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原子弹不扔在东京,而扔在广岛长崎?

二战原子弹不扔东京是有原因的,掀开当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在波茨坦会议之后发起的行动。1945年罗斯福总统突然逝世,杜鲁门就任美国总统,并与丘吉尔/艾德礼、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正式会晤,会晤的结果确立了美、中、英三国代表的了《波茨坦公告》,该公告要求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同时盟军将共同占领日本,《开罗宣言》将被履行。基于波茨坦会议的内容,苏联于1945年8月8日正式对日宣战。

为什么二战原子弹不扔在东京,而扔在广岛长崎?

以日本当时的军事实力,已经无力阻止美国轰炸机进入东京空域,所以只要杜鲁门同意,原子弹就可以投掷在东京。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不一定能够起到促成日本投降的作用,因为东京是天皇的所在地,而日本的军事力量并不全部集中在这里。所以打击的后果极,反而可能导致日本社会彻底陷入混乱,进而出现抵抗到底的后果。

如果出现日本下定决心“本土决战”的局面,则原子弹威慑的作用将会消失,美国仍然必须选择登陆进攻,这样美国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会给苏联更多的时间。如果是美国和苏联共同攻克日本,则以波茨坦会议为原则,苏联将可以共同占据日本,这一点在刚刚被攻克的德国那边已经得到了体现,而美国将失去在西太平洋的一个重要据点。

为什么二战原子弹不扔在东京,而扔在广岛长崎?

所以美国人认为原子弹的作用更多的是促成日本尽快向美国投降,这样美国将可以阻拦苏联的进入。而且通过投掷原子弹,可以更快地结束战争,避免美国陷入旷日持久的登陆战和岛屿争夺战之中。基于这一目的,美国决定轰炸日本的重要城市,而非体现象征意义的东京。

值得指出的是,广岛和长崎(美国原来是计划拟定京都、新泻、广岛、小仓作为备选对象),都是当时日本重要的军事城市,其中广岛号称“陆军之城”,是日本本土防卫军第二总军司令部驻地,美国打击广岛的意义,就在于摧毁日本“本土决战”的信心。B-29轰炸机“博克之车”飞往小仓的时候,寻找的也是重要的5号军火库,但是因气象原因和遭遇拦截,所以B-29轰炸机转往长崎,投掷目标是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目的同样是打击日本的军工基础设施,摧毁其反抗能力及信心。

为什么二战原子弹不扔在东京,而扔在广岛长崎?

对比时间,美国轰炸广岛的时间为1945年8月6日,而轰炸机长崎的时间则为1945年8月9日,这一时间节点刚好和苏联对日宣战的时间相互交叉。这说明美国人确实赶在了苏联前面,而到目前为止,日本也确实由美国占据。所以美国使用原子弹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如果当初轰炸的是东京,则还不一定能如美国所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