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邪不压正》——一个复仇故事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姜文就是有本事,把家国之大仇恨与个人之恩怨结合得完美无缺。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铁打的周韵,流水的女主。

姜文的电影里,都有着周韵参演。《阳光灿烂的日子》除外。那是姜文结识周韵十年前的作品。

周韵有一种安静的美,她饰演的每个角色,都从骨子里长出来,有种灵魂的力量。

这部剧里,她饰演京城第一女裁缝——关巧红。

很欣喜地看到,一位女侠的国仇家恨。故事原型是施剑翘。可谓女中豪杰。她立志为父复仇,怎奈哥哥,丈夫,都不能指望,最终,她还是自己复了仇。刚刚好知道施剑翘的故事,看起电影来,倍感亲切。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灵与肉的诱惑,在《邪不压正》里,表现得更为完美。彭于晏饰演的电影,终于不再是票房毒药——叫好不叫座。姜文导演,让观众在裸露的肌肉,与情感的交织中,完成对彭的意淫。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至于许晴,对于男性更是一种欲罢不能的诱惑。许晴,一个摇曳风情,凸凹有致的不老神话,令多少男人为之癫狂。

仅从荷尔蒙的角度释放,算不得高手。姜文当然志不在此。在肉欲之上,还赋予许晴饰演的唐凤仪多彩灵魂。

从最初的交际花,警察局长老婆,到北平沦陷的自杀,这个人物亦正亦邪,有着个人算计的同时,良心并未泯灭。

​比之廖凡饰演的坏人朱潜龙,鲜活得多。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朱潜龙就是纯粹的反面人物了。代表了一切的阴险狡诈,邪恶冷血。

最喜欢的还是廖凡,演谁像谁。亦正亦邪。于政治身份上,他还算正吧,于做人里,他邪。廖凡一脸凶相,演起坏人来轻车熟路。演技又精湛,愤怒起来,头上的青筋凸起,几乎要随着整个人爆裂开来。他面部表情丰富,肌肉松弛有度,是演员的高级修养。

几个主要人物,都暗含了民国时代的一些政治人物。姜文借电影,用他的手法和观点,表达与众不同的历史观。

历史向来不为人知。人们仅能够从已知的历史事件里,得出某种结论。而现在,姜文把人性掺入到这历史人物里,把厚重的历史还原成人为。人物充满了爱恨情仇,血肉丰满的同时,又极具前行的力量。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看着彭于晏在屋顶上飞檐走壁,想起《藏龙卧虎》里竹林上的飘飞,又想到老舍的《断魂枪》,冯骥才的《神鞭》这是中国的传统功夫,文化,国粹,精华。这是传统的消亡与时代的矛盾。

燕子李三是民国时期的又一位英雄豪杰,借李天然之手,怀英雄之义。这种表现,在姜文的电影里,随处可见。

整个房顶门楼,多次展现,角度不同,情不自禁地,让人怀念曾经的文化之都——北平。怀念那个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建筑的协调美,诗意的沧桑美,正是老北京永远的魅力。

老北京的著名景点,都在影片里有所展现。钟楼,胡同,四合院儿,整部电影,都写满了对老北京的怀念。

至于那个被用来顶礼膜拜的肾,是摘错了的。民国时期,也确有其人其事。影片里这种哏很多,包括写日记的人下贱,许晴的年龄之说。谢罪跪拜雕像。都令人浮想翩翩,幽默里带着讽喻。

这手法如同讲究的儿童绘本故事家。在故事的彩页里,把小细节潜藏,等着孩子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你发现了,顿觉故事亲切有意思;你没发现,也无伤大雅。不妨碍故事往前推动,进展。我喜欢这种找细节的游戏,令人有着间想不到的惊喜。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何谓邪,何为正?在姜文看来,表面的正,其实隐藏不了骨子里的邪,而骨子里的正,始终会迸发出来,把那邪恶撕个粉碎。

一再翻飞的屋顶之上,静谧美好,是理想主义的天堂。而飞身下檐,一个厮杀的残酷展现眼前。理想与现实看起来那么接近,追求起来,却是不易。唯有功夫了得,技艺精湛之人,方得以窥视理想之盛景。

李天然是个孤儿,先是师父收养,后被美国佬收养,最后才知道有个中国养父。中国爸爸最终杀掉美国爸爸,爸爸与爸爸之间的较量,也是某种不言自明的隐喻。

有时,电影看得带劲,正是这种有嚼头的东西存在。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影片结尾处,李天然表达着“你跟我走,我跟你走”的爱情归隐。关巧红,则更上一层楼,深明大义,把爱情交付于家仇国恨,犹如圣母般的引领,引领着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走上救国之路。

俗是俗套了些,但从容赶赴沙场,正是国家动荡,国运浩劫时,有志男儿的唯一选择。即便是归隐,身处乱世,哪里又有桃花深源呢?

尽管《邪不压正》剧情略显夸张,有着抗日神剧的嫌疑。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种民族的情结,跟着剧中人物翻飞,游走,给他力量,达到共情的同时,情绪被带动,剧中人,也就成了神。做了神才能做的事儿。

无论如何,瑕不掩瑜吧。

从看客的角度来说,看到精彩处,爽起叫好!于细微不爽里,骂两句也是正常。

《邪不压正》精彩之外的情怀与大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