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中的高價藥,如果可以3D列印……

隨著精通技術的購買者開始青睞消費品的3D打印,工業及製造領導者們也開始應用相似的技術來應對客戶尤為重要的工程及生產挑戰。歡迎來到增量製造的領域。

最近大熱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目前累計票房已突破25.32億,可以說是人氣和票房雙豐收的代表。電影講述的是主人公程勇為慢粒白血病患者代購印度仿製藥的故事,影片最為重要的一個意義是通過反映現實問題,直接推動社會對於高價藥的關注和熱議——為何現在的抗癌藥幾乎是“天價”?

《我不是藥神》中的高價藥,如果可以3D打印……

據瞭解,一款創新藥從發現到銷售,研發週期長達十年。美國塔夫茨大學藥物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新藥平均研發成本為26億美金。藥物開出天價,主要是因為研發成本貴、研發週期長,動輒上百億的研發成本,讓藥廠不得不採用高價的形式收回成本。對藥價進行控制,當然是從源頭降低研發成本。而藥物研發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藥物篩選模型,人當然是最佳的藥物篩選模型,但人體試驗不是說做就能做的,而生物3D打印機的出現,讓藥物篩選在“人體”試驗成為可能。

《我不是藥神》中的高價藥,如果可以3D打印……

作為可以在工業領域批量化、規模化應用的技術,3D打印技術可以落地的場景很豐富。打開百度搜索,與3D技術相關的行業有移動工廠、陶瓷、農業領域、籃球鞋、房屋、時尚……各行各業都在玩3D打印技術。

作為技術與工程領域的領先企業,艾默生當仁不讓,也在積極探索將增量製造的優勢應用在幫助客戶應對挑戰中。

何謂增量製造?

增量製造指的是從一個數字模型開始,逐步添加材料,逐層地構建出三維物件的技術。 專家們正在迅速地探索這種快速發展技術的廣泛用途。當使用塑料進行3D打印變得司空見慣之後,合金的3D打印成為了突破傳統工藝限制新的技術前沿。

《我不是藥神》中的高價藥,如果可以3D打印……

增量製造使得艾默生的工程師可以跳出標準制造過程的限制進行思考,設計並生產出能夠滿足更加嚴苛的過程需求的創新性解決方案。增量製造還能大大地加速新產品從設計、原型製造到檢測的過程,從而有可能大幅簡化生產供應鏈。艾默生預計,這有可能縮短工程產品85%的設計及開發時間。

許多艾默生客戶要面對過程中控制及自動化方面獨一無二的挑戰,無論這些挑戰是來自於過程流體還是過程工況,增量製造都能顯著地改進艾默生設計、檢驗並交付有效解決方案的能力。

“這種全新的技術打開了通往新領域的大門,使我們可以開發出以前只能在計算機模擬中實現的創新方案。”艾默生自動化解決方案全球增量製造運營總監Adam Boyle 表示。“增量製造使得快速確定最佳的產品設計成為可能。我們的團隊現在可以同時開發並生產多種設計,然後通過實際檢測以確定哪一種方案最優。在尤為重視安全及性能的行業中,精密性的程度至關重要。”

合作案例

2017年,艾默生與新加坡經濟發展署以及南洋理工大學合作,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個增量製造中心,致力於加速增量製造投入實際應用過程。 該中心專注於過程行業的閥門及自動化組件的製造,並具有優於傳統制造過程的速度和靈活性。

《我不是藥神》中的高價藥,如果可以3D打印……

而早在三年前,艾默生就在位於美國愛荷華州馬紹爾敦(Marshalltown)的費希爾全球總部成立了第一家增材製造中心。馬歇爾敦和新加坡中心將一同致力於服務於艾默生全球各個業務的產品研發和測試。

艾默生將繼續探索增量製造的各種優勢,尤其是與供應鏈相關的優勢。擁有能夠按需構建產品的能力,對於存在固有供應鏈挑戰的行業來說至關重要。這樣的行業往往需要及時提供小批量的工程解決方案。

“增量製造為我們身處的行業帶來了變革,並將有能力填充工業變革的最後差距——實現快速製造小批量、高度綜合的組件的能力,”Boyle 說。 “這種技術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十分高興能為客戶及我們所服務的行業探索並揭開下一代的卓越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