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環境日解密長慶油田採氣二廠綠色發展之道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訊(何尚晏 記者 魚玉軍)6月5日,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借長慶油田開放日參觀之機,陝西農村報記者隨參觀團尋覓長慶油田採氣二廠綠色發展之道。

在世界環境日解密長慶油田採氣二廠綠色發展之道

長慶油田採氣二廠開發管理範圍橫跨兩省48個縣(區),約4.28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在榆林建廠十七年來,該廠始終將建設生態氣區、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企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踐行維護生態安全和諧發展的理念,逐步建成了環保生態型氣田。

考題:協調氣田發展與環境保護

氣田發展和環境保護,是能源企業永久的考題。近年來,長慶油田採氣二廠堅持環保先行,積極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將氣田建設與環保保護同規劃、同部署、同實施、同考核,實現了天然氣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面對天然氣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能力持續攀升,採氣二廠在取得清潔生產審核認證的基礎上,主動控制和減少汙染物的排放,加強對環保設施的監督管理。僅在2016年短短一年時間內,採氣二廠就對榆林南區、子洲氣田等6個項目的汙染物排放量進行核定,編制汙染物排放許可核定報告,對近年來的環境監測報告單進行規整,並向地方環保部門提供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竣工驗收報告等資料,最終取得排汙許可證的批覆,使氣田安全環保建設得到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在世界環境日解密長慶油田採氣二廠綠色發展之道

採氣二廠按照“產能建設、安全環保與綠化美化同規劃、同實施”的原則,嚴格執行泥漿不落地規定,對每一口氣井鑽井後的泥漿進行固液動態實時分離,使廢水被重新利用,實現了採氣廢水的“零排放”,極大限度地減少了潛在的環境汙染。

“在氣井生產中,我們對放空排汙系統進行閃蒸分液罐改造,消除了火炬放空時因攜帶液體而產生火雨、汙染環境的情況發生,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的。”長慶油田採氣二廠技術員杜威蕾說。

行動:用雙手搭建“沙漠綠洲”

長慶油田採氣二廠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氣田的勘探開發區域全部分佈在戈壁荒灘,條件艱苦,環境惡劣。既要搞好生產,也要保護環境,如何實現?該廠提出了“綠色生產”的管理思路。

採氣二廠積極開展氣區水土保持與治理,大力開展防風固沙及植被恢復建設。據不完全統計,該廠近500公里集輸管網、集氣站周邊、道路兩旁的裸漏黃沙披上了綠裝,種植各種樹木7000多株,植被恢復達到了1800餘畝,有效改善了作業區“黃沙漫天飛”的生態環境。

在世界環境日解密長慶油田採氣二廠綠色發展之道

管理上的“大刀闊斧”,是長期思想滲透和行為引導的直接體現。一直以來,長慶油田採氣二廠以“內外兼顧”的方式,開展環保法律法規和綠色發展理念的宣傳和灌輸,組織員工學習相關法規、文件,強化全員環保知法守法的意識,引導員工從自身做起,用實際行動呵護身邊的環境。

每年的春夏季節,是天然氣檢修作業、施工作業、汛期防護等工作的風險集中期。為確保安全生產,保護地方環境,採氣二廠突出環境風險的排查整治,嚴格執行“三防四責”體系運行管理,積極組織加密井站、管線巡查頻次,突出環境保護區、河流水系、管線穿跨越、以及井站環保基礎設施等敏感區域、要害部位的風險排查整治,有效防控了環境事件的發生。

成果:氣田變身“花園工廠”

隨著經濟的發展,自然能源的消耗日漸增加,隨之出現資源緊張、環境汙染等問題。這些難題採氣二廠都一一解決,在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也展開了一幅綠色畫卷的描繪。

據瞭解,多年來,採氣二廠累計投入資金1753.1萬元,在各生產、生活區域及周邊種植了各類喬木1.93萬株,灌木160.89萬株(叢),綠化總面積達268.54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56%,建成了以集輸氣管網、集氣站、處理廠、倒班點為主的“四位一體”綠化格局,使荒蕪的大漠戈壁出現了一座座“花園式工廠”。

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面對沙漠戈壁缺水的現實,該廠使用了先進的美國雨鳥噴灌系統,進行科學噴灌,提高樹木和草坪的成活率。

採氣二廠還不斷探索新品種的試種,不僅將生活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馬蘭花請進了工廠,而且大膽嘗試引種成活了陝北高寒地區從未成活過的三葉草、紅葉李、木槿、紫藤、芍藥等綠植品種,使有限的場站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欣欣向榮之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現代化能源生產裝置與“沙漠綠洲”和諧相映,綠色生態氣田正一步步走向規模化建設,“奉獻清潔能源,打造綠色氣田”也成為長慶油田採氣二廠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永遠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