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中的高价药,如果可以3D打印……

随着精通技术的购买者开始青睐消费品的3D打印,工业及制造领导者们也开始应用相似的技术来应对客户尤为重要的工程及生产挑战。欢迎来到增量制造的领域。

最近大热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目前累计票房已突破25.32亿,可以说是人气和票房双丰收的代表。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程勇为慢粒白血病患者代购印度仿制药的故事,影片最为重要的一个意义是通过反映现实问题,直接推动社会对于高价药的关注和热议——为何现在的抗癌药几乎是“天价”?

《我不是药神》中的高价药,如果可以3D打印……

据了解,一款创新药从发现到销售,研发周期长达十年。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新药平均研发成本为26亿美金。药物开出天价,主要是因为研发成本贵、研发周期长,动辄上百亿的研发成本,让药厂不得不采用高价的形式收回成本。对药价进行控制,当然是从源头降低研发成本。而药物研发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药物筛选模型,人当然是最佳的药物筛选模型,但人体试验不是说做就能做的,而生物3D打印机的出现,让药物筛选在“人体”试验成为可能。

《我不是药神》中的高价药,如果可以3D打印……

作为可以在工业领域批量化、规模化应用的技术,3D打印技术可以落地的场景很丰富。打开百度搜索,与3D技术相关的行业有移动工厂、陶瓷、农业领域、篮球鞋、房屋、时尚……各行各业都在玩3D打印技术。

作为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艾默生当仁不让,也在积极探索将增量制造的优势应用在帮助客户应对挑战中。

何谓增量制造?

增量制造指的是从一个数字模型开始,逐步添加材料,逐层地构建出三维物件的技术。 专家们正在迅速地探索这种快速发展技术的广泛用途。当使用塑料进行3D打印变得司空见惯之后,合金的3D打印成为了突破传统工艺限制新的技术前沿。

《我不是药神》中的高价药,如果可以3D打印……

增量制造使得艾默生的工程师可以跳出标准制造过程的限制进行思考,设计并生产出能够满足更加严苛的过程需求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增量制造还能大大地加速新产品从设计、原型制造到检测的过程,从而有可能大幅简化生产供应链。艾默生预计,这有可能缩短工程产品85%的设计及开发时间。

许多艾默生客户要面对过程中控制及自动化方面独一无二的挑战,无论这些挑战是来自于过程流体还是过程工况,增量制造都能显著地改进艾默生设计、检验并交付有效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种全新的技术打开了通往新领域的大门,使我们可以开发出以前只能在计算机模拟中实现的创新方案。”艾默生自动化解决方案全球增量制造运营总监Adam Boyle 表示。“增量制造使得快速确定最佳的产品设计成为可能。我们的团队现在可以同时开发并生产多种设计,然后通过实际检测以确定哪一种方案最优。在尤为重视安全及性能的行业中,精密性的程度至关重要。”

合作案例

2017年,艾默生与新加坡经济发展署以及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在新加坡成立了一个增量制造中心,致力于加速增量制造投入实际应用过程。 该中心专注于过程行业的阀门及自动化组件的制造,并具有优于传统制造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

《我不是药神》中的高价药,如果可以3D打印……

而早在三年前,艾默生就在位于美国爱荷华州马绍尔敦(Marshalltown)的费希尔全球总部成立了第一家增材制造中心。马歇尔敦和新加坡中心将一同致力于服务于艾默生全球各个业务的产品研发和测试。

艾默生将继续探索增量制造的各种优势,尤其是与供应链相关的优势。拥有能够按需构建产品的能力,对于存在固有供应链挑战的行业来说至关重要。这样的行业往往需要及时提供小批量的工程解决方案。

“增量制造为我们身处的行业带来了变革,并将有能力填充工业变革的最后差距——实现快速制造小批量、高度综合的组件的能力,”Boyle 说。 “这种技术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十分高兴能为客户及我们所服务的行业探索并揭开下一代的卓越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