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也要進軍歐洲了?不知道專利與質量問題怎麼解決

隨著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越發焦灼,國產手機品牌們的“出海”也成為了常態,避開國內的紅海競爭,去往國外相對輕鬆的環境中謀求更多的發展,其實OPPO、vivo、華為、中興這些品牌早就開始做了。而最近又曝出了一條消息,稱近期小米已經把眼光放遠到了歐洲市場,甚至已經有6款小米設備通過了歐洲有關機構的認證許可,預計不日就會正式發佈。據悉,通過認證的6款小米設備分別為小米Max3、小米A2、小米A2 Lite、小米8、小米盒子3以及PocoPhone。

小米也要進軍歐洲了?不知道專利與質量問題怎麼解決

不止是在歐洲地區,有消息表示小米在美國市場也準備使用全新的品牌名稱,也就是PocoPhone。據GizmoChina網站報道,新品牌的手機已通過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認證,這可能意味著以“小米”品牌的手機生產將會縮減。業內人士與玩家們紛紛展開了猜測,小米這是要大跨步的進軍歐美市場了?

小米也要進軍歐洲了?不知道專利與質量問題怎麼解決

一種猜測聲音是,小米上市之後還沒有一款專門針對海外市場的品牌,專門的英文品牌有助於小米進一步提升國際形象;而從去年到今年小米在海外開了多家旗艦店,用新的品牌標識可能是在強化小米是一家“跨國公司”。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國內市場經常出現問題的小米,到了國外會有怎樣的態度?

之前小米的事情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屢屢出現的陰陽屏、自動重啟、塑化劑超標等問題甚至於自燃、爆炸、冒煙等危險事故,引發了公眾對於小米手機的一系列廣泛討論。其實最根本的問題是小米主打的性價比模式與粗放發展,在注重出貨量數據與市場佔有率的同時卻沒能把品質做上去,回過頭來相對較低的可靠性反而成為小米進一步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另一方面的問題是,國內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相對還是比較寬鬆的,小米的粗放式發展或許能獲得不錯的效果,但是在專利保護嚴格的歐美市場,小米是否還能像在國內一般吃香喝辣就變得不好說。小米遭到專利訴訟已經不是第一次,因手機質量引發的安全事故也屢見不鮮,或許外界也能從這兩個方面考慮到小米多年來發展所積累下的痼疾。

小米也要進軍歐洲了?不知道專利與質量問題怎麼解決

就事論事,技術與品質,這是品牌競爭發展的兩個關鍵。一方面,成熟的手機廠商都有長期的研發投入以及龐大的研發經費支撐,目前國內手機廠商專利比拼已經異常激烈,傳統廠商依然勇闖第一;另一方面類似於小米這類的“後來者”借樹乘涼雖然能在短期內節省大筆技術研發開銷,但從長遠來看並不利於創新格局的打開。從這幾點來講,小米的出海之路可能不會一帆風順,但小米依然可以採用收購專利或者成立專利聯盟來對抗歐美巨頭或者是“專利流氓”的威脅;但說到根本上,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更加完善的歐美市場,小米的品質必須得有實際上的提升,不然怕是會招惹不少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