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ET报道 超级高铁进军贵州 还存多方疑虑

7月19日,铜仁市与美国超级高铁公司(HTT)在贵阳市举行“真空管道超级高铁研发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签约之后,引起了各界不小的争议。在经历过“巴铁”骗局后,国民对于各种“黑科技、高大上”工程变得谨慎小心,也更加理性。

2017年7月,折腾7年有余的 “巴铁”落幕了,“巴铁”投资方华赢凯来公司,涉嫌利用“巴铁”项目在全国布局数百家分公司,打着地方政府拟建巴铁“PPP”项目的名义非法集资。结局是秦皇岛的试车设施被拆,创始人白志明被刑拘,还留下近4万血本无归的投资人以及近50亿人民币的大窟窿。当然也为大家在期待这种超级交通工具时,形成了血的教训。

此次铜仁市引进的超级高铁项目,是今年4月铜仁市市长陈少荣率队赴美国硅谷考察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之一,从赴美考察招商引资,到项目正式签约,历时短短3个多月,超级高铁项目的推进速度快的令人咂舌。

该项目建设第一阶段,双方将按照1∶1出资、各占50%股权组建合资公司,在铜仁市共同建设一条不超过10公里的商业真空管道超级高铁线路;第二阶段,双方利用第一阶段成果,完成相关必要的规章和规定,在此基础上延长该线路,使长度适用于商业运营。未来将共同努力在铜仁建设一个500—1000亩的超级高铁产业配套园区。

签约仪式上,贵州省领导表示该项目落地后,将大大加快我国真空管道超级高铁的技术研发,迅速增强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力提高铜仁城市知名度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铜仁市相关人士负责人则直言不讳,表示引进该项目的初衷就是作为欠发达地区,希望通过招商引资来提高铜仁知名度,同时对当地的旅游业起到促进作用。

从上述讲话中,可以看出最后的落脚点,都放在了发展旅游业上。对此,网友并不买账,有一条评论很有代表性:“既然清楚铜仁是欠发达地区,为什么不踏踏实实地搞点实业,还去追求这么不靠谱的东西,最后弄不好又是一个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该评论包含了该项目的几个质疑地方:即商业上是否有价值可能不如做实业、技术上能否实现是否靠谱、是否会加大当地财政负担,变成劳民伤财的面子形象工程。

技术层面,自2013年“超级高铁”的概念问世后,不少美国乃至西方的专业媒体、以及西方一些轨道交通和工程领域的专家,也一直都在质疑“超级高铁”这种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超级高铁”技术处在早期的试验阶段,并没有任何地方实现了成功的商业化运营。HTT的真空管道与中国现有的高铁网络无法兼容, 这10公里的轨道即使建设成功,也无法融入中国现有的铁路系统,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商业价值。

铜仁是欠发达地区,2017年铜仁市GDP总量969.86亿元,不足千亿,目前处在贵州倒数第二位,辖区仍有数个国家级贫困县。薄弱的经济基础,能否支撑超级高铁项目建设,会不会造成政府债务,都令外界担忧。

同时,该项目第一期建设超级高铁,严格来说只是美国超级高铁公司的一个实验,世界上没有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既是实验,就存在失败可能,铜仁市占比50%的股权可是真金白银,财政是否能冒如此大风险也是一个巨大疑问。

面对外界质疑,铜仁市工信委副主任周复宗接受媒体采访,解释为什么要争取该项目时说:“因为这个项目背后的附加值太高了,对铜仁乃至整个贵州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都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促进。正是因为我们比较落后,我们在欠发达地区,必须要弯道超车、后发赶超,如果我们走东部地区走过的老路,我们会一直跟在后面。”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后发赶超的愿望可以理解,走创新发展道路也无可厚非。但选择具体项目,则需要慎之又慎。比如发展超级高铁,就需要全面综合考虑,做出正确评估,避免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实际上从引进初衷看,即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业。铜仁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就在本月初,7月2日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铜仁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铜仁旅游正旺。发展旅游业有很多途径,选择引进超级高铁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巴铁”的闹剧最好不要再次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