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內膽究竟用哪種好

我們都知道電飯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內膽,電飯鍋內膽有好幾種,陶晶內膽、太空黑晶內膽、黑晶聚能厚、納米黑晶內膽、瓷晶內膽、黃晶內膽、硬氧內膽、黑鑽內膽、不鏽鋼內膽等等!

電飯煲內膽究竟用哪種好

從叫法上說分為以下幾種:

厚釜內膽:就是指鍋底、鍋壁採用較厚的金屬材料製成的內膽。因食物是靠內膽傳遞熱量的,在一定條件下,傳遞的熱量與傳熱面積成正比,即內膽傳熱的效果與內膽的厚度是成正比。只有當內膽的厚度達到3-4mm,才能充分滿足烹調食物所需的傳熱通道,達到鐘鳴鼎食之家的“米肉飄香”的“鼎食”效果的。如果內膽的厚度沒有達到3-4mm就不能叫真正的“厚釜”。

蜂窩內膽:是指內膽熱效紋路設計為蜂窩狀排列,此種設計比能夠讓熱對流更充分,比傳統平面內膽更加能提高能效。

復底內膽:由於不鏽鋼的導熱性能較差,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必須在底部外面敷設一層均熱用的鋁層,再蓋上一層不鏽鋼做表面層,採用這種處理方式的內膽通常叫做“復底”。

從材質上說分為以下幾種:

電飯煲內膽究竟用哪種好

鋁質內膽:鋁導熱均勻,成型容易,比較美觀,可以其他金屬或合金多種複合。是中檔鍋具的主力材料。但是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鋁質內膽不能夠直接與食物接觸,必須要進行表面的保護處理。鋁質內膽的製造中常用到變薄拉伸技術,這種技術能夠使鍋沿和鍋底保持必要的厚度,在節省材料的前提下,內膽看起來顯得更厚一些。

不鏽鋼內膽:最好的不鏽鋼內膽是選用304板材加工製成,304不鏽鋼具有優良的不鏽耐腐蝕性能和較好的抗晶間腐蝕性能。一般4L的內膽採用0.5左右的板材,5L、6L內膽採用0.8左右的板材。稍差一級不鏽鋼內膽會選用202板材加工,202板材的防鏽能力比304板材就要略差一點。更為低端一些的不鏽鋼內膽用201板材來製作。由於目前國內能採購到的201不鏽鋼其有害金屬的溶出量一般很難符合國家關於不鏽鋼食具容器衛生標準,因此售價非常低的不鏽鋼內膽的電飯煲一定要慎選。

複合多層材料內膽:是由多種材料加工而成,分為:外鋁內鋼兩層複合板內膽,它的內表面是不鏽鋼,既滿足了內表面是不鏽鋼的要求,又利用鋁的整體均熱作用改善了不鏽鋼的導熱性能;外鋼內鋁兩層複合內膽,內膽內壁是鋁質外層為不鏽鋼,內層鋁的表面不能直接接觸食物,需要進行表現保護處理;鋼鋁鋼三層複合內膽,內外看到的都是不鏽鋼,中間是鋁夾層。

陶瓷(紫砂)內膽:紫砂隸屬陶器,是一種安全的無機材料。紫眇製成的內膽,富含天然鐵製和有益人體健康的鋅、鈣等多種微量元素,烹煮食物口感好,且表面超硬耐磨,耐酸鹼和腐蝕性強,保溫性能好等。

電飯煲內膽究竟用哪種好

那麼究竟電飯煲內膽哪種好呢?

1.現在市面上很多采用一般合金鋁材內膽的電飯煲,這種內膽的厚度一般都在1.2毫米以下,表面處理技術多采用普通的不粘塗層。其實這種內膽一般剛開始用的時候會很有效,無鍋巴,不會粘鍋,但在經過長期的高溫作用後,就很容易變形,而且表面的不粘塗層在經過長久的刷洗後很容易脫落,更嚴重的是這些脫落的塗層和塗層脫落後暴露出來的鋁層很容易摻雜到食物裡,有害人體的健康!

2.另一種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則是採用不鏽鋼材質的內膽電飯煲,價格要比合金鋁材內膽的貴一些。不鏽鋼材質的電飯煲不用擔心不粘塗層的脫落問題,但不鏽鋼內膽的清洗確實是比較麻煩,經常有煮飯後留下的鍋巴很難去掉。

3.黑晶內膽的電飯煲,使用了厚度達2毫米的合金鋁材,並採用了航天科技氧化工藝,不但使強度更高,耐磨性不粘性也都大大提高;陶晶內膽的電飯煲,將陶瓷成熟技術應用於電飯煲內膽上,使傳統的化學表面處理工藝轉向"天然"表面處理,這種純天然無機物完全避免了塗料和金屬內膽在煮飯過程中長時間的二次汙染。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新的電飯煲的時候,也往往更傾向於這種採用了新工藝的電飯煲。但是價格會較前兩種貴!

通過上面的描述,一般人們對自己的生活質量都要求得比較的高,陶瓷內膽和黑晶內膽的電飯煲是不錯的選擇。而如果您對於煮飯很有經驗,基本不會在煮好飯後在內膽上留下鍋巴,不鏽鋼內膽的電飯煲您使用起來也會比較輕鬆。如果您為這項電器準備的預算不是太高,不妨選擇經濟型的合金鋁材內膽的電飯煲。這些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和實際的經濟情況來進行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