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農村小伙都回家相親了,你認同這種相親方式嗎?

年底農村小夥都回家相親了,你認同這種相親方式嗎?

又到了年底,又到了相親的高峰期。很多農村父母,早早給孩子打電話,“孩呀,回來吧,給你介紹個對象!”有人不喜歡這種相親方式,說太土,太老,是思想落後。筆者則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全對。

現在相親的方式有哪些?

年輕人流行網絡戀愛。註冊一個網站,敲敲鍵盤,就把對方給約出來。在見到對方之前,完全靠照片和文字來判斷,甚至,連聲音都沒聽過。這種方式,雖然新鮮,但成功率是很低的。約見近百個對象,飯錢花了不少,一個都難成。

朋友、同事介紹。

這其實也是一種傳統的相親方式了。朋友們之間,同事之間,熟悉了,認識了。介紹個對象,也是可能的。不少人,也是通過這樣的介紹,相互建立關係的。

回老家相親。

就是年關這種相親方式,回老家去見對象。家裡人給物色的,還是比較靠譜的。農村很多年輕人,也都是用這種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為什麼說回老家相親,比較靠譜呢?

首先,都是男女都是老鄉,你是東村的,我是西村的。地理位置上的靠近,首先就打消了對對方身份的顧慮。讓溝通少了一層懷疑。再經過媒人的介紹,雙方的身份問題,就有了保障。信任很容易建立起來。這是網絡戀愛,很難實現的。

一般都經過媒人的選擇。農村的那些媒人,都是有著豐富的經驗。她知道哪些男孩,和哪些女孩,容易走到一起。一般介紹的都是相貌相當,門第相當。經過她的篩選,匹配度提高了。免去了男女雙方相互打聽的煩惱。

有定製的屬性。家中有女孩的,一般會告訴媒人。俺家閨女,想找個大專學歷的,身高一米七以上的,脾氣好的,會開車的。家人想為女兒找個什麼樣的,一般會把條件告訴媒人。媒人按圖索驥,基本匹配得上,就會開口去聯繫對方男孩。

農村的相親,是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婚配方式。雖然過去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都是經過篩選的結果。也許,有人認為,這種結婚方式老舊,但是,婚後生活比較穩定,是肯定的。如果你的父母讓你回去相親,你大可不必反感,這件事,是他們經過深思熟慮,才確定下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