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oin張健直播實錄及觀後感:爲何技術出身,卻深諳商戰?

今晚王峰訪問張健,直接去口水話收集乾貨如下:

首先,

敏感問題列表:

讚譽者眾,尤以薛蠻子對你讚不絕口,寶二爺則不惜以被踢出群為代價,為你不斷髮視頻小廣告。質疑者亦眾,一向低調的幣安老闆趙長鵬,從不接受媒體採訪,即使在幣安發生重大事故的時候,也均是由“幣圈一姐”何一出面解釋,而此次他卻多次撰文抨擊“交易即挖礦”模式。下一個問題,先讓你揪心一下,我整理了一下媒體和業界對Fcoin及“交易即挖礦”模式的各種“抨擊”,主要有以下7條,聽起來有點像“七宗罪”:

1. 刷單。(某媒體報道)

2. 龐氏騙局。(圈中某知名經濟學家)

3. 市場破壞者,全返利的商業模式不會長遠。(某交易所創業者)

4. 高價ICO。“不但是變相ICO,而且是高價ICO。”(趙長鵬語)

5. 莊家。“你關心分紅,交易所在關心你的本金。“(趙長鵬語)

6. 拉盤。“如果一個交易所,沒有手續費收入,盈利模式是靠平臺幣的上漲,不拉盤如何生存。”(趙長鵬語)

7. 玩資金盤。成也資金盤,敗也資金盤。(數字貨幣趨勢狂人)

貌似長鵬更懂你,哈哈

以上這些抨擊,你領認哪條?最不能接受哪條?@張健

張健:哈哈,這個問題犀利。以上抨擊一個都不認領。所有都不能接受。我從輕的開始說

1. 刷單這個,算是最輕的。說這個的人,應該是以不瞭解我們機制居多。"交易即挖礦"的本質是通過交易費用返還FT(相當於交易所的"股份")的行為,讓交易者成為交易所的主人,這是模型設計的初衷。所以挖礦行為一定會產生巨大的交易量,但這個量,都是用戶交易,和平臺"刷量"造假是兩碼事。因為我們要把收入的80%(最近是100%)分給FT持有者的,如果我們自己刷量,哪有這麼多錢分?我們的機制,本質杜絕了平臺刷量,都是用戶交易。如果大家瞭解比特幣的原理,就明白挖礦是怎樣一個行為。你一定要用刷量的思路去套,那比特幣礦機本質也是刷量,沒區別。

2. 旁氏騙局、莊家、拉盤、玩資金盤。這幾個就不正面回答了,請參考比特幣的原理及歷史,看看一路走來被套了多少這個帽子。現在還有人說比特幣是龐氏騙局呢。說這些的人,否定的不是FCoin,否定的是整個加密數字經濟的價值。

3. 市場破壞者,全返利的商業模式不會長遠。這個也算是比較溫柔的,我的回覆是,第一,我們不是全返利,交易所長期會有收入的20%用於研發及運營,有很強的可持續性。第二,全返交易費,是我們FT的發行方式,不瞭解通證經濟原理的人,可能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理解。

4. 高價ICO這個,最搞笑。第一,幣安就是藉助ICO起來的,上線了無數啥也沒有卻募得巨資的項目,居然評價別人高價ICO,神經錯亂了吧?第二,很多人用我們沒發行出來的總量,去統計我們的市值,本身就是錯誤。沒發行出來的FT,既不能交易,又不能參與分紅,本來還不存在,硬要算市值,完全是混淆概念。幣圈沒有一個項目這樣算市值的。第三,以我們的交易量、分紅率、活躍交易人數、增長速度來看,現在估值不是高,而是很低。

問:在CoinMarketCap上查不到FCoin的交易量,外界只能根據白皮書中設定的分紅機制和你們官方公佈的分紅量反推交易額。這個交易額的上漲堪稱瘋狂。有消息稱,6月15日,FCoin的單日交易量高達307億元,超過了OKEx(97億元)、幣安(92億元)和火幣(54億元)之和,不知道是不是你們有意放出,這個數據真實可信嗎?為什麼並無FCoin的身影?

張健:這個數據本身就無法造假,因為我們要真金白銀把手續費分出去的,收到過我們分紅的FT持有者,都明白者這意味著什麼。而且,隨著我們網站的研發進展,我們將逐步完成全面的資產透明,到時大家更加能夠驗證數據的真實性。機制決定,無法造假。每個環節都要真實。否則根本運轉不起來。這是很多人,沒有仔細思考,想清楚的地方。

為什麼CoinMarketCap、非小號、TokenClub等第三方數據統計機構都沒有收錄你們的數據?

FCoin張健直播實錄及觀後感:為何技術出身,卻深諳商戰?

都是速度惹得禍。由於FCoin發展太迅速,導致我們核心團隊都是滿負荷運轉,所以在渠道和市場方面投入很小。CoinMarketCap本來就是一個反應非常遲鈍的網站,很神秘,大家應該都知道。非小號我認識他們的一個創始人,但也沒有時間主動推進對接。但好像他們有我們的一些數據,應該很快會上。TokenClub也認識,但估計都是時間原因還沒對接。要知道,我們從5月21日正式發佈,到現在不過才一個月出頭啊。

問:因為返利和分紅機制的原因,這些成交量當中應該有大量的量化交易盤,你如何看待這些資金,你方便在這裡透露一下,它們在總成交量中佔到多大比例?

答:我們沒有統計量化交易的比例,目前是全力在應對增長帶來的各種壓力。但我們可以看到,所有交易類型,都在快速增長。社區的形態,正在多元化。

問:依據FCoin“挖礦收入倍增計劃”,邀請好友交易返傭比例會有一個50%、20%、10%、5%逐漸遞減的分段函數,從最新公告來看,目前已經到了10%的階段。返傭減少,吸引力下降,用戶就有可能遷移。套用互聯網金融圈子裡常用的話,叫“擼口子”,用戶們各家都*,*完就走。這些所謂的交易者可能像蝗蟲一樣,飛向下一個麥田,到那時FCoin拿什麼提升交易量?

答:基本上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一個成熟的市場,只要有利差,哪怕很微小,都會有人追逐。另外,我上個問題也提到了,除了追逐利差,社區的交易形態已經多元化,因為流動性和深度的緣故,各種類型資金,都願意到FCoin進行交易。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擼完的問題。另外我設計的機制,即使邀請好友返傭降到0%,也不會影響大多數用戶的交易,因為100%的交易費返還,還會持續很長時間,仍然極具吸引力。

問:傳統的交易所,交易機制相對成型,很久沒有創新了,就是壘人頭,人頭必然帶來交易量。你們Fcoin在交易機制上實現了創新,“交易即挖礦,擁有即分紅“,對用戶而言,過去交易是支付成本,現在交易成了利潤環節。你是怎麼想到這樣一個機制的?怎麼想到在這一點上創新的?

答:我能在這樣一個看似相對成型的市場,作出顛覆式的創新,有三個核心原因。

一是公心。我常常私下說,做公有鏈,沒有公心,是不會成功的。短暫看似的"成功",也不會持久。交易所在區塊鏈這個以去中心化為旗號的行業下,反而成為了最中心化的存在。割韭菜、刷量、黑幕、盜幣、爆倉不一而足,越來越失去大眾的信任。所以發自公心是無比重要的。

二是對比特幣的深刻理解。我自己的區塊鏈書,已經影響了很多人,我在書中提到,比特幣和區塊鏈是"天才的發明"。沒有深刻理解比特幣的機制,比特幣為什麼能成功,就很難理解FCoin。我在書中,首次用利益循環模型,解釋了比特幣為什麼能成功。

三是對通證經濟的認知升級和深刻思考。這個我已經在很多場合提交過,這裡不贅述了。

問:FCoin白皮書中有這一段闡述,頗具一些革命者氣質,“FCoin不是傳統意義的公司,它邁出了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向社區進化的關鍵一步。FCoin社區是一個公開透明的、Token化的組織,FCoin Token(FT)代表交易平臺的所有權益”。

簡而言之,就是用通證經濟模式做交易所。利用通證經濟改造原本極度中心化、利潤豐厚到驚人的交易所,把大部分利益還給了交易者(也就是你們所謂的“礦工”)在我看來,這似乎與中本聰的比特幣設計思想一脈相承,不由想到,經營了多年的、處在區塊鏈行業頂端的交易所,一直是在用傳統中心化的模式來運行的!對中心化的反叛,應該就是FCoin野蠻生長的原因。我觀察到,你在接受一些媒體的採訪中,作為一個此前鮮少在媒體露面的,CTO背景的理工男,你用“是比特幣之後最偉大的創新”,“真正懂你的人,都會驚歎你設計的精妙”這樣的語言來描述你的設計構想,你願意在這裡再分享一下其中“偉大”和“精妙”之處嗎?哈哈。@張健

答:我簡要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前段時間我開了Twitter,披露了關於FT的核心理解

關於FT的核心觀點之一:

FT本質是在利用通證經濟的思想做一次變革生產關係的實踐。

變革生產者和消費者關係、或者說變革服務提供者和用戶之間關係。把二者從利益上的對立關係,變為統一關係。這可能人類歷史上首次推動公司制度向社區制度進化的大規模實踐。

關於FT的核心觀點之二:

FT是未來通證經濟的完美樣板,甚至是BTC2.0。與類似比特幣等數字貨幣(Coin)不同的是,FT這樣的通證(Token)不僅有利益循環機制(類似比特幣),還有利益回饋機制(大多數字貨幣不具有),即有明確的分紅作為價值中樞。所以,FT正在翻開加密經濟的新一頁。

另外,FT也是通向數字貨幣投資的一個門戶,因為FCoin只上線市場上最優質的幣種,持有FT就能分到FCoin交易的所有幣種,傻瓜型價值投資,極為簡單。

問:你是什麼時候開始這個構想的?最初幾個人參與的?這個思想是誰先提出來的?@張健 很多人說之前有人嘗試過,沒有你今天這樣成功?


這個構想,是以公心開始、以比特幣原理為出發點,並隨著對通證經濟的認知升級,逐步打磨成型的。大概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醞釀。最早源於對於透明的理解,對於透明在交易所生態實踐的渴望,後來逐漸擴展到機制的創新,模型的設計,在FCoin上線前夕,整個模型的設計才確定下來。整個模型設計完成,都是我一個人完成,但和周圍的朋友、合作伙伴有過很多討論,也獲得了很多啟發。

問:我很好奇,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推出通證經濟模式的交易所?是不是因為數字貨幣行業熊市的關係?如果行業處於上行階段,投資者們,包括新進入者,都能輕鬆做大做強賺到錢,是不是這個模式就不會這麼快被點燃?

答:我推出的時機,趕上數字貨幣行業的熊市,完全是偶然。我們是努力盡快加速,也沒有預料到,正好趕上數字貨幣的熊市。至於是不是上升階段就不會這麼快,我想可能是這樣,熊市階段,我們變得更加突出了。

問:去年的幣安是在很快的時間內崛起的,今天的FCoin也是,為什麼這個行業變革這麼快?

挑戰者和擂主的角色變換如此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這好比重量級選手拳擊賽,你作為挑戰者,剛一上臺就成了擂主,然後其他的挑戰者就圍攻上來,令你成為被挑戰者。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經歷了這兩個角色變換,你感覺如何?

答:我沒有時間感覺,我被事情在推著往前走。我最大的體會是,沒有時間停下,只能拼命向前。

問:FCoin成為行業的顛覆者之後,三大交易所紛紛應對,幣安和OKEx採用了加盟模式,火幣則啟動了生態分紅,各有對策。你可曾想到過會有今日的局面?平心而論,你是否認為,交易所依託交易而產生暴利的時代即將結束?

答:是的。我認為,這是交易所在迴歸,向比特幣迴歸,向區塊鏈的精神迴歸。我做這個事,也是向中本聰致敬,感謝他開啟了偉大時代。

問:接下來,FCoin會怎麼打這場仗?你的下一個核武器準備好了嗎?你之前接受採訪時提到,“全透明只是FCoin進化的起點,下面還會基於Zipper跨鏈技術,改造交易所的清結算系統。最終目標是將交易所改造成token+blockchain的架構,踐行通證經濟。”可否透露一下具體時間表?@張健

答:很多人誤以為我要顛覆交易所,因為我深度參與過交易所。其實不是。我的初衷,是實踐通證經濟。交易所恰好是我最熟悉,也最能徹底實踐通證經濟的樣本。交易所改造成token+blockchain的架構,我希望明天上半年可以全面完成。由於我們已經有了制度革新的基礎,技術的進化就容易很多。

另外,我今天還會發布另一個踐行通證經濟的產品,FInsur,用通證經濟改造保險業。這是我首次對外披露。這個項目我作為顧問設計了整個經濟模型。馬上會開啟募資,也會很快投入運營。Finsur.com FInsur已經醞釀很久。馬上會正式推出。

問:很多人認為這個模式其實就是價格戰,有點像互聯網領域的補貼大戰,而我們覺得,打價格戰的領域,往往都沒什麼技術壁壘。趙長鵬說“FCoin模式沒什麼壁壘,大家都可以做”,他這樣說了,也確實號召大家做了。

我注意到儘管有幾十家交易所宣稱要採用“交易即挖礦”的模式,但更多的還是處在拿來做噱頭在一級市場進行融資的階段。儘管市面上已經有少量的效仿者上線了這樣的機制,都鮮有成績。我諮詢了數位交易量化的朋友,說他們接入API根本跑不起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現在你可以解釋一下。@張健

答:其實壁壘非常高。你可以想像,我們才上線半個月,產品技術遠沒達到最優狀態的時候,就承載了全球最大的交易量和訂單量,這個技術水準,即使是一線交易所,也不敢說完全沒問題。何況大量新入的交易所。交易所如果要承載海量交易,門檻不是很低,而是極高。

問:我的感覺,近期有大量的交易所開張,幾乎有當年團購市場百團大戰的勢頭。你認為,一個交易所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對新進入者來說,又有什麼技術壁壘?

答:1.技術,海量的交易。2.信任,啟動的基礎。3.機制,通證經濟的深刻理解。我們的模式,幾乎是無法複製的。

問:FT經濟體系設計得非常出色,除此之外,在數據併發承載、安全、資產透明化上,都沒有明顯的硬傷,至少目前看是如此。我也很驚訝於FCoin的產品完成度,幾乎沒有短板。無論是用戶體驗還是UI設計都明顯領先於業內大部分交易所。我聽說甚至有頭部交易所在學習你們的UI。可否在這裡向我們披露一下你們的團隊情況?FCoin從立項到上線,花費了多長時間?@張健

答:從立項到上線,籌備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大部分在練內功,做全新的交易系統底層架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上線就可以承載如此巨量的交易。另外,UI設計方面,我們有著業內最優秀的團隊,同時我個人也對產品有著深刻的積累和理解,這些都是不可複製的。

問:你認為,依目前來看,你個人及團隊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你目前面臨哪些機會,又面臨哪些威脅?

答:優勢是:一、技術的積累與創新,二、對通證經濟的深刻理解,三、社區信譽和品牌的積累。劣勢是:我太累了。機會就是,我們站在了變革的轉捩點。一點不誇張。時代變革的轉折點。因我們是在做一次用通證經濟、區塊鏈去改造生產關係的實踐。未來不可限量。什麼人都缺。但我們社區的模式,後勁會很足,因為我們更加包容,海納百川。自己都是改造生產關係的,所以我們會用全新的社區結構,去架構FCoin。現在剛剛開始,精彩在後面。威脅就是,各種暗箭吧。最近崛起太快,天天有人造謠。動不動就說騙局、跑路啥的。但我不擔心,因為我們在做正確的事,光明磊落的事,符合未來的事。

問:有人認為,隨著返傭比例的降低,許多高頻量化交易者會逐漸撤出,而此時FT價格也將大幅下跌。某種程度上,相對於一般投資者和平臺,無論是分紅還是FT,最大的受益者都是高頻量化交易者。他們的撤出,似乎意味著在宏觀層面上完成了一輪資金收割。更進一步,如果FCoin效仿者眾多,加上幾大頭部交易所的百家、千家扶持計劃,市場可能會出現更多的高頻量化交易者,進而引發數字貨幣市場的一場整體性收割,如是,將對今年下半年的整體行情帶來損害。你能同意這樣的說法嗎?@張健

答:量化交易不會撤出,更多的各種類型的交易會湧入。現在數字貨幣交易所不是交易太多,是太少,交易類型少,機構投資者少。因為我們手續費100%返FT會一直持續,保守估計數年以上。而那個時間,別說現有格局,這個數字貨幣生態,又會擴大N倍。

百家、千家的計劃,都是亂出招,對行業不會有太大影響。交易所門檻有那麼低嗎?

問:甚至,有極端的市場聲音認為,這一輪的市場下跌,也跟FT有關係,你覺得呢?還有人認為,已經有很多高頻量化交易者換成法幣套現離場了,再加上FT近50億元的流通市值,形成了一個流動性黑洞。(我注意到,破產清算的Mt.Gox提幣觸發,總共也就是價值10億美元規模)我不知道你此前有沒有聽到這樣的聲音,如果聽到這些,你的心裡會是什麼滋味?@張健

答:一個市場,短期上漲或下跌的原因非常複雜。遠不是一兩個因素決定的,否則投資也太容易了吧?

流動性的提升,從長遠看,一定是讓行業受益。通證經濟之所有有威力,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帶來了流動性的質變。Token比傳統股權,最深刻的改變,就是流動性提升。它會帶來市場發行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協作成本進一步降低,信息不對稱進一步消弭。

問:有你的狂熱支持者(比如寶二爺以及你的許多投資者)認為,極具創新的FCoin模式,可能會持續吸引更多用戶,甚至會將所有區塊鏈投資者都圈進來,最終將有機會出現第一個擁有千萬級用戶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你認為這可能嗎?換言之,你目前是否做了這樣的目標預計?@張健

答:由於我們的模式是顛覆性的,在通過區塊鏈踐行通證經濟,改造生產關係,推動服務提供者和用戶的關係由對立走向統一,並推動時代的前進。所以,未來的規模,只能暢想了。未來數字經濟的規模,遠超千萬級。

問:FT的價格曾一路衝到1.25美元,隨後快速下跌,呈現一個倒V字型走勢,幣價波動曲線如此陡峭,我斷定你最初應該沒料到。大起開局至今天的大落,這樣的市場表現,是否會打亂你最初設計的FT經濟藍圖?

答:可以說即料到了,也沒有料到。我常常說,不要去預測市場的短期走勢,因為那是徒勞的。長期來看,價格會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所以關鍵是價值。FCoin的核心使命,是為社區創造價值。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不要太在意短期波動,要看長期價值。所以,並沒有打亂我最初的設計。

問:你曾說過,對FCoin經濟體系非常有信心,日後FCoin公鏈上線就寫入智能合約,永不更改。經歷一個月過山車一樣的幣價起落,你還依舊這樣想嗎?

答:是啊,這個波動,和比特幣早期比,大家懂的。沒有經歷過新生事物發展,特別是比特幣的成長,很難理解這樣的波動。為什麼有這樣大的波動呢?就是因為,這是一個新事物,全新的物種。大家還不知道怎麼給它定價。我常常說,是早期市場價格發現功能還不成熟。但會越來越多人認知,越來越多人瞭解。大家看歷史,任何新事物的早期,都被各種不理解,甚至冠以騙局啥的。馬雲推銷互聯網的時候,不還有人呢說他是騙子嗎。

問:產業歷史上小米,今日頭條都有這樣的經歷。@張健 我繼續問你,單就市值來說,以流通市值反推總市值,FT“市值”曾達到過500億元(58趕集做到這個市值用了13年),現在也有350多億元,一度是BNB、HT市值的總和,你覺得這合理嗎?在中國,比FT“市值”還高的互聯網公司可能不會超過30家,以這麼高的“市值”作為創業起點,這將對FCoin的後續戰略影響是什麼?會更積極還是相對保守?

答:是的,我剛才解決了這個問題。用我們沒發行出來的總量,去統計我們的市值,本身就是錯誤。沒發行出來的FT,既不能交易,又不能參與分紅,本來還不存在,硬要算市值,其實是混淆概念。幣圈沒有一個項目這樣算市值的。這和傳統金融市場的非流通股,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挖礦”是區塊鏈創造的全新概念。理解比特幣的成長,就會明白。所以我們的“市值”,是隨著我們創造的“價值”,逐漸提升起來的。

(備註:這裡他們聊的“傳統金融市場非流通股”指的是不能上市交易,除了流通權與流通股不一樣外,其它權利和義務與流通股都是一樣,也就是說具有相同分紅權、投票權、表決權)

問:在投票上幣模式出現之前,傳統交易所上幣流程基本處於黑箱階段,高昂的上幣費用一直廣為詬病。根據金融科技分析公司Autonomous Research今年4月發佈的一份報告,加密代幣上市交易所的市場價格一般是100萬美元,如果要獲得更快的流動性,則需支付300萬美元;加密貨幣交易所向代幣收取的上市費用,是傳統交易所向證券收取的費用的十倍。對於項目方而言,如果不繳納高額的上幣費或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就無法在主流交易所上市,進而面臨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被邊緣化的風險。很多項目方都期待有一家對他們更為友好的交易所出現。在交易所上幣管理這點上,你認為是否有革新機會?目前你們的上幣策略是什麼?這個群裡很多人關心。即使是採取投票上幣,項目方同樣也將承擔鉅額的資金成本壓力。以火幣為例,根據火幣HADAX在2月12日至28日的第一輪投票結果,排名前三的項目投票數量都達到了千萬級別,投票所實際佔用的資金分別為4793萬元、4439萬元、4365萬元。

答:目前高額的上幣成本,甚至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造成了會吆喝的比能做事的人能賺到更多錢。這是個惡性循環,長此以往,會導致幣圈的大蕭條。甚至已經開始發生了。如果從長期來看,大量會圈錢的項目獲得上幣機會,最終是缺乏價值支撐的,對行業長期發展非常的負面。所以,我認為有巨大的革新機會。我們的目標,是讓真正有價值的項目獲得流動性,以激勵團隊,激勵社區,形成正反饋。所以,我們絕不會收“上幣費”。

問:任何形式的分紅,都有巨大的全球性合規風險。以FT為代表的一類平臺幣,具有分紅收益、投票權等特點,而分紅正是證券的基本屬性,因此FT被監管機構認定為證券的可能性會很大。在我看來,政策監管的不確定性,是未來FCoin面臨的重要風險。一旦被認定為證券,就需要按照現有證券監管的法律法規,面臨牌照化監管、預先審批等挑戰。對此,你是否已經考慮過應對措施?

FCoin張健直播實錄及觀後感:為何技術出身,卻深諳商戰?

答:降低門檻,但嚴格披露,保障公眾利益。具體的策略,我們會逐步發佈。現在有兩種性質平臺幣,一種是積分,一種就是股票,我們這種平臺幣類似於股票。毫無疑問,因為他帶著分紅,有收益,還有投票權等各種各樣的權利。但是我認為它又不是現在的股票,它是未來的股票。現在那套法規體系去監管未來形式的股票,我覺得是有一些問題的,所以我們叫它通證,並不叫他股權。所以我並不看好用現在的監管體系去監管未來的高流通的跟原有體系完全不同的這種權益代表形式,同時我又非常提倡和推崇,儘快建立新的規則。

我覺得監管必將經歷一次認知升級,他們一定會在很多的嘗試和努力之後,發現用原有的金融監管的老辦法和條例,很難去監管這些新興的高流動性的資產。這個時候他就願意去發展出一套新的體系去監管,我們就願意配合,並且積極的提供力量,甚至我們很快就會投入研究,能夠構建一個全新的監管體系。

問:開始和監管部門接觸了?

答:理論探討有。正式的在未來。我覺得監管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公眾化的監管,社區化的監管什麼意思?比如傳統的上市公司,普通用戶是無法監管他的,因為你不可能跑他們公司,去盤點它的存貨,去看他的資產還在不在,但數字資產交易所隨時都可以看資產還在不在。所以我認為,公眾化自治化一定是監管的方向。

問:在巴比特記者的採訪中提到,“我們就在一個新舊世界的轉折點上,新的世界要有一套新的監管規則的建立,而不是用傳統的金融的規則去套“。未來監管應該以怎樣的姿態迎接資產數字化的大潮,這也是你前段時間一直反覆思考的問題。能否把你近期關於這個問題的所思所感,與大家做個分享?

答:其實短期變化很難預測。但長期趨勢看,全球範圍內,誰能夠在數字資產的監管上,真正抓住重點,有勇氣和智慧建立一套新的監管體系,誰就能在全球下一輪的競爭中,取得先發優勢。關鍵點是,不能用原有的金融監管條文、規則去套。本來已經很吃力了,再往數字加密世界套,根本走不通的。不特指誰。只說觀點而已。

問:安全問題,從來都是眾多交易所頭上高懸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粗略統計,比特幣已經被盜100萬枚了,遠到2014年的Mt.Gox破產,近到Bithumb被盜價值3200萬美元的比特幣,都引發了幣市“黑天鵝“。作為一個技術行家,你認為交易所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是什麼?

答:一是,數字貨幣這種形式的資產,和大多數資產最大的不同就是完全數字化的存儲形式,這也就造成了,極易被黑客攻擊,盜取。在數字貨幣沒出現前,黑客大量盜取的是信息,資產盜取很難這麼直接,因為信息是數字的,而資產很多都是中心化的、線下的。但數字貨幣出現後,成了黑客的狂歡,只要盜取私鑰,就能偷走你的資產。這是數字資產的特性決定的。第二,是大量交易所的專業度極差。數字貨幣交易所,是互聯網+金融。既要有互聯網的速度,也要有金融的嚴謹,專業,還要對於區塊鏈資產有著深刻的理解,其實門檻極高。

問:儘管FCoin白皮書上強調自己是去中心化的,但我認為,從目前來看,這只是運營模式的去中心化。站在產品的角度,你和幣安、火幣、OKEx等都是中心化交易所,一場精心準備的DDoS攻擊,就會讓大家手忙腳亂。據CoinMarketCap數據,截至6月15日,全球數字貨幣交易所有11214家。國內一個資深的安全專家告訴我,這些交易所基本上沒有整體的安全防護策略,交易系統沒有經過安全審計、缺少安全加固是常見問題。經歷了2個交易所的你,能否告訴我,情形果真如上面說的那樣?

答:你說的沒錯。我們是制度上完成了去中心化,而技術上,還需要一些時間。正如剛才所說,交易所持有大量用戶資產,業務邏輯非常複雜,其實門檻極高。但由於缺乏監管,導致很多不成熟的團隊,僅僅因為利潤豐厚而進入這個市場,所以出問題的概率極大。有這樣的意外,只是說明很多人對交易所的誤解太深。

問:更有人認為,交易所安全問題頻發,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交易所內部管理混亂,你同意這個看法嗎?FCoin採用資產透明的模式,錢包地址公開,收益實時展示,相比其他中心化交易所,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成交量越大,安全隱患也越大,相信很多黑客已經盯上了你們,FCoin在安全方面是如何設防的?

答:同意,就是專業度極差。沒有金融的嚴謹性,和數字資產安全的深刻理解。我經歷目睹太多安全事件,深知安全對於交易所的重要。這個事情比較複雜,我只講理念。首先是嚴謹的流程。漏洞就發生的流程的混亂。然而大多數交易所,完全沒有金融嚴謹性的概念,就是互聯網求快的打法,很容易出問題。第二,就是對數字資產深刻的理解。如何設計錢包架構、審計架構、各種嚴密體系的構建,這個需要經驗的積累。很遺憾的事,目前很多從業者,不具備這樣的經驗。

問:有趣的是,幣安和FCoin都由兩位交易所CTO出身的創業者創立,但是卻都非常重視運營創新,幣安去年迅速崛起也是因為率先在業內做了手續費返還和拉新激勵,並最早受到了高頻量化交易者的肯定。而這一輪交易所大戰中,你們的對峙似乎也更為直接。你怎麼評價趙長鵬和幣安?你們之間有什麼相似和不同?

答:我之前發朋友圈說的,我本人很欣賞趙長鵬,不是開玩笑的。其實我在火幣的時候,和他沒怎麼接觸過。但我最近看過趙長鵬的採訪時視頻,真的為他點贊。我覺得他的思路很清晰,判斷問題能抓住關鍵,所以幣安能取得現在的成就,不是偶然的。如果我在原有的格局下,也未必能有機會棋逢對手。但我做交易所的目的不同,打法不同,就不一樣了。我是在構建全新的社區型架構,和公司追逐利潤的目的不一樣。所以,我們的不同就是,表面都是在做交易所,其實是在做不一樣的事。他做的是公司,以追求利潤為目標,我做的是社區,以社區利益為目標。大家目標不同。打法完全不一樣。

問:趙長鵬發Twitter 抨擊你的“交易即挖礦”,次日下午,FCoin就上線了BNB,且交易量甚至一度超過幣安本身,很多人覺得這是你的營銷奇招,打了場漂亮的公關戰。你能否在這裡透露當初上線BNB的決策過程?你是技術出身,為何卻擁有如此嫻熟的商戰能力?

答:當時他在微博抨擊我們,我很能理解。畢竟在他看來,是商業競爭,動了利益就要反擊。在我看來,社區的思路完全不一樣。社區的思路是,大家都是社區成員,生態體系的一部分,以壯大社區,增強成員利益為核心。所以海納百川是我堅持的思路。我們不會把任何人輕易視作競爭對手。我更願數字加密經濟能夠真正騰飛,BNB的市值排名在token裡面非常靠前。

問:你們新上的5種創新幣種:BTM、ICX、ZIP、OMG、ZIL等都和FCoin的投資機構有關聯,網上有人提出質疑:你實現了從項目到交易所的每一步的控制,各個參與方可能會有利益輸送。外界對你們是否存在誤解?

答:這個誤解太大了。幣圈現在非常小,幣圈中的任何公司和組織,你都能做出這樣一幅圖。大家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不信你們隨便挑一個大的做一下。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行業亟待良性發展,並擴大行業的規模。而不是爭奪存量市場。

FCoin張健直播實錄及觀後感:為何技術出身,卻深諳商戰?

這個圖的答案就是,幣圈太小,亟待擴大

問:聽說,你跟火幣CEO李林有過一年多的合作經歷,能否談談你們當時是如何共事的?你們現在關係如何?你在火幣之前的主要經歷是什麼?

答:我們當初認識是一拍即合,當場決定合作。之後也是並肩作戰,互相理解。一起經歷很多風風雨雨。我很懷念那段日子。李林是天生的創業者,擁有創業者需要的特質。這也是他能取得現在成就的原因。之後我離開火幣,聯繫就不太多了。特別是火幣後來發展壯大速度非常快,他也很忙。但我內心還是非常敬重他。覺得大家應該一起努力,實現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理想。火幣之前大多時候在創業,少數時間做投資,也不太成功。可能那個時候還需要積累。13年進入幣圈,才翻開了新的一頁。感謝中本聰!

最後問:從項目孵化到項目投資,再到項目交易,也是你構建的一個生態閉環?你憧憬中的FCoin生態是什麼?

答:我憧憬的FCoin生態,是自治的,開放的,透明的,屬於公眾的。是的,FCoin不應該是屬於我的,它的使命,就是迴歸社區,這是我設計這個機制的關鍵。所以,我會盡全力,達到這一點。另外,我絕不構造什麼生態閉環,真正有生命裡的生態,都是開放的、共享的、共贏的。這是區塊鏈的精神所在。我另一個目的,就是要為區塊鏈行業正名。很多人說區塊鏈沒用,沒有實際價值。我就要創造一個傳統世界有的,但用區塊鏈效率更高的組織,去踐行我的理想,去推動行業的進步。FCoin誕生的另一個背景,源自於此。

所以除了FCoin,我還會用通證經濟的思想,去參與更多的項目。目的不在於自己掙到錢,而是啟發大家,讓通證經濟的大潮儘快來臨。我願意翻開這第一頁,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這一點。就想當初看到互聯網的機會,互聯網的紅利一樣!(看到這裡“區塊鏈人”快哭了,灌奶成功!)

【直播後的觀後感】

始源科技區塊鏈人,對這場文字直播的評價是,不是視頻或者音頻給人的感覺就是隔著堵牆,感受不到主角的情感、態度以及察覺個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觀眾都呼籲要語音直播的原因。但我猜,我聽過張健語音直播,說實話,非常不擅長,文字更加嚴謹,比較現在處於敏感、非常時期;第二,也有可能是提前準備好,目前FCoin估計處於各種升級、晉級、改bug的狀態,對待公關能拿出的最多時間了。要大老總守著時間點坐那語音直播,實在是太奢侈了。

最後說說,值不值得一博?如果張健好好照著情懷去大幹一場,是有立蓋世功名的可能的,當然,如果只是現在說一說,跑個路,也是可以富貴一世。但是,投資者說白了前期也在賭人。重點關注他說的透明機制能做到多少?另外能否快速把幣種做到三家總和,以及在存量市場贏得口碑,還能把傳統金融股市的增量市場做出來。那麼,的確無敵了。可是,誰知道呢?這場戰爭目前FCoin戰略位置十分有利,就看張健什麼意思了。其實最大的風險點是:張健老人家人身安全以及身體健康,否則,也白搭。沒有吧透明機制、去中心化上鍊完成好之前,FCoin就是個新生嬰兒,需要保護。

最後,個人不看好其它照葫蘆畫瓢的!因為葫蘆尚且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