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找论文代写被骗5.2万的女博士,该“全身而退”吗?

焦点|找论文代写被骗5.2万的女博士,该“全身而退”吗?

焦点|找论文代写被骗5.2万的女博士,该“全身而退”吗?

前不久,湖北某高校博士张晨(化名)在网上找“中介”在“C刊”(某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愿望破灭了,还被淘宝卖家骗去了5.2万元积蓄。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的民警联系上张晨,告诉她骗子已经在安徽被抓获。

据张晨介绍,自己就读的专业有硬性要求,读博士期间必须在“C刊”发两篇论文才可顺利毕业。“我在博士二年级已经在‘C刊’发过两篇了,考虑到多发几篇可能对找工作有好处,就想到了在网上找中介代发。”

一方面论文代写、造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近年来,从教授博导到普通学生,媒体曝光的论文代写、造假事件呈高发态势。

今又见女博士找中介代发论文被骗的新闻,这些不诚信现象不仅损害了博士自身的形象,对大学学术风气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

在海外留学,代写论文可不仅仅是丢失金钱那么简单。轻者将受到零分成果、撤销学位或许开除学籍的处分。更有甚者,还会罚款、黑名单、甚至在档案中留下违法记载。

依据《泰晤士报》的调查报告显现,在过去的3年购买论文代写服务的5万论理学生中,被开除学籍的学生只有362名,还不到总人数的1%。为此,他们采访了多所大学的相关负责人。

鉴于日益严重的学生论写文代写风气,英国各大学在近期的联合会议中专门针对代写进行了界说,并将在此后进行重点打击。

海外大部分公司会让你填写“有无违法记载”,请求作业或许升学的时分,假如你有过违法记载,就要照实填上“有”,至于雇主或许学校接不接受,那就不一定了。

各发达国家移民法一变再变,趋势都是“没有最严,只要更严”,假如你有心要移民海外,留下违法记载会很麻烦。

另一方面,代写论文也已形成庞大的产业,这早已不是秘密。有关研究者早在2009年就发布调查结果指出,我国代写论文市场的“产值”已达10亿元。

但从代写论文问题被曝光至今,对于代写论文,我国高校却没有动真格进行治理的意思。因此,一边是代写论文接连被曝光示众,另一边却是代写论文更加明目张胆走向台前。

代写论文产业链日益庞大,表明我国高校的学术管理和评价,仍旧以行政与利益为导向,而不是实行学术本位管理。

那么,论文本应该是创新成果表达的,因此撰写、发表论文必须尊重创新的规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偏离学术轨道,根本没有学术创新,只是拼凑、炮制论文?

焦点|找论文代写被骗5.2万的女博士,该“全身而退”吗?

焦点|找论文代写被骗5.2万的女博士,该“全身而退”吗?

首先是国内高校或机构畸形的论文需求。众所周知,之所以有代写论文的需求,关键在于我国高校不论对学生(主要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求学,还是对老师的考核、评价、职称晋升,都提出撰写、发表论文的要求。

国外大学是没有对硕士、博士研究生提出在校期间要撰写、发表论文要求的,甚至对硕士生都没有学位论文要求。而我国却恰恰相反,不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却希望以提出撰写、发表论文的要求来抓质量,这是本末倒置。

其次是我国高校或机构,把论文发表数量作为重要政绩。高校重视论文的发表(以前重视发表数量、近年来也重视发表的期刊档次),超过重视论文本身的价值。

很多学校在评价学生和教师时,只要求提交发表论文的题目、期刊以及发表期刊的封面、目录,根本不对论文本身进行阅审,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论文要求的用意昭然若揭,哪是重视质量,分明是追求论文政绩。

说到底,代写论文源于学术管理、评价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学术行政管理、评价,提出畸形的论文要求;为达到需求,教师和学生被“逼良为娼”;各类社会机构(包括期刊杂志)针对论文需求推出“商业化”服务;对于不端行为,行政管理部门再出于利益视而不见。

焦点|找论文代写被骗5.2万的女博士,该“全身而退”吗?

最初,高校和用人机构通过论文评价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学术论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最直接载体,科研人员把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杂志上,与同行交流切磋,这也是国际学术界的通行做法。

后来这一评价指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用于科研人员评价,还被用于科技项目评价、学科评估等,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也渐渐出现“唯论文导向”或“论文一刀切”等现象。

这些年,对于学术不端的危害,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何治理,也有了更多共识。我们不时从媒体上看到有人因为抄袭而被取消学位、开除学籍的报道。抄袭,多数时候除了他人的部分,多少也有些自己的成果。

与之相比,“一个字也不写”的“代写代发”,就更加过分。以这种方式发论文,因为论文多而在就业竞争中胜出,如此“不正当竞争”会将学术和人才竞争引向歧途。

回到开头的事件中来,在刑事案件中,她是被害人,而在学术和就业平台,她却是一个“害人者”——那些老实实实做学问的,靠真才实学找工作的,都可能被其用论文“碾压”而成为“受害者”。

在读学生中,像她这么做的,多吗?失手的多,还是得逞的多?这些问题,不调查难有发言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对学术圈的人来说,“代写代发”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虽因遇到骗子而“未遂”,后果不像“既遂”一样严重,所受处罚可以轻缓一些,但如果最终结果是她“毫发无损”,那么,无论对她还是他人,都无异于一种鼓励。

焦点|找论文代写被骗5.2万的女博士,该“全身而退”吗?

不久前,国家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科技界引起热烈反响。

《意见》提出人才评价要分类,要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包括“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

相信,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治理严肃化,通过推进学术去行政化、去功利化,逐渐恢复学术生态,引导师生有崇高的学术理想和正确的学术规范,也必将能够刹住这股邪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