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近代的国学泰斗,曾公开批判康有为蛊惑人心!

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一八六九年出生于浙江余杭县东乡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小时候受到外祖父海盐朱有虔的民族意识教育,对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抗清斗争和学术思想深为敬慕。十七、八岁起,他就开始研读四史、《文选》、《说文解字》、《九经义疏》、《尔雅义疏》等书,“一意治经,文必法古。到二十三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到杭州“诂经精舍”,从学于朴学大师俞樾,致力于文字学的学习,并严尊“通训诂、知典礼”的治经方法;同时向治《周礼》、《仪礼》、《礼记》的知名经学家孙诒让、黄以周等问学,崇尚古文经学,崇拜西汉末古文经学开创者刘歆,自称“刘门私淑弟子”。他在研读古文经学的同时也注重历史的研究。因他涉猎一些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的书籍,思想上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使他对现实不满,“知非实行新法无以立国”,逐渐趋向革新,对康有为非常景仰。

他是中国近代的国学泰斗,曾公开批判康有为蛊惑人心!

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清廷的政治腐败及其卖国投降行为,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康有为、梁启超等积极开展维新变法运动。当康有为创办“强学会”,募人赞助时,章炳麟就从杭州寄会费银十六圆入会”。章炳麟从少年时代就接受了所谓“夷夏之辨”的思想,对满族统治者潜藏着深沉的隐恨。一八九八年,他还曾以“布衣”身份上书企求李鸿章能“转旋逆流”,振兴中国。随后,他又应聘充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僚,在武昌办《正学报》,鼓吹革新,幻想借助张之洞实力推行变法。后来因为反对张之洞宣扬孔孟之道、效忠清政府的《劝学篇》,顶撞两湖书院山长梁鼎芬,被迫离开湖北。戊戌变法失败,因他参与编辑《清议报》,被清廷通缉,逃到台湾去避难。

他是中国近代的国学泰斗,曾公开批判康有为蛊惑人心!

戊戌变法的失败,给章炳麟以深刻的教训。在台湾期间,他的思想开始转变,曾寄信劝告康、梁“勿再效忠虏主,自诒伊戚”,说“孙文稍通洋务,尚知辨别种族,君等身列士林,乃不辨顺逆,甘事虏朝,殊为君等惜”。不久,他由台湾到日本。一八九九年夏,在横滨与孙中山初次会见,“相与谈论排满方略,极为相得”。从此,他就开始宣传“排满革命”。一九零二年春,他再次流亡日本,与孙中山又得会晤,在孙中山的影响和帮助下,逐渐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不久,他与秦力山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是并亲自起草《宣言书》。他这次在日本居留三个月就返回上海,与”和“爱国学社”。在这期间,由于他思想的转变,对原编《馗书》不满意,进行修改。为了纠正过去宣扬的改良主义观点,他写了《客帝匡论》、《分镇匡论》两篇文章,对初版中的《客帝》、《分镇》两篇作了自我批判。他在《客帝匡论》中,说他过去写《客帝》文,是受“尊消者”拥满派的影响,承认那是“饰苟且之心,弃本崇教其违于形势远矣”。这个时期,邹容写成《革命军》,他读后非常赞赏,并为《革命军》作序大力鼓吹革命。

他是中国近代的国学泰斗,曾公开批判康有为蛊惑人心!

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不断向前发展时,九零二年康有为发表了一篇蛊惑人心的公开信。《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恶毒攻击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坚持君主立宪。保皇党人大肆吹捧,广为宣传,印成小册子,题名为《南海先生最近政见书》,正在华侨中大量散发,影响极坏。为了驳斥康有为的谬论,打退保皇党的进攻,章炳麟挺身而出,写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下文,于一九零三年六月刊印为小册子发行,旋经章士钊节录,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在《苏报》上发表。

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中,不仅对康有为提出的种族问题、革命与立宪问题、外国干涉间题等一一加以批驳,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康有为作是书,乃是“热中于复辟以后之赐环,而先为是龃龉不了之语,以耸东胡之听,冀万一可以解免,非致书商人,致书于满人也”,完全是为自己“一时之富贵”。对康、梁捧为“圣明”的光绪帝,则厉声呵斥“载湉小丑,未辨菽麦”。他在文章的结尾,给康有为指明两条道路,一条是“跃然祗悔,奋厉朝气,内量资望,外审时势”投身革命,可以受人们的欢迎和尊崇;另一条是“死权之念,过于殉名”,结果必然“名实俱丧,为天下笑”。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虽然在满汉关系问题上流露出不少民族偏见,但章炳麟的思想认识并没有停留于此。一九零八年,他发表《排满平议》一文,指出:“排满洲者,排其皇室也,排其官吏也,排其士卒也。若夫列为编氓,相从耕牧,是满人者,则岂欲傳刃其腹哉!………吾侪所执守者,非排一切政府,非排一切满人,所欲排者,为满人在汉之政府。而今之政府,为满洲所窃据,人所共知,不烦别为标目,故简略言之,则曰排满云尔”可见他所主张的“排满草命”是专指推翻清朝封建专制主义政权而言的。“排满革命”的提法在当时是具有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我们不能苛责于他。

他是中国近代的国学泰斗,曾公开批判康有为蛊惑人心!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对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的种种谬论进行无情的鞭达,对于革命斗争则给予热情的讴歌,“极为当时一般人所喜读”,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使清廷感到极大的震恐。因此,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把章炳麟逮捕入狱,并封闭《苏报》馆。

员章炳麟在狱三年,专门研究佛家唯识论,但与革命人土仍然保持联系。在一九零四年的冬天,他与蔡元培等人创立“光复会”。一九零六年出狱后,孙中山就派人把他迎赴日本。他到日本就参加了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并担任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主笔,继续鼓吹革命,并与保皇党人宣传君主立宪的反动言论进行斗争。

章炳麟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他把“排满”主张与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联系起来,而且对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事业的死敌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他在日本主持《民报》时,在《答祐民书》中说:“民报前有六条主义,其四条已宣发无余。自余二条,所云要求列国赞成中国之革新事业’者,此本含混言之。要之,列国政府必不赞成,唯列国之个人为可。所云“维持世界真正之平和者,已明认不维持世界之伪乎和,真平和云何?日使欧美人不得占领亚洲,使亚洲诸民族各复其故国而已。此条主义,往日尚未宣明。今仆始有意发扬之”。七十多年前章炳麟能有这样的认识,真是难能可贵!

他是中国近代的国学泰斗,曾公开批判康有为蛊惑人心!

总而言之,章炳麟少年时代接受“夷夏之辨”的教育,有“为浙父老雪耻”之志。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下为挽救民族危机,参加维新变法活动,成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戊戌变法的失败给他以深刻的教训,思想开始转变。一九零零年之后,由于民族危材空前严重和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刺激,在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他投身革命行列,积极鼓吹革命,与改良派展开剧烈斗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成员之辛亥革命前的章炳麟,其思想是随着历史的潮流不断前进,其行动是为振兴中华而展开积极的斗争,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