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能有多大的力量?

谁见江南憔悴客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世界上的书就像世界上的人一样多,你不可能每一本书都读过,就像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认识。但是,如果你在一个恰好的时间,在自己恰好的年龄,恰好读到了一本恰好的书,那么这种机缘巧合会使得这本书很容易改变你,带给你力量,带给你希望。哪怕多年以后,你回顾这本书时会觉得如此平淡无奇,会疑惑“当年我怎么会被这本书感动的流泪?”

说起来,读一本书和遇到一个爱人,还真是很相似。

所以,下面关于一本书的话只是我自己个人的经历,并不是推荐,更不代表标准,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本书。

我在想,最改变我的书是哪一本呢?

是《红楼梦》?正是因为红楼梦,我在中学的时候读了红楼,就变得对任何事情都不再狂热,会觉得一切都会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继而才去读了很久的佛经,然后对许多人也饿变得冷心冷面,这算是对自己一个很大的改变了。

是鲁迅的作品?正是因为鲁迅,我在工作之后才发现,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现代社会里一切的丑陋、根本性的邪恶,都能在鲁迅的作品里找到剖析和批判。所以,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没有鲁迅站在自己这边,我会觉得现代社会的压抑、不公平实在令人绝望,简直无法生存。这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根本性改变。

但是,我又想,最初呢?我最初是被哪一本书所改变呢?

我想了很久,答案居然是:
安徒生童话。

童年所读到的安徒生童话,尤其是《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小意达的花儿》、《坚定地锡兵》和《柳树下的梦》这几篇。

小时候读《海的女儿》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只觉得很悲伤,但说不出来,又觉得很温暖,也说不出来。但这种温暖和悲伤的情绪,从那时候起就深深烙在了自己的心上;

小时候读《小意达的花儿》,没读懂,但总觉得美,同时又觉得美很短暂,于是这种短暂的美也深深的种在了血液里;

小时候读《坚定的锡兵》和《柳树下的梦》,不仅没读懂,还觉得有一丝糊涂,到底发生了什么?锡兵和糖纸女孩为什么要这么做?克努格为什么会死在回乡路上的柳树下?但同样的,虽然没有读懂,但却体会到了一种难以排遣的绝望,一种不被死亡约束的热情。这种热情和绝望,也被写在了自己的心底。

于是,无论过了多少年,无论遇到怎样的爱,遭遇到怎样的人生,这几篇童话带给我的悲伤与绝望、温暖与热情,以及对生命短暂但美好的体会,都给我力量。这种力量,绝不是那种打鸡血式的,更不是成功学式的,也不是具体的知识性的,这种力量就是一种情绪,一种情感,一种性格。

我深深感激这些童年时阅读的童话,感激安徒生。


danyboy


我手里现在捧着的这本书失控是当初张小龙推荐的他说他看完这本书,才创建了微信帝国。

长尾的作者克里斯对他的评价说,这可能是90年代最好卖的一本书,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会越来越好卖。

虽然说书中其中的有些理论,已经随时间的流逝,过时了,但其中底层的规律是不变的

这本书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阐述了区块链,人工智能这些我们在这个年代才遇见过的东西,包括一个很重要的去中心化的意义。

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这么多互联网冲击时代下的认知,凯文凯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看清了事物背后的规律,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很聪明的书了。

据黑客帝国的导演说,黑客帝国的演员们在演电影之前,必须要看失控这本书。

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真正相信物联网新零售这些年包括网络经济,网络社群这些东西对那个时候来讲只是一个概念。

凯文凯利非常有这种长远化的思维即使理论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虽然是一本预言式的书,如果你想研究互联网,想研究人工智能,对这方面未来科技有兴趣,我建议你看一看这本书,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未来的收益很大。



大学生活确实好


余华的活着

曾经在工作不顺,感情不顺时,会让自己很焦虑,焦虑到头疼,用药控制,整个人都很悲观,没有一点积极性,虚度光阴。直到看了活着,才明白其实生活的感受不是来源于别人,而是来自自己的感受,如果一度沉浸在悲观中,这样的人生太没有意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总是在不断失去和得到中享受生活。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写道: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不是模仿谁的生活,不是最后拥有了什么,而是你活成了你最喜欢的样子。

走出自己,往事不回头,往后不将就。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