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堡中央广场“霸占”地铁演绎昆明人文历史穿越

星期一早晨,住在北市区的周老师像往常一样,踏上开往呈贡新城的地铁,准备返校值班。在跨进车厢的那一刻,周老师惊呆了,只见这趟地铁车厢内一改往日素净的色彩,从头到尾贴满了海伦堡中央广场的红色招贴,从车门、车窗到车身,连地板上都有。看阵势,这是海伦堡中央广场包下了这节车厢,但奇怪的是,红色海报上关于中央广场的信息并不多,乘客触目可及的却是昆明的人文历史,从小西门到棕树营,从柳营到拓东城……

海伦堡中央广场“霸占”地铁演绎昆明人文历史穿越

海伦堡中央广场在地铁1号线车厢里以海报方式展现的昆明人文历史

周老师是云南历史文化学院的老师,对昆明城建历史颇为熟悉,她在地铁海报中看到的一系列地名,串起来就是昆明几百年的变迁历史。比如海报中提到的“棕树营”、“王旗营”,均起源于明代,因为屯兵而得名,与此类似的还有黄瓜营、陈家营、吴家营等等。而“拓东城”的起源则更早,相传是1000多年前由南诏第五代王阁罗凤所建,是昆明最早的城池。

但比起地名来,周老师更感兴趣的是地铁海报上对昆明水文地理的回顾,正像海伦堡在地铁车厢内描述的那样,当年,从翠湖到小西门、潘家湾再到滇池,穿越城市的几百条入滇河道让昆明成为一座水城,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流经正在开发的中央广场,从滇池到篆塘码头的运粮河。

如果不是海伦堡在地铁车厢里有关昆明水城的回顾,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昆明的城市命运是和河道有关的。虽然现在昆明市区内已很少看得到河流,但在历史上,昆明却是个河道密布、为水环绕的城市。

海伦堡中央广场“霸占”地铁演绎昆明人文历史穿越

昆明地铁1号线人流密集,许多人是在地铁车厢里的海报上第一次了解昆明历史

一直到明代,昆明城还基本是三面环水,对外交通往往要通过水运,昆明最主要的货物运输都通过船运进行。从元到清,昆明对外水运有两个重要码头,分别是城东的得胜桥码头和城西的篆塘码头。得胜桥又名云津桥,在元明两代一直是昆明对外运输的最重要的水运码头。有码头的地方就有商业,云津桥因为川流不息的交通,很快成为昆明商业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云津夜市”也成为老昆明八景之一。

海伦堡中央广场“霸占”地铁演绎昆明人文历史穿越

在滇池水位下降,得胜码头逐渐弃用后,城西的新老篆塘码头先后修建,成为明清时期昆明最重要的货运码头。当时,物资从滇池经运粮河、红联运进城内,在长达650年的时间里,城西篆塘以及红联、运粮河,是昆明最外交通最繁盛的地区,商业也随之兴旺。据当时文献记载,昆明篆塘及运粮河一带,曾“樯林帆云,人货不绝”。

让周老师惊讶的是,其实昆明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关于水城、港口、河道的历史,没想到在2017年的这个盛夏,在穿越昆明的最长地铁线路上,一幅历经百年的昆明历史画卷却扑面而来,触动了许多昆明人的内心。

海伦堡中央广场“霸占”地铁演绎昆明人文历史穿越

海伦堡中央广场是一个接近一环的人文大盘

开通于2014年的昆明地铁1、2号线,每天客流量接近40万人次,其中大多数人是因为乘坐地铁,看到海伦堡中央广场这一系列“昆明处处有故事”的海报,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运粮河曾经是昆明最繁忙的贸易通道,第一次知道原来昆明的繁荣其实是从城西沿着河流开始的,第一次知道小西门从当年到如今都是昆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第一次知道80年前的网红餐饮居然是海棠春——现在人民路一环旁的老饭店……

和周老师一样,每天都有人因为踏上了地铁1号线,看到了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勾起了对昆明往事的好奇心或回忆。用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大二学生钱宇华的话来说,因为这些贴满车厢的昆明往事,地铁1号线几乎可以算是昆明人文历史专线了。

海伦堡中央广场“霸占”地铁演绎昆明人文历史穿越

地铁车厢里,海伦堡中央广场的昆明人文传统系列海报触目可及

昆明高铁站是地铁1号线的始发站之一,每天,成千上万的外地高铁旅客搭乘1号线前往市区,正是地铁车厢里这些扑面而来的昆明历史、掌故、人文传统,让他们在走进地铁的第一刻,就记住了小西门、水城、运粮河、潘家湾等名字,也记住了中央广场。不过让他们多少有些讶异的是,没想到关于昆明人文历史的第一印象,居然是在地铁车厢里,由一个房地产项目留下的。而海伦堡中央广场倒觉得这样做理所当然,用目负责人的话来说,因为当年运粮河就经过中央广场,曾经见证过上百年间“樯林帆云,人货不绝”的盛况。如今,运粮河虽然不复存在,但昆明西部却在百年后重新崛起,从小西门到潘家湾再到中央广场,昆明的人文轨迹再次向西延展。海伦堡地产说,中央广场作为整个区域内唯一的人文大盘,就该干一点很人文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