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IOTA,还要支付宝干什么?

IOTA是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加密货币,形象的说就是机器之间用的支付宝

,主要解决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支付问题。

下面笔者部分转载一篇tigermumu创作的文章,供粉丝们理解IOTA的优势。

有了IOTA,还要支付宝干什么?

IOTA近期的一系列概念验证案例,主要集中在汽车如何实现自动化支付的场景,比如如何自动给充电桩、给收费站付费。这一应用让很多普通用户和对IOTA感兴趣的初学者感到疑惑,停车自动支付,高速公路自动缴费的这些功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都已经很普及了吗?为什么IOTA还要费尽心思在做这方面做文章?

中心化的支付方式存在弊端

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便捷支付功能,大多是基于腾讯与阿里的平台。从表面上看,我们的确在享受一种快捷便利的支付方式,但事实上,这种中心化的支付方式却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

1、个人隐私的侵犯。有过这样一种案例,某天早上,张女士跟她的好友打电话,通话中他们聊起某某品牌的服饰似乎在打折。当天下午,张女士打开淘宝,就发现推荐广告中出现了该品牌的服饰。张女士确信从早晨到下午的这段时间,并没有使用手机搜索过类似信息。那么,张女士的这种需求,淘宝是如何得知呢?有一种可能,张女士的通话信息被窃取了。类似的事件,相信所有阅读本文的朋友都会经历过。百度的推荐广告,QQ的弹窗,360的推送等等,在国内中心化的互联网世界中,普通公民已经完全丧失了个人的隐私权。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甚至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认为国内用户对隐私侵犯的忍耐程度高于国外用户。如此荒谬的论点却恰恰在国内互联网世界中肆意横行。

2、隐形的支付成本。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使用支付宝交易时,买到的商品价格跟付出的金额是一致的,但是,个人用户却不知道,商家在每一笔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交易背后,都需要向平台缴纳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虽然这笔费用的额度极小,但是,在国内如此庞大的市场基数下,阿里和腾讯在此方面的利润就变得非常丰厚(见下文中的数据),而这种利润到最后也会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

3、被垄断的流量入口。首先请看以下数据,2017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6年支付业务统计数据:

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395.61亿笔,金额2494.45万亿元。 2016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02亿笔,金额99.27万亿元。 注:非银行支付机构包括支付宝、微信、百度钱包等。

有了IOTA,还要支付宝干什么?

先不论银行方面的支付交易数,仅看第三方支付应用的情况,在两年前就已经达到了一年1639.02亿笔,涉及金额99.27万亿元。以阿里,腾讯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应用,牢牢的卡住了国内支付的流量入口,也等于掌握了整个国内互联网用户的流量入口。而这,对于国内其他有想法,有创意的初创企业而言,无异于悬颈之剑。以写作应用Zine.la为例,该应用写作体验非常棒,广受用户好评,然而,移动阅读领域的流量,尤其是高质量阅读方面,被微信公众服务号死死卡住了咽喉,造成Zine.la的发展举步维艰。腾讯现在的确是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互联网巨头,但同时,腾讯又像是一堵大山,封住了国内互联网的创新之路。

这其中的危害非常巨大。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也能够反映出国内互联网创业创新的困局。国内公链发展技术水平与社区活力,相比于欧洲,北美还是具有非常明显的差距。2018年中,一些基于以太坊的Dapp已经逐步风靡全球,而IOTA的Qubic更是潜龙在渊,蓄势而出。反观国内的公链技术代表NEO,QTUM等,在整个2018年似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进展。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国内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规模确实可以排在全球前列,但内在的技术底蕴还是差强人意。

接下来,请思考一个新问题:既然欧美地区的计算机技术发达,为何没有像支付宝,微信这样快捷好用的支付工具呢?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国内的银行受命于政府,在2010前后,我国政府简化银行卡办理审核流程,大力提高公民银行卡的持有率。其目的就是为现在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打好基础。以微信支付为例,回想一下设置微信支付的全过程,输入银行卡号,输入手机号与身份证号,再填上手机接收到的验证码,即可完成银行卡的支付绑定。换句话说,微信与支付宝的支付过程,是将繁琐复杂的KYC手续交给银行来免费完成的。而这一环节需要银行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成本。这对于国外以盈利为目标的银行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做的工作。因此,国外用户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受限制于银行卡的办理流程,第三方支付应用想要普及全体国民,自然难上加难。这也正是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的朋友来到中国后,非常想将移动支付功能带回国的原因。

IOTA的优势在哪里?

理解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再思考IOTA的优势便会一目了然。

首先,IOTA仅仅是一种价值传递的协议,没有任何人能够控制IOTA,也不可能通过IOTA协议来窃取用户的隐私。

其次,在IOTA协议中只有价值发送人与接收人两种角色,没有矿工或其他形式的第三方交易验证人收取手续费。也就是说Alice给Bob发送的无论多么小额度的费用,Bob都会一厘不差的全部收到。

第三,IOTA是开源协议,不存在恶意竞争和盗版创意的可能性。任何人都可以在IOTA上开发自己觉得有趣的功能与应用,而且因此获得的利益也不会有任何人可以窃取。这就意味着创新思想不会再受到侵犯与压制。

有了IOTA,还要支付宝干什么?

IOTA的价值来源是什么?

IOTA是目前1000多种加密货币中,为数不多的以将DLT技术带入现实生活为愿景的项目。相反,绝大多数加密货币项目的愿景或者说研发方向都是虚拟场景。那么,这两种目标谁更有追求,谁更有价值呢?答案已经非常明显。

所以说,IOTA的价值来源就是它将要对工业领域带来的革命性突破,即工业4.0时代。

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发帖时1Miota市值约1.01美元,比特币市值7918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