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独爱扳指?御用扳指以4736万港元卖出

扳指作为男人的首饰,在现代社会已并不常见,大家所熟悉的扳指在古装剧中经常见到。《烈火如歌》中静王将母妃的遗物玉扳指送给烈如歌作为定情信物。为何古代男子都喜好带扳指呢?

乾隆为什么独爱扳指?御用扳指以4736万港元卖出

在古代,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古人也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作用相当于扳指。到了后期,逐渐演变为一种装饰品。

乾隆为什么独爱扳指?御用扳指以4736万港元卖出

千年以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样式。最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早还有弦槽,后来取消,我国的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蒙古与清朝,则主要使用桶形扳指。传统的汉族扳指与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差别:汉族扳指从侧面观看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而蒙古族、满族的扳指儿一般为圆柱体。

乾隆为什么独爱扳指?御用扳指以4736万港元卖出

满族人最早的扳指是鹿的骨头做的,戴在左手拇指上,到后来不打仗了 渐渐有了玉石和金银等贵重材料做的扳指,象征权势地位,也体现满洲贵族尚武精神,到了后期纯为装饰,皇帝有时候赏赐有军功的武将,也会赏扳指。纯粹的文臣是不带的。

扳指中的极品自然是皇帝的御用之物,无论身份、材质、工艺、纹饰,均登峰造极。从多尔衮进关到顺治皇帝初步立足中原,再到康雍乾三朝盛世,皇帝御用的扳指儿都是有着严格的惯例和规定。清宫造办处先是依皇帝谕旨让玉作、牙作等专业机构按照皇帝的意愿和喜好做出上用纹样,再经皇帝本人修改确认后方可制作。

乾隆为什么独爱扳指?御用扳指以4736万港元卖出

在2007年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套盒装7枚清乾隆御用玉扳指格外引人注目。这套玉扳指中有白玉扳指二件、碧玉扳指二件、汉玉扳指一件、青玉扳指一件、赤皮青玉扳指一件。所有扳指中膛大小、样式基本一样。其中,碧玉、汉玉、青玉四件扳指上都刻有乾隆帝的御制诗,做法都是常用的回纹边或万字纹边。

乾隆为什么独爱扳指?御用扳指以4736万港元卖出

由于这7枚玉扳指经历曲折,十分罕见,弥足珍贵,估价高达4千万港元,最后被一位亚洲收藏家以4736万港元收入囊中,创下了玉扳指市场最高价。

乾隆为什么独爱扳指?御用扳指以4736万港元卖出

试想一下,一位形体高大、气质彪悍的男士,摩挲把玩着他手中的翡翠扳指,睥睨着双眸,即使不言一语,那股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凌人气势,也能让旁人震慑,对他投之以敬意。

乾隆为什么独爱扳指?御用扳指以4736万港元卖出

那么,玉扳指跟我们现代社会佩戴的戒指有什么关系呢?明天请继续关注“萃工厂珠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