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Duang,Duang,Duang,敲黑板,第四届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开始啦!”7月7-8日,北京地坛医院科教处举办了第四届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班。我院自2015年起,已连续4年举办了系列方法学培训。此次培训班也是北京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即“传染病专业骨干意识临床科研设计能力提高培训班”。本次学习班邀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李卫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为我院来自临床医技护理的60位学员进行授课。其中两位老师都是在授课当天凌晨2点从外地出差回京,为了不耽误讲课,只在医院对面的酒店短暂休息,好感人,有木有(此处应有掌声)!衷心感谢李卫教授团队四年来的倾力支持!

培训班由科教处杨志云处长主持,本次培训摒弃以往填鸭式一股脑的理论授课方式,采用理论授课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根据各学科提供的研究方案设计类型将学员分为6个小组,分别是RCT组、队列组、病例对照组、横断面组、观察性组及护理组。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7日上午,李卫教授、成小如、胡泊、徐涛4位老师针对临床研究常用的四种设计类型进行讲解, 学员们认真听讲,用心做学习笔记,让我们来欣赏下老师们讲课的精彩瞬间。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7日下午,精彩节目马上开始啦,按照事先安排,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学员进行方案汇报,随后其他学员和老师一起对方案进行讨论。为了提高学员的参与度,李卫老师特意为每位发言提问的学员准备了小礼物,是李卫老师主编的一本书。(PS:这本书市面上买不到的哟,礼物珍贵吧!)。6组成员分别对自己的研究方案进行了汇报。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汇报之后的讨论环节,现场炸了,学员们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下”、 “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下”,这场面怕是惊到了授课的老师。学员们提的问题越多,说明在平时的临床研究中,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产生了共鸣。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学员们激情四射,现场讨论环节互动热烈。其中一个学员汇报后,老师的点评是“我刚才讲的问题,他的方案中全都存在”。另外一名学员汇报时说“在听课之前,我以为我的研究设计是横断面研究,听完课后我不知道是什么设计类型了”,汇报者糊涂了,讨论着也糊涂了,这感觉就对了,知道自己哪里糊涂才能越来越清楚。

老师们对学员们的研究方案进行了点评和修改,学员们认真聆听老师的意见。疑问解决了,出现了新的疑问,又解决了,这就是今天的收获!

8日上午,李思冬和赵延延两位老师分别针对临床中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进行讲解,内容充实、丰富,观点新颖独到,语言精美有趣,学员们又受益匪浅。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8日下午,王杨老师组织进行文献阅读讨论。为了提高大家的参与度,王杨老师采取了新的形式,现场编程一个SAS程序,用程序随机选取学员进行问答。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被抽到的可能哦,可要好好听老师们的汇报了,要不然抽到了提问可怎么办呢?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整个下午,学员们都聚精会神的听汇报,思考问题。文献讨论后,大家还意犹未尽,又临时增加了4个方案的汇报。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临床研究方法学也可以这样授课

两天的培训班顺利举办,小伙伴们纷纷表示收获巨大,学习了很多知识,感谢科教处安排组织的这种形式的学习班。其实小编想说,你们的肯定,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你们的科研能力的提高,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最后,小编想说,这样的培训班我们还会有很多,敬请大家期待吧!精彩未完待续……

请扫上方二维码,关注“北京地坛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可了解医院信息、医疗服务内容、健康科普知识、医院文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