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三代人回忆的《西小河的夏天》票房仅150万不到……

5月25日,“小李安”周全的首部长片处女作《西小河的夏天》正式登陆影院,该片曾摘得2017年第2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KNN观众选择奖,是当年唯一获奖的华语影片

该影片还曾获得了第13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最高大奖,并入围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和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真人故事改编、实力阵容出演、历经四年打磨的《西小河的夏天》一亮相就受到好评,可圈可点。

豆瓣获得7.1评分可谓口碑较好,但万万想不到的是它的票房仅150万不到,甚是“惨淡”,并没有收获片方期待的强烈反响。

刻画三代人回忆的《西小河的夏天》票房仅150万不到……

《西小河的夏天》整部电影聚焦的是一位名叫顾晓阳的男孩,讲述他在实现足球梦的过程中经历家庭纷争的故事。顾晓阳的父亲耿直而正统,不会阿谀奉承但也有些墨守成规,他始终坚信着勤劳才能改变命运,但在教育理念上,却片面地认为只有读书才是王道,其他爱好都不值一提。

刻画三代人回忆的《西小河的夏天》票房仅150万不到……

如此固执己见,他的婚姻难免也逃不过七年之痒,尽管顾晓阳的母亲风姿绰约,但父亲还是对学校新分来的英语老师渐生情愫,由此,一个原本和谐美满的家庭开始出现无休止的争吵和抱怨。

刻画三代人回忆的《西小河的夏天》票房仅150万不到……

然而好在,在所居住的大院里,还住着一位怪爷爷,表面冰冷,内心却热血奔腾。爷爷是资深球迷,一生重情重义,却也有中国父子间的不善言辞,而且,爷爷心底还有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孙子不幸夭折。

刻画三代人回忆的《西小河的夏天》票房仅150万不到……

顾晓阳和爷爷,一个是困在笼中的小鸟,一个是风烛残年的雄狮,两人相遇后,一拍即合,前者得以拜师学艺,后者也不再孑然一身。

在顾晓阳的陪伴下,爷爷第一次来到孙子的墓地,多年心结终于得以化解,最终决定搬去深圳和儿子以及再次怀孕的儿媳共享天伦之乐,而顾晓阳的三口之家也重归平静,父亲也终于放下了“孩子踢球是玩物丧志”的成见。

刻画三代人回忆的《西小河的夏天》票房仅150万不到……

《西小河的夏天》以顾晓阳、顾建华、郑爷爷三代人的情感交织为主线,将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中年老年贯穿起来,顾晓阳的“少年烦恼”、顾父的“中年危机”、邻居怪爷爷的“生存危机”,每个角色都有着难以调和的烦闷和焦灼,从而为观众织造了一幅欢乐与苦涩齐飞,笑点与泪点共舞的人生画卷、时代图景。

刻画三代人回忆的《西小河的夏天》票房仅150万不到……

《西小河的夏天》也是小编个人比较喜欢的电影之一,倒不是因为它在去年揽获了众多奖项,而是因为电影里的人物情绪都比较真实。尽管它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强烈的情绪碰撞,但真就好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鸡毛蒜皮和柴米油盐。关键是这些看似平淡的角色冲突,情感矛盾,其延展的却是对人生成长、社会变化的点滴记录。

影片上映后,豆瓣评分达到了7.1分,大部分观众表示影片清新自然不做作,看着舒心,重现80后的成长非常有共鸣。

刻画三代人回忆的《西小河的夏天》票房仅150万不到……

然而,《西小河的夏天》的宣传力度实在是有点弱,百度指数都未有开通,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各类平台、落地活动等其余推广渠道上也是微乎其微,说白了,流量等于价值,一切附着流量的载体,电影宣传理应都不会错过!这便是《西小河的夏天》为什么电影票房这么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来在六一儿童节与俄罗斯世界杯都颇为应景,但这也没有对票房起到一些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上映首日《西小河的夏天》仅有1%排片,票房31万,第二天排片就跌至0.5%,票房预计20多万。

虽然质量不错,但是排片这么低完全没有了逆袭的可能性了,《西小河的夏天》最终票房还不到150万,着实让人觉得可惜啊!希望“小李安”周全下次在拍得好片的基础上,在电影宣发方面多下下功夫,好电影理应有好票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