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法在這個媒體時代避免一些顯性的問題

我們無法在這個媒體時代避免一些顯性的問題:“供養模式”正在弒殺媒體的質量和價值。同樣,置於區塊鏈媒體時代,我們不禁發問:這樣的“供養模式”是否仍然存在,又是否會演變成傳統媒體的“慘狀”呢?

我們無法在這個媒體時代避免一些顯性的問題

傳統媒體時代,當新聞媒體無法直接產生經濟收益從而維持自身運轉,便需要一種“供養模式”來維持生存。這種“供養”也許來自於與廣告商的黑暗交易,或許來自於投資者自身的品牌投資,亦或是如瑞典報業一樣,由國家出資發放補貼維持新聞媒體毫無價值的“苟延殘喘”。

放置當下,在區塊鏈媒體極度“猖狂”的今天,“供養模式”卻一如既往成為媒體價值化最大的阻礙。

我們無法在這個媒體時代避免一些顯性的問題

目前,區塊鏈媒體融資力度進一步加大,目前公開的已有30多家區塊鏈創業媒體拿到了融資,融資額度從百萬到千萬不等,然而所謂的融資在媒體的價值化轉變沒有顯現的前提下,也許就可以被視為一種新的“供養模式”。除此之外,眾多區塊鏈媒體平臺與很多投資方和廣告商盤根錯節,他們並不看重媒體的權威性,也不在乎有多大點擊量,只想讓媒體背書以達到“割韭菜”的目的。而這些投資方與廣告商的行為則是供養了一批毫無用處的“三無媒體”。

即使這種 “供養模式” 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區塊鏈媒體行業體系的紊亂,但是區塊鏈作為一個高質量的新事物,區塊鏈媒體很快便尋到了一條新出路——大眾自治。

我們無法在這個媒體時代避免一些顯性的問題

從區塊鏈誕生伊始,“打造大眾自治生態”一直都是區塊鏈努力的方向,媒體行業亦是。目前,已有《鏈訊頭條》基於區塊鏈去中心化技術研發,致力於建立共識機制,利用“積分形式”和“彈幕形式”將媒體巨頭的權力分散到公眾手裡,讓公眾成為媒體平臺的控制者和所有者,而平臺開發商退隱幕後只負責平臺體系穩定的維護。而此作為正是區塊鏈媒體自治的第一步,將打破與廣告商黑暗交易的“供養模式”,也不因運營不善而平增政府與管理機構的負擔。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由傳統媒體傳承下來的“供養模式”的確在區塊鏈媒體發展的初期對媒體行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這些問題都是來自於本身發展不成熟的區塊鏈媒體以及某些“三無媒體”的自嗨。對於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媒體來說,大眾自治將成為“供養模式”最強勁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