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脈診的發明家——扁鵲

中醫脈診的發明家——扁鵲

扁鵲大約生活在公元前5至前4世紀左右,渤海郡(今河北任丘)人,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著名醫學家。

扁鵲年輕時作過旅店的舍長,有一位常在旅店住宿的旅客長桑君和他過往甚密,感情很好。通過許多事情的考驗,他感覺扁鵲為人正直厚道,便把自己畢生所學的醫術絕學全部傳授給他。扁鵲便拜長桑君為師,繼承其醫術,並刻苦鑽研,最終成為一代名醫。

《史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扁鵲到齊國行醫,遇到了齊桓侯,扁鵲看了看他,馬上說道:“您的皮膚有些小問題,趕快醫治吧,否則會加重的。”可齊桓侯不以為然,還在扁鵲離開後諷刺他:“我根本沒有病,醫生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把醫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來炫耀。”過了十天,扁鵲又見到了齊桓侯,說道:“大王,您的病已侵入血脈肌肉中了,再不醫治恐怕會惡化的。”桓侯還是不予理會。又過了十天,扁鵲再次見到桓侯,道:“您的病已經進入到了腸胃,再不趕快治療的話恐怕就嚴重了。”這次桓侯乾脆不理扁鵲。又過了十天,扁鵲遠遠的看到了齊桓侯,轉頭就跑。桓侯有些奇怪,使人問之。扁鵲答道:“皮膚間的小病,用熨貼法就可以治好;血脈肌肉裡的病,也可以用針灸治好;後來病在腸胃,可以用火濟治好。但是現在桓侯已經病入骨髓裡了,已經無可就藥了。所以我不用再過問了。”過了些時日,齊桓侯的病果真開始發作,派人尋找扁鵲,可這時扁鵲早就離開齊國了。

這一故事表明扁鵲對望診有很高深的造詣。這便是中醫總結出的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切診)之一,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

扁鵲在切診上也是很高明的,有一次在虢國遇到太子身亡,扁鵲通過診脈斷定太子並沒有死,只是“屍蹶”(類似現在的休克)而已,後果真治癒。他通過切摸,發現兩大腿的體表仍然溫暖,還觀察到太子鼻翼微動,因此敢下判斷。扁鵲是歷史上最早用脈診法來判斷病情的醫生,並有相應的脈診理論。

扁鵲為人謙虛謹慎,從不好大喜功。就拿治癒虢國太子的事件來說,當時虢國國君十分感激,眾人也紛紛傳說扁鵲有起死回生的絕術。可扁鵲卻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患者並沒有死亡,只不過我恢復了他原來的樣子而已,並不是大家所說的‘起死回生’。”這反映出一代名醫高尚的醫德。

扁鵲無私的把自己的醫術傳給了門徒。後來漢代出現的《黃帝八十一難經》一書,便有人認為是扁鵲所著。另外傳說他還曾著有《扁鵲內經》等書,可惜現在已經失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