。

兰州拉面,是明华夫妇的强项。最后在德亮的怂恿下,夫妻俩便从兰州千里迢迢来开店。

可结果是,工程结束了,工人都走了,房子建好了,却卖不出去了。

当初明华拿着所有的积蓄来海南三亚开拉面馆。和房东签了五年的合约,一口气交了五年的房租,结果门庭冷落。

在生意最不景气的时候,就是在他们到那之后半年,夫妻俩有了孩子。孩子还小,需要人照顾,而重新找工作也不太现实,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在那继续生活。

两年后,德亮再次去了三亚,那个时候,孩子已经两岁,只会叫爸爸妈妈,家乡话更是不会说。他们生活圈子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说着各地的方言,五花八门,根本无法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

看着萧条的生意,德亮为自己当初的提议,深感抱歉。

“还行,这本就是过日子。哪有事事都能想周全的。”

“本是想着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没成想,这日子委实有些悲惨。”

“我没觉得自己惨!”

明华依旧是那一副面孔,“人生啊,你永远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才上路。或许当你修炼成功时,那时日早就事过境迁了。反正房租已经交了五年,现在这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微薄的收人也能支撑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五年以后,我们再换一个人气高的地方继续开拉面馆就是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你,永远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

尽管过得清苦,但明华从来都没有质疑过自己的选择。颓废,或者痛苦。而事实上,生活本是变幻莫测的,你永远都不可能想好万全之策才上路。

成功学之父戴尔·卡耐基说过,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时刻准备,才能有所作为。

所以,当我们无法为生活排序时,我们依然可以为自己的选择排序。我们无法给人生之路做好万全的准备时,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勇敢,有着自己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安排。我一直相信,成功总是会留给那些已经准备好的人。准备是为努力做基础,但你决不能为了所谓的“完美”而选择等待,等待“万事俱备”才去做。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人每天要做70个选择。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陷入“选择僵局”,小到洗发水选去屑的还是柔顺的?大到毕业生决定考研还是找工作?旅游,是团队出游,还是自驾游?

会出现选择犹豫,实则是担心每一次选择后,所带给我们的各种风险。有的人总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很多事情还有待商榷,有待思考,或许还有更好的选择。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选择是绝对完美的,而事实上,有的时候自认为是最好的选择时,若干年后,仍会后悔。因为人在每一个阶段的愿望和支持愿望实现的能力,都在改变。但我们不能因为怕后悔,怕犯错,而不去选择。如果你太害怕错失机会,反而有可能失去更大的机会。

你,永远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

计划永远都跟不上变化,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种人生,我们都不可能做好完全的准备才上路。人生更经不起等待,面对梦想,我们应该主动出击。边走边学习,以不变应万变。

其实,任何一次选择,我们都不能预测结局是对的还是错的,而这种关于未来的选择,即使在很多年之后,我们也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身份,地位,学识都在改变,思维方式,或者理想也在改变。或许,真正意义上的好与坏,已经不再重要。因为选择的初衷是好的,都是希望每次选择能赋予我们更多更美好的意义。

所以想自己所想,爱自己所爱,大胆上路,别回头!

王玉秀,笔名:玉凡瑶。情感心理学作家。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九臣签约作者。居“月亮城”,江淮一枚细女子。著有长篇小说《路》《记得说爱我》《我的女友,四月小满》;已出版读美文库系列《快思慢选》,出版短篇作品《有时候面对,比害怕要来得直接》《你们之间,只是一分之差》《这个世界没有不劳而获的事》等收录于《如果你害怕,那你就输了》《每一次伤心,都请用微笑面对》等合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