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下跪为何甩袖子,除了防止私藏利器外,还有这样的原因

众所周知,清朝有着极为森严等级制度,皇权的至高无上,让臣民的地位格外的低下。不论是上朝还是偶遇皇族,都要行跪拜大礼。

清宫中的规矩可以说是格外的多,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崇高的地位,让臣子们从一言一行中都要显现出对皇族的尊重。

清朝官员下跪为何甩袖子,除了防止私藏利器外,还有这样的原因

即便是下跪,那也是极为有讲究的。看过影视剧的朋友们都发现了,清朝官员在上朝的时候,不仅要下跪,而且还要甩两下袖子再跪,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下跪前甩袖子,是一种必要的安全措施。清朝官服的袖子极为宽大,垂下的时候完全可以将手全部遮盖,若是有心之人藏些什么东西,还真不容易发现。

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虽说地位尊贵,但也是个极为危险的职业,想要取他们性命的人也不在少数。

清朝官员下跪为何甩袖子,除了防止私藏利器外,还有这样的原因

尤其是当时打着反清复明口号的依旧大有人在,所以皇帝不得不小心谨慎。官员下跪甩袖子,便可证明自己没有私藏利器,也算是给皇帝一个安心丸吃。

其次,甩袖子也是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清朝官服材质较硬,稍微不注意就会压出折痕,衣冠不整的见皇帝可是大不敬。

所以官员们在下跪前甩袖子,一是为了甩平折痕,顺便还能拍拍袖子上的土,二是为了显示自己对皇帝的尊敬,一举多得。

清朝官员下跪为何甩袖子,除了防止私藏利器外,还有这样的原因

第三是因为清朝官服的袖子比较特殊,满清是马背上的民族,虽然统治了中原,但是仍在官服设计上,加入了草原民族的特色。

官服上的衣袖被设计成了马蹄的形状,当官员行跪拜礼的时候,垂下的袖口正好是个马蹄的形状,表示对皇帝的忠心,愿意为皇帝当牛做马。

由于这样的袖子在平时办公不便,所以大家一般都是折起来的,只有在跪拜行礼的时候,才甩两下把袖口垂成马蹄形。

清朝官员下跪为何甩袖子,除了防止私藏利器外,还有这样的原因

最后一个说法是为了证明官员的廉洁。不论放在哪个朝代,皇帝都不希望自己手下出贪官。即便贪的是百姓的钱,但是终究还算是皇帝的钱,所以官员清廉是他必须要做到的一项指标。

而袖子常被用作藏贿的工具,不论是臣民之间收受贿赂,还是大臣们互相进行不正当交易,都会讲钱藏在袖子里。

所以官员上朝甩两下袖子,也是为了证明自己袖中无一物,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清廉,好让皇帝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