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產能過剩是硬傷,爲啥一直在咱們這出現?

唐山2020年的工業目標發佈,也就前幾天,引發了行業對唐山鋼鐵產能淘汰節奏的猜想,這些年,去產能,降庫存一直被上級當作頭等大事來督辦。

很多人說這事當初不防,現在才傷筋動骨的整,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所以就有人質疑為什麼產能過剩一直在咱們這出現?

鋼鐵產能過剩是硬傷,為啥一直在咱們這出現?

事實上產能過剩確實是有咱們特色,鋼鐵事關國計民生、資本密集,進入門檻高、退出難的行業是上級宏觀調控的重點項目,但畢竟市場經濟,你怎麼可能管的住人家掙錢?

你想啊,能躺著掙錢為什麼要站著研發?科研是要搞,特鋼也在做,威震紐約的中鐵山橋當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但用得著才會做,寶鋼的汽車板材,武鋼、首鋼的工程機械用厚板材,馬鋼、邯鋼的熱、冷卷板材,攀枝花鋼鐵的重軌鋼材都有一手。像圓珠筆頭這種市場太小的材料就完全入不了人家法眼,也不可能指望它們養活大型鋼企—這是產業升級不足。

當初擴大產能,畢竟唯GDP,只要有錢賺地方政府是哭著喊著要企業建鋼廠,先蓋起來再說,發改總不能強拆我吧?所以無論合資獨資,在地方配合下跑馬圈地擴大產能搶錢賺,那會日子過得美滋滋。本來經濟危機下這種粗暴擴張能解決,然而又來了個四萬億變本加厲,這回產能就一下擴張出來了。

鋼鐵產能過剩是硬傷,為啥一直在咱們這出現?

前些年鋼鐵行業產能多擠得利潤低,於是民企抱怨說有些國企明明在虧損為什麼不關門,國企說我要照顧這麼多菩薩怎麼可能不虧本?

直屬的大國企可調控,更可怕的是地方企業,有太多的縣市就靠本地的企業支撐著,利稅就業GDP全指望人家,一旦倒下,成千上萬的工人去哪吃飯如何養老?即使企業虧損嚴重,上級也要強令銀行貸款續命,這又導致銀行為了壞賬率看緊錢袋子,某些有可能盈利的小型民企不得不找地下錢莊,對經濟發展造成嚴重阻礙,這就導致產能過剩惡性循環。

所以說,產能過剩一直在咱們這出現,是有特點的,因為制度限制,不能該倒臺就倒臺,該下崗就下崗。只要上級不看GDP不看就業率,產能過剩馬上就能解決了。

你看這一兩年,產能淘汰如火如荼。這也是時代所趨,你不自己先革命,那就等著被別人革命。要麼說上級不會鬆懈呢,產業結構調整是咱們現在必須死抓到底的頭等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