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交易的智慧,醍醐灌頂:“阻力最小”的秘密

在這個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均遵循著“阻力最小”原則,儘管我們很多時候並未留意。

光與水的智慧

光是節約時間的典範,它永遠以最短路徑行進。在真空中,光以30萬千米/小時的速率沿直線傳播;反射時,光所走過的路線,入射角等於反射角;折射時,入射角與折射角的比例,與兩種介質的折射率保持著特定關係。光的行為,取決於介質的根本結構,光在介質中始終以“阻力最小”的方式傳播,任何一條其他路徑都是“彎路”。

再來觀察水。水的智慧,遠非世間常人所能及。河道寬,則水流緩慢;河道窄,則水流湍急;水的行進路線也取決於河道結構,或直或彎。若水流遇到一塊巨石攔路,它不會去“努力翻越”,而是明智地繞道而行。

努力乃痛苦之源

那麼先問個問題,你喜歡交易嗎?你為交易努力過嗎?(ps:這不是問你:你喜歡賺錢嗎?你為賺錢努力過嗎?)

現代教育崇尚努力和競爭。宣傳名人早年充當“拼命三郎”的報道比比皆是,似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真是這樣嗎?讓孩子每天比別人多練兩個小時鋼琴,將來他就能成為莫扎特?比別人多畫兩個小時的畫,就能成為達芬奇?

“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這句話沒錯。但不要小看那1%,它決定了剩下99%的汗水的性質。擁有這1%,努力便是成功之源;缺少這1%,努力只能成為痛苦之源。

努力,即試圖用強大的意志克服“最小阻力”的約束,與環境和自身心境對抗。從這個意義來看,天才或許從來都沒有“努力”或“勤奮”過,在常人眼裡是在做拼命三郎,但事實上他們不過是順應自己心靈的召喚而已。半夜12點,小莫扎特在練琴;凌晨1點,在父母棍棒驅使下的一個小男孩同樣在練琴。外表相似的行為背後,是全然不同的結構。前者在享受整個音樂行雲流水的過程,後者或許僅僅出於不願捱打的目的。“順心”根本無需努力,只有“違心”才需要努力。愛因斯坦曾說:“我從來沒有工作過一天”。如果您發現自己每天工作都不開心,都在努力克服許許多多的障礙,一切只為等待發薪日,那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您不是做這件事的天才。

畫家每畫一筆,想著這一筆能給自己帶來多少財富,他不會是一個好畫家;不熱愛足球,只希望藉助踢球讓自己擁有豪宅的球員,不會是一個天才球員;立志要得諾貝爾獎的人,一定得不了諾貝爾獎;不能享受投資和交易的過程,只求在交易中快速獲利的人,不可能是一個好的交易員。

更看重“享受過程”,還是更看重“享受結果”,或許正是少數成功者與多數失敗者之間的根本差異。克服內心的掙扎,試圖用“努力”來麻痺神經,從交易的角度來講其實就是逆勢。那些讓您徹夜難眠的交易單,十有八九會以虧損收場,因為很明顯,您已經不是在享受過程了,而是在被整個過程煎熬,不斷地寄希望於這個過程早點結束,好讓自己最後得到“煎熬的回報”。不幸的是,人的心靈往往是最準確的羅盤,逆勢而為不僅讓整個過程痛苦不堪,而且結果也往往不盡人意。

改變結構,方能改變結果

以努力作為手段的行為是治標;唯有改變結構方能治本。這猶如治水,堵不如疏。要想改變河流的走向和強度,必須在河道上做文章。不想讓水太急,可以把河道修寬一些;一味封堵可能決堤;而積極疏通反能引水灌溉農田。

對個人而言,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那麼這時最需要的是自省,而不是“繼續努力”。換一份工作,換一個環境,從結構進行調整,要比運用意志力重要得多。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搞清楚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做什麼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讓姚明去打乒乓球,巴菲特去做中文系教授,恐怕他們再怎樣努力也難以獲得現在的成功。一旦尋找到這份上帝安排的職業,就找到了心中的“勢”,從而順勢而為,為過程而快樂,而非為了得到一個結果委曲求全。

對交易者而言,必須認識自身結構——性格與心理;認識市場結構——分形與波浪理論,做到知己知彼。市場是自然的函數。穩定獲利的途徑,也註定是一條阻力最小的通途;而非讓人心力交瘁的戰場。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抄底

一、“周線組合”抄底要領

1、股價出現周線級別上漲放量下跌縮量,並且底部出現抬高。

2、20周均線得到修正。

3、5周均量線金叉10周均量線。

4、5周均線金叉10周均線買入。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這種周線組合的安全係數比較高,判斷底部的準確率也比較高,弊端是容易選到持續盤整的股票,獲利空間就相對較少了。再就是止損空間相對較大,嚴格意義上可以把止損設置到5周均線,及收盤有效跌破5周均線止損,但是實際操作中股價真的有效跌破5周均線你的止損空間可能高達10%以上,這樣的止損空間很肉疼,也是很多股民朋友不能忍受的。所以選到符合要求的股票可以再用日線的選股技巧輔助操作,相對靈活性就會大大提高。

股票的運作週期:盤底階段——上漲階段——盤頭階段——下跌階段——盤底階段

二、“一二一”抓平臺起飛

“一”是指個股經過一段時間下跌後,K線走成多根小陰小陽,每根K線最大不到4%,呈“一”字平臺,其對應的成交量也極度萎縮。

“二”是指突然有一天,成交量比前期放大2倍以上。

“一”指是當天的K線收出一根大陽線,股價漲幅要達到6%以上,最好是漲停。

滿足以上3個條件,盤中堅決介入,買一隻就準賺一隻,準確率達99.99%!並且後市一般漲幅至少在50%以上。

所以,當你發現個股K線呈“一”字平臺,就要重點關注,耐心狩獵,等成交量放大2倍並拉出一根大陽線那天果斷買進。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三、撥雲見日抄底形態

個 股在日K線上連續拉出3根或4根以上中陰線或長陰線,烏雲滾滾籠罩著,此時投資者甚恐慌,割肉離場著比比皆是。實際上,此時個股跌幅巨大,技術上存在嚴重超跌,否極泰來的反彈行情一觸即發!一般來說,個股在日K線上連續拉出3根或4根以上中陰線或長陰線形態,不管是出現在下跌末期還是在上漲途中的調整,都 應是短線抄底的好點位,大陽線出現就是最佳介入時機!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技術特徵:

1、個股在日K線上連續拉出3根或4根以上中陰線或長陰線。

2、此時個股跌幅巨大,技術上存在嚴重超跌。

3、最後一跟陰線足夠大,最好-5%以上。

4、陽線也要足夠大,最少5%以上,插入陰線越深越好,最好覆蓋住陰線。

四、一腳定乾坤

當某隻個股經過一段時間的小幅陰跌後,突然出現加速下跌,並在某一天收出一根跳空向下且帶有下影線的陰線,並伴隨成交量明顯放大,即說明階段性底部已經出現,後市看漲。

例: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從高點一路下小幅下跌,然後開始加速下跌,最後放量下跌,收出一根帶有長下影線的陰線。這說明底部基本探明。如果隨後的5個交易日內出現漲幅達到3-5%的陽線,為最佳買入時間,後市將上漲。

下影線越長,成交量越大,見底後的漲幅也越大。


三連陰

在股價爬升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一兩根陰線,並且陰線實體不長的話,那麼對股價繼續上揚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如果出現一連三根較長的陰線,並且,股價漲幅已經較大,那麼就很容易形成頭部。是否如此?

是的,股價上升的過程,就是陽線、陰線交錯上揚的過程。一般來說,總是陽線多於陰線,並且陽線的實體比陰線要長,這樣才能維持上揚的趨勢。

下圖的個股是在前期構築頭部後下跌,下跌後展開一波反彈行情,在反彈接近前期頭部時,股價首先出現放量滯漲,隨後出現連續下跌的三根陰線,這三根陰線就是【三連陰】,從成交量放大的情況看,莊家一路殺跌出貨,後期在此高位橫盤,直到最後跌破60線大幅下跌。

三連陰的特點是:凌厲的跌勢可能將前幾日的漲幅全部吃掉,股價從三連陰開始形成一個多空拐點,在之後將是空方主導行情的發展了。

順便提醒一下,在三連陰以後,一般都有三死叉見頂的信號,那可是最後撤退的機會。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圖106-1

有時候也會出現【五連陰】的圖形,如何解釋?

【三連陰】以後,不管出現多少連續的陰線,作為交易順序來說,人們總是先見到三連陰,並且,通過這個三連陰來判斷頭部是否形成。如果到了五連陰、八連陰才感到形成頭部了,為時已晚。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圖106-2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圖106-3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圖106-4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圖106-5

下面是一個切斷三線的【三連陰】,同時又是【斷頭鍘刀】。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的,再忙也要看看“三連陰”,簡單才是最有效

圖106-6

小結:【三連陰】是股價由升轉跌的一個轉折點,如果在莊家已經大幅獲利的情況下出現,則形成頭部的可能性大增!

三連陰如果帶量,則更加可靠,之後出現的三死叉見頂,是最後撤退的機會!


交易中的細節觀和大局觀,二者都是你需要的

導讀:

交易高手對行情大局與細節的判斷能力和準確程度遠非常人可比。交易之前,他會關注市場的如下方面並且明確給出答案:

(1)當前的市場環境是否適合操作?市場有無趨勢?若無趨勢,市場有可能正在構築哪種形態?是底部反轉形態、頂部反轉形態、趨勢中繼形態還是暫時迷失方向有待觀察?重要的支撐或阻擋水平位於何處?

(2)若有趨勢,是何種級別的趨勢?牛市還是熊市?牛市或熊市的早期、中期還是晚期?如果是次級折返走勢,現在已經回撤到前輪趨勢長度的哪個位置?33%、50%還是66%?日、周、月線圖的狀態如何?市場長、中、短期趨勢方向的關係如何?

(3)日、周、月線圖上是否出現標誌性K線、共振、反振、過頭信號?如果有,預示著何種級別的行情?有無缺口、單日/單週/單月反轉、超漲、超跌等重要技術現象?

(4)市場處於常規推進狀態還是極端狀態?成交量(持倉量)是否驗證了價格變化?

這就是大局觀,即交易者對於行情所處宏觀和微觀位置、市場長期和短期走向的總體判斷。交易者從這種判斷中得出市場長期和短期看漲或看跌的結論,並據此操作。通常情況下,交易高手只在市場長期和短期走勢方向一致時入場。如果市場長期和短期走勢方向並不一致,他要麼不交易,要麼從事短線交易。實際進場前,他還會搞清楚如下問題:

(1)今後一週至一月,市場最大可能會如何演變?

(2)如果決定觀望,大概需要觀望多久?如果決定進場,那麼做多還是做空,持有多大比例的倉位?

(3)在何種點位進場?利潤目標在哪?

(4)採用何種交易指令進場?保護性止損指令置於何處?

(5)如果判斷錯誤,我打算承擔多大風險?

這就是細節觀,即交易者實際處理交易頭寸所不斷面臨的各種新情況和新挑戰的能力。大局觀屬於交易技術的範疇,細節觀屬於交易策略的範疇。大局觀側重於“知”,細節觀側重於“行”。成功的交易離不開宏觀與微觀判斷的融合,以及知與行的統一。

我們將交易者對於市場總體格局與長期走勢的看法稱之為宏觀判斷,而將其對於市場所處的局部位置與短期走勢的看法稱之為微觀判斷,兩者合稱大局觀。從實戰需要來看,二者不可偏廢,否則都不能算是具備良好的大局觀。一般而言,非保證金交易較多地依賴於正確的宏觀判斷,而保證金交易則更多地依賴於正確的微觀判斷。長於微觀而短於宏觀的交易者,在保證金交易中能夠自保且能賺到比在非保證金交易中更多的錢,但一個共同特點是在這兩種市場中都難以賺到大錢;長於宏觀而短於微觀的交易者,在非保證金交易中能賺大錢,在保證金交易中卻會釀成鉅虧。因為槓桿的特性和通常不願意止損的性格,他們會因等不到市場證明他們正確的那一天的到來而死在黎明前的黑暗裡。因此對於個人交易者來說,不懂微觀交易學就無法從事保證金交易。

既然交易者缺乏高正確率的宏觀判斷或無法堅守這一判斷他將無法賺大錢,那麼在某種程度上他就必須信任自己的宏觀判斷。正因為如此,宏觀判斷也很容易淪為頑固不化的先入之見。如果頭寸正在遭遇麻煩,也許暫時把自己對於市場的總體判斷和長遠看法放到一邊是明智的。也許及時清空或降低倉位,使之不對個人生活造成干擾才是當務之急。要知道所有的大趨勢都是從小趨勢開始的,要知道“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雖然承認錯誤令人不快,但有時候我們還是有必要反躬自問:“我是不是真的錯了?哪怕只是暫時錯了,我能否承擔繼續維持頭寸所造成的損失?” 由此可見,大局觀內部存在矛盾,即市場之宏觀與微觀走勢之間的矛盾;大局觀與細節觀之間也存在矛盾,即“看法”與“事實”之間的矛盾。而止損就是認錯,及時止損就是以最小的代價認錯。


股市需要具備的幾大特點

在股市中,上漲與下跌共存,也意味著投資者有盈利,也有虧損。但是,很多的投資者彷彿只能夠接受盈利,而懼怕自己虧損。而這些投資者殊不知,股市是沒有常勝將軍的。還有的投資者稍微一看到股價出現下跌就會痛苦不已,情緒失控。而那些常常接觸心理分析的知識的投資者就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股市需要具備的幾大特點,以供大家學習 和參考。

1.認錯的勇氣

心中常放一把刀,一旦證明投資方向錯誤時,應儘快放棄原先的看法,保持實力,握有資本,伺機再入,不要為著面子而苦掙,最終毀掉了自己的資本,到那時,就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所以失敗並不是世界末日的來臨,而是經由適當的整理和復原,可以使人振作和獲取經驗。在山重水複的時候,一定要有認錯的勇氣,這樣就會出現柳暗花明。因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2.獨立

無論是在股市中還是在生活中,廣大的投資者都要養成獨立的性格以及生活習慣。而只有這樣,廣大的投資者才能夠真正的贏得足夠的利潤。如果在股市中,你不能養成獨立的性格,一旦下單就到處聽從他人的消息並且到處打聽小道消息,聽從他人的建議去留。如果在股市中,一大部分的投資者都看好的話,那麼這些投資者就盲目的跟從大眾。其實,這些投資者盲目跟從的結果常常是虧損巨大或者是掉入他人的陷阱,別無其他。

3.靈感:

股票市場中的高手常常能夠通過觀察、感覺產生預測未來的想象力。人類擁有視、味、觸、嗅、聽五種感覺,均是可以實體感覺到,唯有靈感來自不斷地學習 知識,積累經驗,從而達到領悟到預測股市走勢的能力。靈感也稱為第六感。譬如某人專門繪K線圖及指標,久而久之,心有靈犀一點通,對未來的走勢常能抓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