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堡中央廣場「霸占」地鐵演繹昆明人文歷史穿越

星期一早晨,住在北市區的周老師像往常一樣,踏上開往呈貢新城的地鐵,準備返校值班。在跨進車廂的那一刻,周老師驚呆了,只見這趟地鐵車廂內一改往日素淨的色彩,從頭到尾貼滿了海倫堡中央廣場的紅色招貼,從車門、車窗到車身,連地板上都有。看陣勢,這是海倫堡中央廣場包下了這節車廂,但奇怪的是,紅色海報上關於中央廣場的信息並不多,乘客觸目可及的卻是昆明的人文歷史,從小西門到棕樹營,從柳營到拓東城……

海倫堡中央廣場“霸佔”地鐵演繹昆明人文歷史穿越

海倫堡中央廣場在地鐵1號線車廂裡以海報方式展現的昆明人文歷史

周老師是雲南歷史文化學院的老師,對昆明城建歷史頗為熟悉,她在地鐵海報中看到的一系列地名,串起來就是昆明幾百年的變遷歷史。比如海報中提到的“棕樹營”、“王旗營”,均起源於明代,因為屯兵而得名,與此類似的還有黃瓜營、陳家營、吳家營等等。而“拓東城”的起源則更早,相傳是1000多年前由南詔第五代王閣羅鳳所建,是昆明最早的城池。

但比起地名來,周老師更感興趣的是地鐵海報上對昆明水文地理的回顧,正像海倫堡在地鐵車廂內描述的那樣,當年,從翠湖到小西門、潘家灣再到滇池,穿越城市的幾百條入滇河道讓昆明成為一座水城,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流經正在開發的中央廣場,從滇池到篆塘碼頭的運糧河。

如果不是海倫堡在地鐵車廂裡有關昆明水城的回顧,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昆明的城市命運是和河道有關的。雖然現在昆明市區內已很少看得到河流,但在歷史上,昆明卻是個河道密佈、為水環繞的城市。

海倫堡中央廣場“霸佔”地鐵演繹昆明人文歷史穿越

昆明地鐵1號線人流密集,許多人是在地鐵車廂裡的海報上第一次瞭解昆明歷史

一直到明代,昆明城還基本是三面環水,對外交通往往要通過水運,昆明最主要的貨物運輸都通過船運進行。從元到清,昆明對外水運有兩個重要碼頭,分別是城東的得勝橋碼頭和城西的篆塘碼頭。得勝橋又名雲津橋,在元明兩代一直是昆明對外運輸的最重要的水運碼頭。有碼頭的地方就有商業,雲津橋因為川流不息的交通,很快成為昆明商業最繁華的地方之一,“雲津夜市”也成為老昆明八景之一。

海倫堡中央廣場“霸佔”地鐵演繹昆明人文歷史穿越

在滇池水位下降,得勝碼頭逐漸棄用後,城西的新老篆塘碼頭先後修建,成為明清時期昆明最重要的貨運碼頭。當時,物資從滇池經運糧河、紅聯運進城內,在長達650年的時間裡,城西篆塘以及紅聯、運糧河,是昆明最外交通最繁盛的地區,商業也隨之興旺。據當時文獻記載,昆明篆塘及運糧河一帶,曾“檣林帆雲,人貨不絕”。

讓周老師驚訝的是,其實昆明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段關於水城、港口、河道的歷史,沒想到在2017年的這個盛夏,在穿越昆明的最長地鐵線路上,一幅歷經百年的昆明歷史畫卷卻撲面而來,觸動了許多昆明人的內心。

海倫堡中央廣場“霸佔”地鐵演繹昆明人文歷史穿越

海倫堡中央廣場是一個接近一環的人文大盤

開通於2014年的昆明地鐵1、2號線,每天客流量接近40萬人次,其中大多數人是因為乘坐地鐵,看到海倫堡中央廣場這一系列“昆明處處有故事”的海報,才第一次知道原來運糧河曾經是昆明最繁忙的貿易通道,第一次知道原來昆明的繁榮其實是從城西沿著河流開始的,第一次知道小西門從當年到如今都是昆明最繁華的地方之一,第一次知道80年前的網紅餐飲居然是海棠春——現在人民路一環旁的老飯店……

和周老師一樣,每天都有人因為踏上了地鐵1號線,看到了一個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勾起了對昆明往事的好奇心或回憶。用昆明理工大學環境工程系大二學生錢宇華的話來說,因為這些貼滿車廂的昆明往事,地鐵1號線幾乎可以算是昆明人文歷史專線了。

海倫堡中央廣場“霸佔”地鐵演繹昆明人文歷史穿越

地鐵車廂裡,海倫堡中央廣場的昆明人文傳統系列海報觸目可及

昆明高鐵站是地鐵1號線的始發站之一,每天,成千上萬的外地高鐵旅客搭乘1號線前往市區,正是地鐵車廂裡這些撲面而來的昆明歷史、掌故、人文傳統,讓他們在走進地鐵的第一刻,就記住了小西門、水城、運糧河、潘家灣等名字,也記住了中央廣場。不過讓他們多少有些訝異的是,沒想到關於昆明人文歷史的第一印象,居然是在地鐵車廂裡,由一個房地產項目留下的。而海倫堡中央廣場倒覺得這樣做理所當然,用目負責人的話來說,因為當年運糧河就經過中央廣場,曾經見證過上百年間“檣林帆雲,人貨不絕”的盛況。如今,運糧河雖然不復存在,但昆明西部卻在百年後重新崛起,從小西門到潘家灣再到中央廣場,昆明的人文軌跡再次向西延展。海倫堡地產說,中央廣場作為整個區域內唯一的人文大盤,就該幹一點很人文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