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對標蘇南 走進蘇錫常——張家港:勇立時代「風口」的弄潮兒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點擊上方“金山網” 可以訂閱哦!

張家港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地處常熟、江陰都不要的邊角地,40年前的張家港儼然是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棄兒。 在誰都不看好的情形下,張家港憑藉“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成為精神文明享譽全國、經濟實力位居百強縣三甲的現代新興港口城市。

——“破繭成蝶”的傳奇

時隔多年,“張家港精神”依然光芒四射,成為這座奮進中的城市勇立時代“風口”的精神支柱,也激勵著張家港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征程中一路爬坡過坎、劈波斬浪,不斷續寫新時代“張家港精神”的璀璨華章。

效能提速 從碎片化到集成化

註冊一家公司需要多長時間,張家港市市民服務中心給出的答案是半個小時。僅僅通過一個窗口,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填寫申辦表格,很快完成包括營業執照、公章刻制、銀行開戶和涉稅事項的所有申報手續。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這是記者在該中心“一窗融合”窗口見到的情景。從原來一個窗口辦一件事項,轉變為一個窗口辦成一件事,這是時下張家港市探索“放管服”改革的生動實踐。

不是躺在光榮冊上沾沾自喜,不是從成功中尋找慰藉,而是始終不迴避眼前的困難和問題,不遺餘力地尋找出路和方案。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既然一些證件在電子證照共享平臺可以核驗並調取,那麼市民可不可以辦事時不用提交身份證等複印件?

張家港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屈榮傑拋出的這個問題,最終以一場制度變革完成了破解。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今年起,張家港市域範圍內的戶籍人口、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本市辦理政務服務事項、便民服務事項、公共服務事項時,不再需要提交身份證複印件和營業執照複印件,直接由受理部門讀取身份證信息後,從電子證照共享平臺核驗並調取信息進行復用。此舉標誌著張家港市在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上再度走在前列。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想到的不是已經解決了多少問題,而是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屈榮傑在與記者的對談中不止一次地提及,與其他兄弟城市相比,張家港有哪些短板可補,政務服務如何由“碎片化”向“集成化”轉變。比如像“一窗融合”這種全新的政務服務運行模式如何向市場準入、投資建設、公共服務等領域延伸。言詞背後,這股鍥而不捨的釘釘子精神,驅動著張家港的行政效能不斷提速,使得張家港精神之樹常青常新。

思路變革 從創業激情到改革勇氣

張家港的發展史,保稅區的拼搶建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年僅用了9月,保稅區就基本建成。當年底,保稅區封關運行,創造了讓人驚歎的“張家港速度”。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作為全國第一家內河型保稅區、重要的外來資本承載區,多年的高速發展後,張家港保稅區也走到了換思路、求革新的關口。尤其在近年的發展實踐中,“一擁而上”“血拼政策”的粗放型招商路子已經走不通了。張家港的決策層深感,當下已經到了聚焦產業鏈、深耕價值鏈、整合創新鏈的精準選商階段。該市為此轉變思路理念,對招商模式作了全面升級和革新。

與康得新合作,積極培育產業生態即是最新的註解。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康得新是落戶張家港本土的新材料國際領軍企業,預塗膜的全球王者、光學膜的業內航標,碳纖維帶動了國內幾十年的跨越。去年,張家港市政府與康得新簽訂了總投資1800億元的“兩園一城”項目,即碳纖維航空複合材料產業園、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園、康得新未來城。

政企合作新模式的引領下,一方世界新材料產業高地、一個新材料“創新生態圈”正呼之欲出。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走進康得新集團這家高分子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辦公樓裡懸掛的名言金句令人感受到逼人的氣勢。“別人做的我不做,別人做得好的我更不做,我做的應該是別人沒有的,我做的就不叫別人追上。”公司光電材料事業群行政中心總經理張偉介紹,這句話是康得新有名的創新理論,引領著公司一路顛覆性創新。而企業的精神氣質也與張家港精神一脈相承。

選擇與張家港結緣,除了保稅區獨特的區位優勢,更重要的是張家港人親商理念和辦事的高效給康得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張家港請來了蘇州發改委到場,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從談判到簽約也僅用了4小時,辦理拿地等手續也只用了一兩個月的時間。

從當年9個月建成保稅區,到此後的4小時完成談判簽約,再到招商模式的革新,時隔二十多年,張家港人與時間賽跑的創業激情,與敢於自我否定的改革勇氣,不斷把這座城市推向新的高度。

先行先試 從資源整合到金融創新

“以前政府提供要素,就是提供土地、供電或者道路,在內涵式增長的前提下,政府提供什麼樣的要素、資源來支持企業發展?”

對於各級地方政府而言,這是一個亟須回答的共性問題。而張家港對此已有一項答案——暨陽湖產業資本創新小鎮。它的另一運作形式是張家港市產業資本中心。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通過建立產業資本中心,有效拓展“資本+創新”的項目庫。2016年,張家港設立100億元“市政府產業投資基金”、45億元“產業資本發展母基金”、3億元“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成立了產業資本中心。目前,香港招商局資本、深圳松禾資本等一批知名投資機構已先後入駐,依託全市3000億上市資本的優勢,開啟了從資本合作到導入項目落地、孵化、培育乃至合作併購的全流程模式。

所有這些令張家港人得出的啟示是:一個城市產業的發展,不在於能承載多少資源、提供多少資源,關鍵在於能組織多少資源、整合多少資源。城市不分大小,貴在解放思想、敢為人先,只要堅持以我為主,發揮優勢,就能爆發出超過自身能級的產業能量。資源整合,從本質上講,就是打破條條框框、走向包容開放。

身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張家港人,頭腦靈活、慣於創新不自今日始。產業資本中心僅僅是個剪影。

近些年,該市先行先試,探索推行工業轉型扶持資金政策。2014年張家港製定工業轉型扶持資金。張家港市經信委負責人介紹,該項資金採用股權投資方式注入被扶持企業,不以營利為目的,不參與管理和分紅,但明確被扶持企業獲得的資金只能用於購置先進設備、補充流動資金。三年來該市31家企業獲得扶持資金總計1.68億元。通過政策不斷引導,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助推企業做大做強。另外,股權投資政策也改變了中小成長型企業的融資觀念,越來越多企業通過創投、上市等方式進行融資。

嫻熟運用金融創新工具,為張家港這片經濟熱土引入了源頭活水,有力推動了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記者手記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走進張家港,總是會被一種奮力拼搏、爭分奪秒的精神氛圍感染著。同時,也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種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張家港精神經過歲月洗禮,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並且內化為這座城市的寶貴“市魂”。

一切事業和工作都是幹出來的。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是幹部立身之本和成事之要,也是蘇南經驗代表——張家港精神的精髓所在鎮江的發展前途最終落實在幹字當頭。幹事創業,不僅要有觀點、有思路、有辦法,還要有作為、有擔當、有成效;不僅要做有識之士,還要做務實之才。我們應當拿出拼勁韌勁,少講問題多談辦法,少講“不能辦”,多講“怎麼辦”,以擔當的行動、發展的實績,鋪就鎮江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陳志奎 圖:陳希璇 、網絡綜合

精華推薦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