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稳定高房价,而不是把涨价部分降下来?

扬拍


(本文原创,不喜勿喷,难免有错,欢迎指正)

为什么稳定高房价,而不是把涨价部分降下来?

一、首先,题目里有两个模糊概念,“高房价”,多少钱的价格为高房价?哪些地方是高房价?

“涨价的部分”,以哪个价格认定为基数确定哪是涨价的部分?以哪一年的价格为基准确定后面的是涨价部分?

二、国家从未说过要稳定高房价,也没说过要把涨价的部分降下来。

三、国家提出的观点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意思是让房子恢复它居住的属性,去掉房子的商品属性。采取的措施是调控政策,严控房价过快上涨,因为从08年来房价一直在上升通道。

高房价下不下来,那得看市场预期,看市场供需。如果建房子的买房子的都预判要涨,那房价就还会涨,哪怕本来是供大于求。但当市场明白确实是供大于求时,都会预期跌,买房的人少了,房价自然会跌。

如果所有人都有房住,或者说买房的人都是为了住,那么房子就恢复了居住的属性,这也是国家打击炒房调控房价的目的。

四、房价稳定在高位,并不是政府有意为之。一是市场有需求,有人愿出这个价格买。二是房子涉及到钢材水泥建筑装潢家电家居等许多行业,房价若大降,这些行业的产品也会跟着大降。那对经济的增长就会产生影响。所以,涨上去的房价迅速降下来是不可能的。

五、房子是大宗耐用品,不停的建,最终会饱和,价格自然会进入下降通道,在人口不是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房价下降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即便人口出现阶段式的大幅增加,这些增加的人口对房子的需求也有十到二十年时间,所以当房价走到下降通道后,可能是个相当长的时间。

六、国家只承认房子住的属性,提出“房住不炒”。国家也从未承诺给房子保值。你有钱,买房子住,这很正常,不管房子价格多少,涨上天与变成零,你还是住在那个房子里,如果你拿钱再买一套,用来出租或者囤着等着增值,那你这套房的属性就改变了,成了商品,不符合房住不炒的政策,国家怎么会保障你的商品的价值呢?你去商场买了台电视,第二天商场降价一半,你没有理由找国家保证你损失的那一半吧!道理很简单,你把房子当商品买回来,房子贬值了,损失是你自己负,国家哪有责任保证你的商品增值呢?

七、当前还有很多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国家出手调控,房价比较稳定,但有些地方房子已是有价无市,鬼城不少,随时会走向下降通道,当有一天房子饱和,市场预期下跌的时候,房价会遥遥无期的往下跌,当然这是个缓慢的过程。不仅高房价不存在,我估计房子会成白菜价,平民百姓都享受得起。

有些人说房子是老百姓的最大财富,国家会保证的。这完全是忽悠人。国家是保证你住的房子是属于你的,怎么会保证你的商品房的价值呢?你花一千万买的房只值一百万了能找国家赔?

从国家定调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观点看,中国大陆的房子的商品属性最终会不存在,也就是说,多买的商品房会不值钱,而且还要交税。我不是危言耸听,只要房子建的能满足市场需要,结合国家房住不炒的政策,再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来的房子就是个象手机一样的商品,谁也买得起,记得那些年“大哥大”有几个人有?现在谁没几个手机?任何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



无语石1


为什么要稳定房价而不是把高房价降下来,原因很简单,因为高房价根本就降不下来,能保持稳定就已经很难得了。

第一,高房价的地区一般都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城市,这些城市本来就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当地居民的收入本来就比较高,而且收入增长的速度很快,有足够的能力支撑房价,所以就算房价有一定的虚高,但只要等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就能承受起这样的房价了。

第二,建房成本高,房价难以下降。现在的土地价格普遍居高不下,再加上税费、人工材料成本这些东西的价格一直在上涨,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商盖房子的成本本来就高,成本高了开发商根本就不可能主动下调售价。

第三,房价下跌对耗费全部身价买房的刚需不公平。想一想刚需好不容易花费几十年的积蓄买了房,但第二天房价就出现了降低,那么刚需不就相当于一部分钱打水漂了吗?这是刚需难以承受的。

第四,稳定房价是楼市健康发展的要求。要知道楼市想要保持健康的发展房价就必须要保持稳定,不能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要不然就会引起投资者的炒作,这对楼市健康发展十分的不利。


楼盘网


这也就是国家在这个牵扯到国计民生大计上的纠结和无奈之举。

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的表述,把某些地区房价虚高的部分降下来一些,大部分区域的房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这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

但是,最怕的就是这个“但是”。我国民众有一个很大的恶习,那就是羊群效应,买涨不买跌,如果一旦房价下跌,有可能会一泻千里而愈发不可收拾。房价一旦跌破警戒线,就会有很大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

一.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房价一旦跌破警戒线,人们的资产就会大幅度缩水,人们的资产缩水 就会有不安全产生,这是诱发不安定因素的根源;

二.房价大面积地跌破警戒线,就会诱发大面积的银行坏账产生,银行坏账堆积到一定地步就有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也就是当下所说的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这是一定不能发生的;



但是,不加以遏制的高房价,也会有很对的弊端 ,压制消费,贫富悬殊加大,社会不能安得广厦千万间,也会有社会不稳定因素产生。

这就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是一个绝对纠结的市场,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市场,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市场。最终的判断如下,房价拐点已经形成,但是我们不会否认部分大城市的房价一分都不涨,仅仅是温和的适应通胀预期微涨而已,大部分区域的房价会滞涨略有下降。想一夜暴富不可能,想古玩市场上的捡漏也不可能。


在路上觅寻


首先房产是老百姓最为重要的资产财富,作为政府有义务和责任保护百姓资产,不会轻易主动采取政策导致房价下跌,但是一定幅度的技术性调整是有可能的,道理在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即便目前的6.7%的发展水平在全球也是名列前矛,而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老百姓的购买力,而老百姓最喜欢的资产就是房产,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房产是最好的保值资产,伴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居民财富还会稳步增长。

其次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导致房价结构性上涨,这也成为老百姓对抗通胀的最佳手段,M2从2000年的10万亿增长到目前的176万亿,购房成为老百姓无奈的选择,由于没有房产税,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而且房产成为你工作上学各类问题的背书模式,房产的价值不单单是体现在居住,还有更多的社会功能。

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是渐进的方式,调控不意味着房价的下跌甚至暴跌,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化进程的发展,影响房价的因素也会越来愈复杂,房价进入波动震荡的格局可能性很大,加上家庭负债比例上升,如果失业将会导致按揭贷款偿还出现困难,所以,每一个人持有房产都要量力而行,不可过度负债。

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人为大幅度降价,将会导致流动性紧张以及弃供现象,所以政府调控房价基本都是采取以稳为主的政策和措施。





王红英金融期货


为什么国外规范严格健康的股市体系那么好,却不直接搬过来呢?


简单的答案一方面是考虑各方利益,另一方面则要考虑相应风险。


玩过气球的人都知道,如果把气球吹大,只需要用针轻轻一扎,就能“嘭”的一声化为碎片。如果口不扎紧,则会慢慢变小。如果时不时往里吹气,则气球偶尔变大,但是总体会保持稳定的体型。


房价虽然已经很高了,但是关联的银行贷款过于巨大,显然已经是烫手山芋,说已经绑架了国民经济也不为过。


2018年个人住房贷款总额超过了20万亿元,房企贷款以及保障性住房贷款总额也超过了10万亿,再加上货币化安置的2万亿,明面上就轻松超过了30万亿资金。至于牵扯到的民间借贷、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上下游企业资金,几乎占了国民经济小半壁江山。


高房价稳定,地价才能稳定,嗯,这句话要画个重点。


高房价稳定,房产税推出后计税的标准才能高,这句也是重点。


高房价稳定,则能吸引大量社会资金进入,可以继续靠房地产拉动经济。


一旦不稳定了,自然就一路下滑,地卖不动了,弃房断供者增加还会引发金融风险。


财智成功


因为房地产行业发展至今成为了国家重要经济支柱,必须保持房地产稳定发展。

第一、中国经济每年百分之6点多速度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大幅提高,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价格也在提升,房地产价格升高符合国情。

第二、中国人口是世界最多人口国家,人口基数大,现在国家放开二胎长久看人口又会增加,人多就有房多,房价有上涨人口基础。

第三、房价下跌带来的风险比房价上涨大,房价大幅下跌,对房地产企业和行业会毁灭性打击,对金融机构也会很大冲击(具体原因看我悟空问答),对国民经济会很大影响发展,经济甚至会倒退。

第四、房价上涨保持在合理范围,经济发展需要一定泡沫支持,房地产允许存在一定泡沫,但是必须可控,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是温稳定房价而不是让房价下跌的原因。


地产销售总监


人为的调控。不是按照市场的调节的。利益链太强大,现在已深根蒂固积重难返。接触层面广。地方财政早就破产了,现在全靠出卖土地发工资(有很多大城市卖土地的收入也是占了地方财政的大头)。

m2超发货币量太多。我国的货币发行量,比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还要高很多。要用房地产(包括翡翠呀,黄花梨呀,金楠木啊,古董,艺术品,还有其他的炒作的东西)这个蓄水池(泡沫),来储存多发的货币。蓄水池一旦崩溃,污水横流,必将波及到各方面,各行各业,能源、食品、矿产资源的价格变成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

另外,众多房奴还在还房贷。如果房价跌破他们原来买房时的价格(跌10%以上),会影响他们还贷的意愿,会影响大面积的资产破产从而抗拒还贷,波及银行金融。所以从另一方面。房价是给买房者绑架了(只可以升不可以降),这种关系已经变成不死不休,甚至牺牲传统实体工业,科技创新工业,商业(房价高,房租金也相应更高),也在所不辞。

所以就将错误进行到底,直到积重难返,最终破灭。恶性循环,卖不出去也不会降价,大不了把房子推倒。


17度的秋


现在的房价确实过高,像济南,就已经基本没有1.5万以下的房源了,让大多数未购房的青年一代绝望。

但是,如果房价暴跌,首先受伤害是16年恐慌性购房的购房者。如果房地产丧失了流动性或者崩溃,又会使很多将子女教育费和未来医疗养老款投入房产等变现的中年一代,继而影响他们的子女少年一代。

高房价和房价暴跌两个矛盾,处理不好会影响中青少三代人。解决的办法,就是维持现有房价并保存流动性,用时间推移收入增长去泡沫。

具体办法,我设想,收入5千免税基础上,一孩夫妇收入2万免税先租房。两年内生二孩夫妇追加财政承担其中一孩扶养教育费(全国平均每年4万,25年),国家免费提供一套三室住房(国内平均200万一套,国家建房或国家购买二手房)。第一年,假设新增1000万二孩,国家财政投入2040亿,造就2000万中产,后顾之忧解除,同等或加倍释放消费需求,需求拉动国家和社会投资及资源配置,拉动经济增长,在住房需求仍能保持前提下房价不涨,收入增高降低房产泡沫。人口增长,又同时扩大了社保医保基数,又使老年一代收益。

稳定房价,国家财政补贴婚龄青年育龄夫妇,将25年利好全国4代人,投资国家民族的未来。

创建于2018.7.22

百石立方


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想过,当时非常想把房价一刀就给切下来。让人人都住得起房子。但经济本质上是人性。

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专家讨论了2个事情。

1.银行能不能破产?

2.经济结构能不能让市场来调整?

他们选择了尊重市场。银行该破产就破产,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由市场自己来调整。

结果呢?银行的倒闭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人们不在相信银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因为人性,根本就得不到有效调整。大量老百姓失业。

美国的经济基本上就崩溃了。索性有了一任懂经济的美国总统,力挽狂澜。才挽救了美国经济。

我们现在的房价也是一样,骑虎难下。一旦房价迅速跌下来。老百姓的恐慌情绪会迅速蔓延。会形成严重的蝴蝶效应。

我们手里的财富会迅速蒸发,通胀剧增。银行出现大量坏账,老百姓人房两空。。。。。。。

解决办法嘛。懒得讲,也不是我该操心的事情。


九门提督坎震离


降房价,意味着要打乱经济市场价格,所有东西的价值都是环环相扣的,现在新房的售价都是要报到房管局审核的,且都有备案,价格无法大幅度变化!货币往房地产的流入量也是居高不下,再说了,现在有钱人太多了,随便买买房,炒炒房,房价也下不来呀!相反,房价一但大跌,人们就会进入观望阶段,总认为还要再跌,怕买贵,当冤大头!市场总是买涨不买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