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人叫兔子不吃窝边草,有种人却叫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

这是来源于寓言故事,说的是两个小兔子成年后要离开妈妈,临行之前兔妈妈告诫他们说:“你们不要吃自己的窝边草哦,要找食物,到远的一些地方去”


有种人叫兔子不吃窝边草,有种人却叫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

两只兔子但这两只兔子性格很不一样,一只很懒不听话,一只却很勤快,这只懒兔子在找到自己的住所后,只要饿了,就会在洞穴旁边吃草但那位很勤快的兔子却能一如既往的到远一些的地方采集食物,后面的结局显而易见第一只兔子因为吃光了洞穴边的草,猎人打猎的时候很容易就发现了它,而那位很勤快的兔子幸免于难这点告诉了我们,兔子不吃窝边草主要是从自己的安全来考虑的,主要是躲避敌人

那么问题又来了,是不是只要安全了,兔子就可以吃窝边的草呢,经过科学家的不断试验验证最终得出的结论:

野兔是不吃的,但家兔是会吃的好了,在现实社会下,没有了敌人的威胁,为什么“兔子不吃窝边草”还那么盛行呢?
有种人叫兔子不吃窝边草,有种人却叫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

“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这和古人追捧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不是非常的矛盾吗?

新婚男女其实,“兔子”也不是绝对的“不吃窝边草”,这也是分情况的高阳先生的《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就记载过胡雪岩的这一则趣事。

有次,胡雪岩给朋友推荐了一大单,需要外出很远,但朋友走的时候担心自己的妻女会被胡雪岩欺负。

胡雪岩见此状,胡雪岩说了那句很有水准的话:“你放心,‘兔子不吃窝边草’,要有这个心思,我也不会第一个就来告诉你”
有种人叫兔子不吃窝边草,有种人却叫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

但后来的事情,胡雪岩做的就有些不太地道了:胡雪岩一方面是因为友人外出,久久不归,后来还没有了音信,胡雪岩与这位友人妻子日久生情另一方面是,胡雪岩认为友人可能出意外了,那自己就有义务照顾好他的妻女,为避免说闲话,最后胡雪岩把友人的妻子纳了做小妾

也算是帮忙了但这一行为却受到了后人的强烈指责,还在“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后面加上了句“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
有种人叫兔子不吃窝边草,有种人却叫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

胡雪岩还真别说,这两句用在现家兔的身上的确非常合规感叹一下:其实,你要是真喜欢或者是不喜欢一个人,完全不必用“兔子不吃窝边草”来搪塞,不喜欢的话,就直接告诉对方好了,喜欢的话,那就强势表白呀

校园男女别到最后,真爱被别人夺走了,你也就只能一个人披着被子,抹着眼泪……

你说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