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縣184個愛心超市改鄉風 助脫貧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訊(記者 魚玉軍 通訊員 曹曄)“5分可以兌換香皂,10分可以兌換毛巾,20分可以兌換一提紙。王懷葆,你好好表現。再積點分,就可以兌換這個電熱水壺啦。”6月15日,在靖邊縣王渠則鎮蔡家峁村委會大院,愛心超市管理人員谷青梅正在介紹兌換規則。

靖邊縣184個愛心超市改鄉風 助脫貧

在一片善意的笑聲中,村民王懷葆不甘示弱地保證:“沒問題,我還要進步,下個月就把它帶回家呀。”

貧困戶日常行為換積分,愛心積分換物品。靖邊縣創新推行的愛心超市扶貧模式,有力地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和精準扶貧工作。

愛心超市全覆蓋

去年以來,為進一步推動文明鄉風、美麗鄉村建設,倡導全民參與脫貧攻堅,靖邊縣實施了“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環境提振精神、全民共建好鄉村”的管理模式,在所有行政村開辦扶貧濟困愛心超市。

靖邊縣184個愛心超市改鄉風 助脫貧

每個超市均按照民政部門統一要求,採取首批投入3000元啟動資金、各村自籌部分資金、社會捐贈物資的模式。每個村子還成立了愛心積分卡管理小組,負責日常積分卡的發放和登記。村民領取了積分卡後,通過參與不同村級事務來積累分值,再用積分去愛心超市兌換物品。村上還安排專職人員不定期進行入戶調研,根據季節變化及困難群眾日常需求,安排補貨、調貨和項目設置。

截至今年6月份,靖邊不僅完成了所有貧困村的愛心超市建設,而且在榆林市率先將愛心超市的覆蓋範圍擴大到了全縣184個行政村,投資總額81萬元,已有1241名村民兌換物品。

為了統籌管理愛心超市的幫扶資源,靖邊縣文明辦等十家單位成立了榆林市首家愛心驛站,辦公地址設在縣民政局。有關單位本著弘揚全民樂善好施、勤儉節約這一宗旨,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濟困。有捐贈意向的單位和個人,均可在愛心驛站進行登記,檢驗合格的物品和捐款由驛站統一調配。驛站定期公示捐贈款物及去向,以確保捐贈及獲贈過程的全程透明。

目前,靖邊縣工商聯已發動全縣184家非公企業與行政村簽訂了一對一的物資捐贈協議,榆林富遠建築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已經完成了價值六萬餘元的首批物資捐助。

“我們希望通過愛心超市搭建一個全民參與、扶貧濟困、愛心傳遞的橋樑,一方面用愛心物品激勵、引導村民遵紀守法、樹立文明新風,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整合資源,形成多方決戰貧困的合力。”靖邊縣工商聯副主席楊曉芬說。

春風化雨潤無聲

蔡家峁村後元峁小組王懷葆今年62歲,是2015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扶貧開展以來,他家經過危房改造、產業扶貧等措施,蓋了新房,建了圈舍,樹立了信心。村裡辦起愛心超市後,聽說積分可兌換東西,王懷葆積極行動。這不,上一輪檢查中,他通過打掃庭院衛生、發展種植業等方式,積累了十分,兌換了牙膏、香皂,心裡真高興!

在靖邊,像王懷葆一樣得到愛心超市幫助的人還有很多。

春風化雨,貴在無聲。小小的愛心超市,在給村民兌換物品的同時,也培育了良好的鄉風和內生動力。

“自有了愛心超市,村民之間的關係也有了變化。有的村民比看誰的卡多、誰先脫貧,有的村民捐出家裡的閒置物品。”王懷葆介紹,今年他已進入了脫貧的行列,明年想買一個農用車,自家種地也能用,農忙時也可以幫幫其他人。

“黨的政策這麼好,我覺得很幸運。就算父母在世,對我也不過如此。我不能等靠要,別人幫,我也要往上爬。現在我有了產業、新房,也有了脫貧的信心和技術,我不能讓大家失望。”如今的王懷葆像煥發了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