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是一場馬拉松,你有沒有提前把「燃料」耗盡?

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你有没有提前把“燃料”耗尽?

小歐說

對每個人來說,職業生涯都是一場馬拉松,而大多數人把它當成了短跑。在奧美互動全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布賴恩·費瑟斯通豪看來,看待職業生涯需要“遠見思維”。

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你有没有提前把“燃料”耗尽?

職業生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約10年到15年,即“強勁起步(start strong)”階段,這一階段要為漫長的職業生涯積蓄燃料。

第二階段則是錨定職業生涯中的“最佳甜蜜區(sweet spot)”的中期階段,首要策略就是專注於長項。這一階段時長和第一階段差不多。

第三階段是五六十歲之後,是“優化長尾(go far)”。過去人們往往覺得過了五六十歲,職業生涯就結束了。而現在,第三階段很常見,甚至可以一直工作到 85歲。這一階段的回報不僅僅是金錢上的,也可以是一種使命感,一種樂趣。

人際關係

是最重要的“職場燃料”

真正成功的可持續職業生涯是靠“職場燃料”推動的,就像火箭一樣。很多人低估了職業生涯這段旅程的長度,中途就把燃料耗盡了。

在我看來,聰明的職業策略是: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積累職場燃料並不斷更新,同時精明地消費它們。

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你有没有提前把“燃料”耗尽?

燃料通常有三種:

1

可遷移技能

這是指你可以在整個職業生涯隨身攜帶的技能,例如,說服性溝通、如何承擔風險的能力、人才吸引力、情商等。當你培養了這些最基本的技能之後,就能運用到整個職業生涯中去。

2

有意義的經驗

你不僅要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也需要嘗試不同方面,讓自己更全能,培養適應性的能力。通過積累有意義的經驗,培養多方位的才能,比如發佈產品、主辦大型活動等。調到公司另一個部門歷練,換著做不同的工作任務,積累國際化的經驗等,有利於增強你的適應能力。

3

持久的關係

只有少部分人在你的職業生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鼓勵大家真正關注身邊的人,營造、培育人際關係,打造“職業生態”。但要記得,全世界只有一個人會伴隨你的職業生涯始終,那就是你自己。

每種“職場燃料”都很重要,我個人覺得人際關係最重要。

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你有没有提前把“燃料”耗尽?

一方面,組建自己的“專家社群”是必要的。儘管我已經有很長時間的工作經驗,但還是會有很多問題難倒我。我有一個專家群,裡面有一百來位專家,都是三十年工作中積累的。他們幫助我更好地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更好地為員工提供建議等。

另一方面,要認識到職場生涯裡的關鍵人物是為數不多的“支持者”,能讓職業生涯發生巨大變化。

沒有完美的時間安排

最重要的是生活

我們每週清醒的時間大約有一百個小時,這些時間的分配是自己做主的。我鼓勵大家不僅去思考如何計劃安排工作時間,更要思考安排我們所有的清醒時間。

分享一下我三十多歲時的故事。那時我是奧美加拿大的一名管理者,已婚,有兩個不大的孩子,工作上積極進取。當時我平均每週六十個小時花在工作上,但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去安排剩下的四十個小時,也就是我的生活時間。這段時間是否讓人快樂、讓人能量充沛很重要,對工作也有幫助。

我每週六八點半上吉他課,下午和樂隊排練,週日做家務,晚上打冰球,當我週一返回工作時,立馬就能進入工作狀態。

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你有没有提前把“燃料”耗尽?

在我的觀察中,教學和社區方面的時間安排雖然不多,但似乎能對幸福和成功產生超越時間佔比的影響。這和亞當·格蘭特在《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中的觀點一致,學習、提供建議以及幫助他人,會給我們的精力和影響力帶來深遠影響。可以把這些活動視為職業生涯所需的維生素和營養物質。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時間檔案,每個人對工作和壓力的忍耐力也各不相同。當我們必須對時間分配作出調整的時候,我的一個建議是,不要將某項非工作的重要活動徹底刪除,當然你可以削減它。我們是被習慣驅使的生物,如果一個習慣被清除,要重新建立就難上加難了。

中年危機的出現

可能缺少更多“職場燃料”

很多中國人發生中年危機是這樣的:之前不斷進步,忽然一下到了四十歲左右就止步了。他們不知所措,開始懷疑這也許就是奮鬥的終點。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需要更多的“職場燃料”。這時你需要學習新技能,比如網絡知識,比如人際交往技能,也可以是新技術,等等。

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你有没有提前把“燃料”耗尽?

中年危機還有另一種情況:由於不斷重複做同樣一件事情,你會失去能量、失去激情,只成了某一方面的專家,不夠多才多藝。

所以一定要主動加入新挑戰,嘗試試驗性、探索性的工作。在可遷移技能的幫助下,改變節奏甚至改變戰場。這會讓你保持新鮮感,從而幫你度過職場的厭倦期和倦怠期,度過中年危機。

成為“俯衝式轟炸機”型領導者

理想的職業生涯發展,暗含了人從執行者轉變到領導者。

作為一個執行者,你需要包攬所有的工作,自己監督檢查,每天深入完成任務。但作為一個領導者,你需要顧及的範圍更廣。這有點像駕駛飛機,平時飛到3萬英尺的高空縱觀一切,拓寬視野,當你發覺重大問題時,你又要俯衝下來,像執行者一樣貼近地面,解決問題之後,再次抬升。

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所以我又把它稱為開“俯衝式轟炸機”的領導者策略。關鍵在於隨時調整自己的“巡航高度”,能在高空飛行,分析戰局形勢,同時又在貼近地面的時候,具備選擇性深入排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只在雲端的“宇航員”式領導者是不稱職的,但那種離地面只有幾釐米,一直插手問題的“掃地機”式領導者,也是不稱職的

很多人的職業生涯第二階段開始往往就是初出茅廬的小領導者,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領導風格。學習當一架“俯衝式轟炸機”很重要,但態度也很重要。我有六個建議。

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你有没有提前把“燃料”耗尽?

1

注意自己的儀容、態度和舉止。員工會比過去更加仔細地觀察你,尋找蛛絲馬跡來判斷自己的表現如何。所以當領導者流露出快樂、憤恨或者失望的情緒時,員工都會捕捉你的信號。

2

一旦確定了願景,就要簡潔表達,並不停重複再重複。人們總是會過高估計一個組織消化願景的能力,你需要一碰到合適的機會就重複這樣的想法,員工比你想象的更健忘。

3

早早決定讓誰登機。每個領導者都需要一支小型核心團隊,由能夠高質量完成任務的親密同事組成。我的建議是不要選擇和你太過相似的人,而是能夠增強長板和彌補短板的人,並且要一對一去了解這些參與者,探究他們的目標、信仰和關注點是否和你一致。

4

每個有意義的商業問題都是少數人在一間安靜的小會議室裡解決的。有爭議的問題儘可能在小團隊中解決,而不要放到大型公開會議上討論。用你的耳朵來領導大家,而不是隻靠嘴巴。

5

要儘可能表現得像被人信賴的解答者,讓消息在組織中透明地傳播。

6

記住你並不是無所不知,徵詢他人的意見是明智之舉。

當初收到我這六條建議的人,已經成為我們這個跨國公司的超級巨星了。

管理者不僅要自身優秀

還要能吸引人才

當我們成為管理者時,不能只是自己優秀,也要有吸引人才的能力,還要讓人才不斷成長。這就是我所說的“人才引力”。

我們會觀察到,當某人換崗的時候,會有四五個人都想去他那個部門,甚至他跳槽就有人跟他走。這說明他有很強大的吸引力。而另一些人,單兵作戰時非常優秀,卻不會提升整個團隊的戰鬥力。

所謂“eBay因素”,就是領導者假設把自己放在網上拍賣,讓員工來競拍,你有哪些吸引他們來競拍的因素呢?吸引來的是尋求認可的普通人還是正在崛起的新星?

每個人都可能碰到利用人才的“關鍵時刻”,有的人就會抓住機會增加自己的“引力”。比如當你要僱用、解聘或者晉升某人,這種時刻就出現了

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你有没有提前把“燃料”耗尽?

我很鼓勵年輕領導者學會評估自己的“人才賬戶”。我發現它對職業生涯是否成功能起到強大的預測作用。過去,我會要求高級職務的候選人談一談自己在不同公司裡的下屬。“你是繼承了一個團隊還是招募的新人?他們現在在哪裡?做得是否有聲有色?其中的佼佼者是否跟隨你到了下一家公司?”我聽到過的最糟糕的回答就是:“這是個好問題,但我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裡。”這就等於說,這個人心底裡並沒有重視人才,他很可能缺乏關鍵的“人才引力”。

成功的品牌塑造,包括真才實學、親自實踐,以及宣傳推廣。而成功的職場個人品牌塑造也是一樣,同樣需要真實才華,需要真抓實幹,最後一步才是講故事傳播。如果一開始就去給老闆講故事,給他發信息、送禮物,這種品牌塑造的基礎就很薄弱。

現在每個人都專注於寫博客,和獵頭見面,這只是一種宣傳。不要把短期宣傳和長期品牌塑造混為一談。內涵、實踐和宣傳,三者缺一不可。這才是品牌塑造的真正要義。

你處在職業生涯的第幾階段?你的職場“燃料”還充足嗎?留言區我們聊一聊~

END

本文首發自《中歐商業評論》6月刊,有刪改。

受訪人 | 布賴恩·費瑟斯通豪奧美互動全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採訪 | 毛文琦《中歐商業評論》編輯

文中圖片來自pexels,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