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过万又如何?你对北上广深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最近心情不太好,因为我想要走了。

在这里工作了两三年,怎么突然就要走了呢?

说起来,很心酸。

我住在某小区街边上的一个两居室,刚刚搬进去的时候每人房租1100元一个月,后来陆陆续续涨了几次房租,最近涨到了1890元。

租金差不多翻番!!!

1890是什么概念呢?扣完1500左右的自己开伙食和水电费之后,每月赚到手的前不到7000元,这是用一半以上的工资在缴房租啊

“年初赚的那一点钱白赚了,越来越穷,经常怀疑自己是在给房东打工”

不是我想走!!

是要赶我啊,辛辛苦苦赚钱,好不容易过万又如何?我对这里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房租究竟有多贵呢?数据可以告诉我们。

图表显示的是部分城市2017年度的租收比。

月薪过万又如何?你对北上广深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租收比是月租占月收入的比例。这个数据直接反映了租房一族的凄惨状况

北京租收比最高,达到58%。

最低的城市是长沙和保定,即使是最低,租收比也达到了25%

接下来是这些城市4月份的租金涨幅。

月薪过万又如何?你对北上广深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武汉、重庆、成都、郑州等部分热门二线城市,涨幅都超过5%,其他省会城市以及其他二线城市,房租涨幅都不低。

月薪过万又如何?你对北上广深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北上广深这些地区中,深圳租金上涨幅度最大,其他三个城市上涨幅度相对较小。

可是别忘了,这几个城市本来租金收入就已经够高了,即使只上涨2%,上涨的绝对值也不小。

房租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已经这么大了,房租还要每月马不停蹄的上涨……日子只能越过越艰难。

从去年开始,大家都在谈消费降级,原因当然可能有很多,但是我觉得,房租太贵了,绝对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自从房租涨了,每月剩下的钱只够填饱肚子了。

酒吧喝酒?不存在的,只敢喝美宜佳5块钱的啤酒

出门=公交+共享单车,再也不任性打滴滴了。

晚饭吃意面?太贵了,还是重庆小面吧。

以前网购上天猫,现在网购就是拼多多。

人均花费200元以上的聚会,除非必要,否则坚决不去。

尽管政府一再强调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但是我们却只能选择消费降级。

两者之间的矛盾之处就在于:一个消费主义社会需要购买力来为自己增值,而大家却不再买账

造成大家对消费升级失去兴趣的,或者说不敢升级的,正是资本本身。

跟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正处于低欲望社会期:

政府使出十八般武艺降低物价,仍旧无法刺激消费

约25%的日本人认为不买房也无所谓

未满30岁者的住宅自有率从17.0%下滑至7.5%

为什么?

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个人实际消费能力的下滑

2007年到2017年,不管是哪个阶层,实际年收入都减少了大约100万日元,大学毕业生的薪酬连续十年没有变化。

月薪过万又如何?你对北上广深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在中国,这种消费降级刚见势头。未来我们会不会步入和日本一样的境地呢?

从房价上涨到房租上涨,选择的主动权始终不在我们的手上,再被高房价狠狠虐过之后,还要和高房租拼个你死我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