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小龙虾火不到广东去?

脑洞IT


感觉这个问题不是特别准确。我们先来看一些数据。


2017年7月,小龙虾餐厅数量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广州和北京,分别有3907、3268和1844家。广州小龙虾餐厅的数量已然超过了北京。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水产养殖网

而从百度今年6月份的小龙虾搜索量上看,一线城市北、深、广、上也是分列前四。

不知道是不是去年广州新开的2千多家餐厅让广东人感到小龙虾比福建人好吃,他们对小龙虾的兴趣其实在持续增加,广东的百度搜索指数,也把第二名远远甩在了后边。

从数据上看,小龙虾已然火到广东去了。对于广东人民来说,小龙虾这股热潮也许会迟到,但肯定不会缺席~


视知TV


应该说:小龙虾已经“火”到广东,只是没火到广东人。

作为流动人口第一大省,而且流动人口基本上是以长江以南等小龙虾产地的内陆省份为主,因此,什么川菜、湘菜等等早就“火遍广东”,更遑论横扫饮食重口味天下的小龙虾了。

不过即便小龙虾“火”到了广东,但实际上它依然难以征服广东人的舌尖。

广东人的文化很独特,他的饮食文化更加是自成一体,独步天下,笔者曾经在讨论岭南文化的文章中谈到过,广东文化很难被影响,被同化,更加难以被颠覆。小龙虾能火遍广东却火不了广东人正深刻地体现这一点。

广东饮食文化最讲求食材的品质,烹饪方法主要在于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烹调手段方式去焕发、强化或者呼应食材的本质。这种饮食文化深入骨髓,因此对于那种以重口味的方式去掩盖食材本色的菜品,不管你多火,你也将难以说服广东人的味蕾。

从食材的角度,小龙虾壳多肉少,泥味厚重,又不似螃蟹那般自带那种蟹肉清甜、蟹膏肥美,清汤寡水即可成珍品的特点。于是小龙虾的烹饪方法很单调,无非就是以重口味去掩盖其本色罢了。你要是来份清蒸小龙虾,估计食客是唯恐吐之不及的。

另外,广东饮食文化极端抗拒重口味,以味料酱料取胜的菜品在广东人看来大都是登不上自家饭桌的。

于是小龙虾、酸菜鱼以及什么XX烤鱼之类的偶尔吃吃还无妨,专门追捧这类菜式基本上不是广东人的习惯,更遑论趋之若鹜了。

事实上,小龙虾之火并不火在小龙虾,而是火在麻辣二字,菜品特色在于酱料之味,以及剥壳嘬指头的过程,至于小龙虾本身不过是添头罢了。你换成螃蟹、海鲜不都一样?就剩下油油辣辣那股劲儿,而已!

满腔热情然后一嗓子冰镇啤酒,那份极端刺激更非粤人饮食的追求。

因此,火在广东却火不了广东人,小龙虾也不过就是一种移民饮食特色的体现。你就算有开遍全球的影响力,例如老干妈,也难以征服广东人刁钻顽固的舌尖味蕾。

其实,在广东,一样食材是否能火,有一个最准确的指标,广东人只要喜欢吃的,就肯定喜欢自己做着吃,因此,一样食材如果能在广东火的话,农贸市场,菜市场就会到处都有得买,以满足老广买回家自己动手做着吃的喜好,但在如今的广东菜市场,应该很少见卖这“小龙虾”的,可见,小龙虾上不了广东人的餐桌,不大受广东人欢迎。


用户51817793979


小龙虾为什么火不到广东去?对于这个问题,北方的朋友一定觉得很奇怪,就算湖南、江西与广东相邻的朋友也一定觉得很奇怪!广东人不是声称无所不吃的吗?为什么其他地方都火得很的小龙虾,广东本地人吃的却不多?


其实广东卖小龙虾的也很多,生意也不错,只是广东本地人不太爱吃,说小龙虾火不到广东有点言过其实,最少广州和深圳是很火的。

怎为一个广东人,我以我个人的角度分析一下,不一定有代表性,只能说是个人的认识吧!

1.最主要原因是广东人认为小龙虾太脏、重金属含量高,不敢吃!从电视上可以知道,每年广州总有一些人吃小龙虾中毒、生病。并且以前野生小龙虾由于生活水源复杂,和以前虾价不高,养殖户对水质的要求也不高,捕捞上来的小龙虾都显得特别脏,每只虾都要饭店找人用刷子一只一只刷干净才有好卖像,有的黑心饭店为了节省人工,直接就加洗虾粉浸泡,十几分钟虾身上的脏东西就自动脱落了,比人工刷的还干净,卖像就变得非常好看,但是这洗虾粉是强酸性物质,吃多了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其症状为肌肉酸痛难忍,严重还会导致肾功能损伤出现“酱油尿”。现在小龙虾价格比较高,养殖利润增加,养殖户对小龙虾养殖水质要求提高不少,养出来的小龙虾也干净很多,不过想改变老广对小龙虾的看法还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2.小龙虾虾头大、肉少、壳厚,肉质较为粗糙,并不是一种优质的食物。小龙虾在相对于海鲜较少内陆地区可以说是一种美味,但对于在海边的广东,和海鲜一对比,那就完全没优势了,就和出肉率较低的皮皮虾对比,小龙虾的出肉率还是少得可怜,而且现在的价格也不比普通皮皮虾价格低,所以老广不选也是理所当然。

3.广东海鲜众多,可选择的虾类也非常多

,而且大部分比小龙虾肉质鲜美,什么竹节虾、沙虾、罗氏虾,濑尿虾……那和肉质不比小龙虾鲜美?

4.小龙虾不太适合清淡做法,做了也不好吃,除了麻辣还真的没有见过太多的其他做法。虽然广东人近四十年来受众多的外来移民影响,很多人都学会了吃辣,但对于极辣的麻辣系列,还不适合经常吃,不仅容易上火,肠胃也会受不了。


综上所述,广东人不喜小龙虾的主因应该是第一点,虽然许多麻小迷会很反感、会不高兴,但我还是认为这是主因。什么广东没人养殖小龙虾、广东人不懂做小龙虾、广东人不喜欢吃辣(难道不能微辣还是不放辣?)、等都是狗屁解释,如果真的好吃的东西广东人会不吃?

治堵人原创文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的观点!


广州发生


第一,小龙虾生存的环境比较肮脏。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在饮食习性上,小龙虾喜欢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等。机体虾青素含量跟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是正相关,也就说机体虾青素含量越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小龙虾自身无法产生虾青素,主要是通过食物链——食用微藻类等获取到虾青素,并在体内不断积累产生超强抗氧化能力。虾青素能有效增强小龙虾的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及提高繁殖能力,当小龙虾在缺少这些含有虾青素微藻的环境中反倒难以生存。这也带给人们认识上的一些错觉:小龙虾必须生活在肮脏的环境。

所以,绝大部分广东人都会觉得小龙虾“脏”。有人会说:“江苏盱眙小龙虾品质很好啊!”可是,全国一年要消耗60万吨小龙虾,盱眙年产只有5千吨,市场上还有大部分都不知道是从哪条臭水沟里出来的!

第二,小龙虾的烹调方法。麻辣、十三香是小龙虾最经典的做法,可是广东人却不好重口味。虽然早已推出冰镇、蒜香等吃法,却依旧唤不醒广东人的味蕾。

第三,性价比低。首先,小龙虾头大身小,再去壳就更没有什么吃头了;其次价格还不便宜,比海虾还贵,但是一斤小龙虾拆下的肉都没有二两,纯粹就是嘬着调料吃;再次,小龙虾这种东西上不了宴席,也就是小年轻吃个夜宵治治嘴馋,估计尝过一次都不会再选择了。广东有3368KM的海岸线,海产丰富;珠江水系是我国第三大水系,广东河流、湖泊、水库、鱼塘、水稻田众多,淡水水产品种多样。广府菜、潮菜烹饪河、海鲜的方法没有一万也有五千,谁还会选择这种除了噱头别无长处的东西呢?

第四,食品安全。洗虾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寄生虫、重金属……,这些都是围绕在小龙虾周围的新闻;还有烹调小龙虾需要大量的油,这些油你又放心吗?

所以,会吃的广东人才不会吃小龙虾。


喜欢跑步的马



首先小编经过调查了解:一些广东人不喜欢辣,他们喜欢吃咸的小龙虾,另外一部分人存在不敢吃小龙虾或者喜欢吃其他鱼虾蟹贝。

其次经查阅2016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6年广东海水养殖鱼虾蟹贝壳在全国总产量排前,如鱼类排第三;淡水养殖产量巨大,如鱼类也是排在全国前几名的。同时加上进口的海鲜,小龙虾的地位显然是不突出。

另外:客观上其他品种的鱼虾蟹贝的味道又胜过小龙虾。如青蟹、梭子蟹、皮皮虾等等。

还有广东人吃的包括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的,类别真的很多。

总结:在广东啥也能吃的情况下,海鲜资源而又极大丰富,人们喜欢不喜欢吃辣的小龙虾的情况下,小龙虾的地位就不那么突出了。所以小龙虾也就不像其他地方那样火了。


八鲜过海


世界杯眼瞅着踢完

但我跟小龙虾还得续缘

想我大天朝也是壮哉

30年前无人问津的淡水鳌虾

如今愣是被吃得供不应求、身价飞涨

……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长期霸占宵夜C位

小龙虾却一直黑料不断

到底能不能吃?

品牌一抓一把都说自己地道

到底谁家虾肥味正?

根据大家投票咔咔买了21款,3大口味,30多斤,火热开测。


先量下身高

*评测商品为可网购、可囤货、加热一下就能吃的即食小龙虾

*餐厅外卖小龙虾地域局限性过大,没测,不用问了

吃前深度体检

小龙虾脏、小龙虾毒、小龙虾全身重金属…面对这些黑料,年轻人微微一笑,老年人吓一大跳。要么怎么说有一种不能吃,叫你妈觉得不能吃。事实究竟如何?测给你看。

先拿好小龙虾体检单,楼下取结果

价值6万体检报告领取处👇

<< 左右滑动查看 >>

▎大部分卫生合格、5品牌不达标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两项重要卫生指标检测,截获几个不合格的。

不过,即食小龙虾都需要解冻加热后食用,微波、热炒、上锅蒸都能杀杀菌,想必你们是更加不在乎卫不卫生了。

但考虑到还有洁癖的肠胃脆弱的同学,此轮通报批评还是不能省。

▎虾头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虾尾

爱吃虾头的都是惦记那口油润鲜香的虾黄,但实锤显示,21款小龙虾虾头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虾尾(肉),不过也没超出国家标准,都在安全范围内。

小龙虾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会随着脱壳排出体外,排不出去的就滞留在位于头部的鳃和内脏中,所以虾头重金属含量一般高于虾尾(虾肉)。

只有下面这位搞了个特殊,虾肉部分铅超标。

嗯…虾头安全虾尾超标,虽不多见但也不是不可能,据我观察洪湖渔家的虾壳偏硬属于还没有脱壳,或是距离上一次脱壳很久,理论上重金属含量会比软壳虾高。

总之,真诚建议对虾黄欲罢不能的各位适当控制一下,毕竟人不如虾,小龙虾会脱壳排毒,但重金属在你体内只会富集不能排出~

测完聚众扒虾

上月底扒虾招募令一发,引无数骚客尽折腰,经过一番海选,我司第二届白吃白喝天团顺利成团!

开吃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来来来已出道的各位,看到自己不要害羞~

舌头刁钻、口味挑剔的小龙侠们经过两天勾魂之旅,720度无死角地帮你品鉴了21款小龙虾。

释放躁动辣味组

虾黄饱满,一拧一拽,肥嫩的虾虾弹起来~~

看这紧翘的小尾巴,勾魂儿~偏偏大肠菌群超标,吃前加热10分钟。

清淡蒜香组

口味温柔却更有鲜滋味的小胖虾。

比五香多八香十三香组

好大一坨鲜肉,根本把持不住。

看这小身板,看这一身腱子肉,脑补都觉得很弹牙。

虽然有那么几个让人翻白眼的存在,但在吃完400多只小龙虾后,天团成员却还是肿着双唇说没吃够……每年近100万吨的小龙虾需求缺口咋来的?我算是知道了。

日常絮叨

*检测机构: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数据仅对送检样品负责

一个经验:微波炉加热小龙虾经常出现受热不均,一半冰碴一半烫手的情况,推荐回锅加热法↓

小龙虾连汤倒入,即使没有完全解冻也可以边加热边铲开,操作更有数、味道更带劲!


放心选


在广东,小龙虾的销量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这一两年。

因为在广东的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多来自湖南、四川、河南、东北等地。所以对于麻辣口味还是有依赖的。

但是总的来说,广东地区还是以粤菜为主,粤菜讲究原汁原味,所以小龙虾就不会很流行,因为小龙虾必需采用川菜的做法,才会有有味道,口感才好。

其次,就是在广东本地是有和多的海鲜餐厅的,本来就沿海,水产品本身也就是广东的一个优势。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已经习惯了本地的海鲜,而且就连国外进入广东的冻品的销量都是不如上海的,所以更加别说是小龙虾了。

广东和四川是两个很特别的地区,因为这两个地方有极具代表的地方特色菜系,其他的菜系想要在当地做大做强很难。川菜和湘菜在广东占有一定的市场比例是因为由于人口流动,到广东务工的四川和湖南人居多,他们把家乡的口味带到了广东。

但是你去四川,就会发现基本是没有外来菜系的,粤菜都非常少,有几家也是开着开着就关门了。


所以,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基础是关键。小龙虾在湖北火爆是因为湖北当地的虾类资源就比较少(指的是以前),水产品覆盖率也不高,但是小龙虾产量高,所以借助这样的优势,小龙虾产业就发展起来了。但是今后,小龙虾在中国的发展,仍然还是一个谜?说不定明年就不会了呢?

2018年是俄罗斯世界杯,小龙虾产业界估计今年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市场都会有巨大的潜力。其实中国大多数的小龙虾是被出口了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在国内销售,国内兴起吃小龙虾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之前都没有听说过有吃小龙虾的典范。


芯芯念


1.对味道追求不同。广东人的口味都是比较清淡的,小龙虾重口味的吃法对广东人来说只能是偶尔为之的事情,所以对于餐饮经营者来说消费者的消费量支撑不起经营成本时,商人自然不会做。而且对于广东人来说,吃海鲜、河鲜追求的是鲜味,最最简单的方法弄就能觉得好吃的,才是好海鲜。而那些重口味的烹饪方法,都会被认为是为了掩盖材料不新鲜的做法。广东人弄鱼多都选择清蒸的,弄虾都是直接用热水煮熟的,煮扇贝都是只加蒜蓉粉丝隔水蒸的……为的就是吃海鲜自身鲜甜的味道。小龙虾以味料取胜的烹饪方法,在广东人的眼里是“低端”的吃法。(不是歧视外地菜系,我只是展示广东人的传统思想)

2.广东近海本身就是海鲜的出产地,同时因为地理位置也是外国海鲜入口中国的转运地。大量的、多品种的海鲜供广东人选择。小龙虾肉量、肉质、味道都不优秀。为何我们还要吃它?


missdeng242


这是有什么误解吗?

现在小龙虾在广东一线城市也很火啊。

以广州为例

以前在广州住的时候附近的市场就有卖小龙虾,根据我买菜的经验(我自己去的菜市场不多),三横路市场,上社市场以及岑村市场都有新鲜的小龙虾卖。

只是品相不是很好,要么就是有点脏,货源不太清楚,我买过几次自己煮,时间不一样,地点不一样的话价格相差很大。

我最开始吃的龙虾实体店叫这个名字,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店,我记得是有几家,我去的在棠下那里,然后因为一直很火,现在那条街基本上大部分饭店都会有小龙虾这个菜,做法各不一样。

不过吃小龙虾也要看时间的,像现在就是吃小龙虾的季节,但到了9月份之后小龙虾就会很少了,而且肉质也不好,所以单卖小龙虾的店铺的话不太好做。

随便在外卖软件上搜一下小龙虾,超级多小龙虾的店。

以深圳为例

我现在住深圳,最近小龙虾已经是大量上市的季节,我经常去的菜市场是上合市场,基本上很多卖海鲜的摊子都会卖小龙虾,而且帮忙杀,特别快,直接去头去虾肠,但是今年我还没自己买活的过,因为处理起来真的很麻烦,而且自己厨艺一般,做出来没有外面好吃,宁愿多花点钱去外面吃去。

在深圳比较出名的龙虾实体店是汉虾王和松哥油焖大虾,在哪条路上我不记得了,有一家叫江湖龙虾还是啥的,也非常火,上次去排队。。。排了好久实在受不了放弃了,价格都不便宜,前天晚上我老公他们同事聚会去了汉虾王,8个人全吃小龙虾,人均350。

外卖也超级多啊,我自己中午就点了外卖,3斤,没吃完,太多了,太高估自己的食量了。

点的是卤虾,弄得挺干净的,虾肚很白,虾线也比较干净,味道还可以,有点偏咸,辣味不太够。

我家的小镇

我是潮汕人,不是市区的,就是来自一个小镇,但我家那边都有小龙虾了,虽然不多,没有专门的店,只是做为其中一道菜,但这也能说明小龙虾也渐渐地要进入小城市了吧,家里拍不到实体店的图,就直接以一张外卖图为例吧。

我家里人,我和弟弟都挺喜欢吃小龙虾的,但不代表我们不是广东人啊。作为潮汕人,我们也爱吃清蒸水煮海鲜,虾姑花蟹花甲鱿鱼蛏子生蚝基围虾请各给我来一打,喜欢小龙虾,不能代表我们重口怎么样,我们只是口味接受度比较广而已啊。

而且现在整个广东外来人口也多,很多广东年轻一辈的对外来饮食习惯的接受度还是相当高的呢。当然老一辈的就难说了,至少我爸妈吃过都不是很喜欢。

所以我不知道大家说的什么口味问题啦,或者是不火的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大家是广东人吗?在广东生活吗?从哪里见到的,或者你的数据是怎么分析得来的呢?

话说,我老公是湖北潜江的,但是他家里人却并不怎么爱小龙虾~~~~




以上只是自己看到的和感受的,至于大数据对不对就不清楚了~~~~至少我身边的朋友(潮汕居多),有时候聚会我们也会跑去吃小龙虾的。。。


爱偷懒的小ka


唉,看了很多回答。我可以说都是胡说八道。说广东人不能吃辣的有,你知道麻辣火锅在广东也超级受欢迎吗。有说广东菜式繁多,美食更多,所以对小龙虾这种肉少的虾不待见,呵呵,美食是公认的,小龙虾被称为“宵夜之王”好吗,就像好东西不嫌多一样,傻子才嫌弃好吃的小龙虾。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广东人很少吃小龙虾呢?很简单,因为小龙虾在广东没有或者产量很少。其实大家都知道小龙虾本来不是中国本地的物种,是引进的。所以小龙虾并不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美食,而是近代才从国外引进的物种。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可以想想,小龙虾是近五六年才红火起来的吧,以前为什么没有红火呢,也是很简单,因为没有大规模地养殖,供应链上去了,才最终红火起来(当然最先做出来十三香口味的小龙虾厨师也功不可没,没有他小龙虾也不会红火得这么快,但是大规模供应小龙虾是基础,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小龙虾的话,小龙虾的市场也绝对做不出来,大家想想中国那么多人的需求就明白了)。

而小龙虾能风靡北方地区,广东地区基本没有反应就是因为北方地区已经大规模养殖小龙虾,而且已经形成产业,而广东地区还没有形成产业。小龙虾和大多数水产品一样,不耐长途运输,需要就地供应。这就决定了如果当地没有足够的小龙虾养殖的话,就走不进千家万户。

期待吧,广东人已经开始养殖小龙虾了,毕竟小龙虾是个千亿级的产业啊,趋利的商人不可能放过这个商机的,不久的将来小龙虾肯定会红遍全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