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暴雨,北漂們被打回了原形,中產變「中慘」

一場暴雨,北漂們被打回了原形,中產變“中慘”

北京下了幾天雨,“中國硅谷”西二旗水漫金山,大家出門靠划船,但誰也不願意遲到,因為西二旗的後廠村路雲集了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全國網民都指望它們提供精神食糧。

幾場雨,程序員們價值千萬的房子一夜之間成了“海景房”,但有人則糟心了,比如貓哥的朋友王女士就有點心煩,因為屋頂漏了,雨水順著屋頂的隙縫滲透下來,打溼了牆紙,甚至有膩子掉了下來,屋外大雨,屋裡小雨,房間裡一片狼藉。

王女士自然是買不起海淀的學區房,那每平米動輒10萬起,總價上千萬,也只有公司上市套現腰纏萬貫的互聯網新貴們才買得起。為了孩子,王女士將在朝陽的房子租了出去,然後來海淀某學區租了一套三居室,月租金12000元,這個房租都趕上很多人的月薪了。

結果連天下雨,總價千萬/月租1.2萬的房子,漏了。

王女士無暇顧及,撕完牆紙,掃了地,就匆忙出門上班去掙房租錢去了。出門後,她趟過一條“河”,那條“河”原本是條馬路,路上還有熄火拋錨的車子泡在水裡。

王女士心想:哎喲媽啊,幸好我沒有車,不然連車子也被泡了。

01美國的別墅=幾環一套房?

王女士租的房子是上世紀80年代建的,沒有電梯,但是是學區房,對應一座有名的公立學校。王女士一家都沒有北京戶口,現在租購同權了,孩子終於能就近入學,進了那所小學。

公司同事們都很羨慕王女士,誇讚她有辦法。要知道,很多北漂想盡辦法都沒能搞到一張哪怕普通小學的入場券。就連身價過億的某互聯網公司創始人也搞不清楚無本地戶籍的孩子怎麼入學,而在微博上宣告“逃離”。

到了公司,王女士找泥瓦匠準備修繕下。屋頂的維修要等晴天物業來弄了。王女士很珍惜能租上這套房,房東人很好,籤的是長期合同,房租3年沒漲。

但接下來就不好說了,因為整個北京市的房租都在上漲。今年上半年,北京出租房租金均價為4649元/套,環比去年下半年上漲7.3%。其中熱點地區的漲幅要遠遠超過這一水平,去年年底起,互聯網公司雲集的西二旗整租一居和兩居室漲了600-1000元,合租單間也上漲500元;海淀熱點學區的房子也一樣,房價是平穩了,可房租價格卻上去了。

現在,北京房租中位數是6930元,超過了上海,列全國第一。哦,對了,這個數在北部、東部的熱點地區只能整租一個一居室。

王女士無心工作,刷了會朋友圈,看到海外的大學同學在朋友圈裡分享了幾套房子:

一場暴雨,北漂們被打回了原形,中產變“中慘”

數學不好的王女士用手機算了下,發現:這些美國的大房子,還不如自己租的房子貴。

她馬上聯繫了同學,寒暄幾句後,同學告訴她:經過2015-2016年這次房價上漲,北京的房價已經堪比紐約,比洛杉磯還貴。

同學跟她說:“你孩子反正也沒有北京戶口,將來不能在北京參加高考,你們窮盡一生積蓄讓他上公立學校,將來要麼回原籍老家上高中,要麼讀國際學校準備留學,還不如在美國給他買一套房子留著呢。”

同學補充一句:“帶游泳池的房子,還不如你那間老破小貴。”

那天下班,又趟過那條“小河”,回到家,雨停了,屋頂不再“下雨”,但還在滲水,床鋪都打溼了,王女士翻了那位同學的朋友圈,一夜難眠。

02 不如多買一套房

房子和戶口幾乎是王女士一家的心病。

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在幾年前多買幾套房子。如今,想再買也買不起了。今年6月,北京市房價均價是6.3萬。在北京市房價均價在3萬左右時,王女士的愛人就覺得太貴,覺得遲早要大跌,秉承“房子有住就行”的理念,就沒有再買。

結果,2015年末起,北京房價開始再次起飛,直到2017年3月17日的強力調控才壓制了上漲。王女士天天看財經新聞,想搞清楚:為什麼房價上漲這麼猛烈?

直到她看到這張圖:

一場暴雨,北漂們被打回了原形,中產變“中慘”

她不怪愛人,只怪自己一家沒早早意識到,通貨膨脹是真實存在的。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向北京。這幾年北京互聯網產業的火爆,吸引了大量年輕人來京工作,從租房市場就可以管中窺豹。80後、90後成了北京的主力租賃人群,2018年上半年北京的住房租賃人群中,70後佔比為18.1%,80佔比為40.2%,90後佔比為30.2%,其它人群佔11.5%。

也就是說,目前還在租房的人群裡有大量20-40歲的人群,房價高,他們買不起房,只能租房,這就意味著:

❶ 租房的人很多,房租還存在上漲壓力;

❷ 潛在購房需求很大,一旦房市調控放開,房價還存在上漲壓力。

王女士看了一條新聞:

一場暴雨,北漂們被打回了原形,中產變“中慘”

數學不好的她再次算了下,6成產權,相當於4.8萬一平米。據說,這個共有產權房項目被搶瘋了。4.8萬一平米,如果是90平米的兩居室,總價432萬人民幣,相當於同學分享的美國“好萊塢”新房的6成。

北京,居不易啊!

03 開支一個都不能少

並且,家庭開支也越來越大。

在讀小學前,她孩子在小區附近的私立幼兒園入園,每個月3000塊錢,孩子還要參加各種興趣班。她給孩子報了小提琴、書法、奧數4個,每個月支出又多了幾千。朝陽的競爭程度已經是北京市最低的了,她帶孩子來海淀後才發現,這裡的家長給孩子一報就是好幾個興趣班。

在承受著堪比紐約的房價的同時,北京的家長也承受著最慘烈的競爭。

畢竟,由於沒有北京戶口,她的孩子如果讀國際學校的話……

一般的國際小學,每年學費18萬元,更好的國際學校,需要家長都是外籍,並且孩子也得是外國籍。同時,還需要面試家長。為了通過面試,王女士“繼續教育”,在工作同時,讀了個研究生。每天,王女士上班回來,輔導完孩子,還需要繼續看研究生教材。

即使孩子有機會進了好的國際學校,除了十幾萬的學費,還需要住宿、生活費,此外還有課外補習班、興趣班。每年寒暑假還有國際旅行、冬夏令營等“開眼界”活動,年級越高越貴,各種遊學、社會活動會增加開支,那時候的興趣班可能就是“馬術課”了。

房租+學費+興趣班費用+寒暑假冬令營夏令營,王女士的家庭賬本里記錄著一筆一筆的支出。這個賬本上的數字越來越大,王女士看到年幼的孩子,感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盡頭。

開支是剛性的,收入是不確定性的。常看財經新聞的王女士每天看到的都是各種讓人操心的報道,其中匯率下跌讓她最擔心:等我的孩子要出國讀書了,匯率是什麼樣的呢?要不要兌點美元?

王女士一跟公司裡的年輕人抱怨家庭開支大,年輕人總是笑她:“我們,快連房租都交不起了呢?你還有孩子,我們別說孩子,連婚都不敢結了”

看著公司裡一群群抱著要麼“在大城市單身到死”,要麼過幾年就準備回老家的年輕人,王女士不吭聲了。

在老家人看,王女士一家收入頗高,是富人。在同事看來,70後趕上了房價上漲前購入了住房的王女士是“中產”。

王女士自嘲說:“我是中慘,中年挺慘。”

陰了一上午,下午時,又下雨了,王女士心想:家裡又漏了。

而房租,還是要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