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学生的生存能力往往不佳?

为什么好学生的生存能力往往不佳

关于

职场为什么好学生的生存能力往往不佳?

原因:越稳定的越脆弱。

解决之道:提高冗余备份。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讲了一个故事。

约翰和乔治是双胞胎兄弟,约翰在世界500强银行工作,而乔治是一名出租车司机。

约翰拥有一份完全可预测的收入,享有各种福利和一个月的带薪年假:“我喜欢这份稳定的工作,它让我拥有了稳定的收入。”

而乔治呢,收入极不稳定,运气好的日子,他能赚几百英镑,运气差的日子,他甚至赚不回油钱,但一年平均下来,他的收入实际与约翰相差无几。

但乔治总是抱怨:“我工作不好,没有约翰稳定。”

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工作稳定的约翰一下失了业,50多岁的他只好四处找工作。

但没想到却四处碰壁:“在银行工作的那20多年里,我学会的只是简单的人事安排工作,这种简单能力很难派上其他用场。”

失了业,面对高额房贷,约翰急得跺脚:“我该怎么办啊?”

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乔治来说几乎毫无影响:“我照样开我的车,赚我的那点钱。”

塔勒布在分析这样的大量案例后,得出结论:越稳定的越脆弱。

“你的工作越是稳定,你对组织越是依赖,那你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弱。”

为什么很多好学生的生存能力往往不佳?

因为他们借助学校好、学历好、成绩好,找到了一个可靠的组织,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因安于稳定、安于舒服,而在时代的推进中变得越来越脆弱。

当一个人被确定性锁死,基本上就从猎手沦为了猎物。你的人生之路固化、未来发展固化。一旦遭遇那只黑天鹅,一旦环境否定了你,就会引发大崩盘或大崩溃。

欧建新跳楼就是一个例证。

那身在职场中的我们,该如何应对那只突然袭来的黑天鹅呢?

提高反脆弱性:增加冗余备份。

何为增加冗余备份?

就是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成为“T”字型人才。

  • “T”字的一竖代表“所在领域”,就是你要尽力成为你所在领域里很难替代或无可替代的人。“T”字的一横代表“知识面”,就是同时你要尽力拓展知识面,成为一个拥有横向整合能力的人。

只有你成为了“T”字型人才,你才能拥有冗余备份来应对意外。

也就是说,我们要拥有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这个体制,是指任何我们供职的机构。

用罗振宇的话说就是:U盘化生存。一旦遭遇了那只黑天鹅,我们可以像U盘一样,随时能插到下一台计算机上工作。

为什么好学生的生存能力往往不佳?

为什么喜欢冒险的人最终会输得很惨

关于投资为什么喜欢冒险的人最终会输得很惨?

原因:久走夜路会撞鬼

解决之道:采取杠铃策略。

2015年,e租宝崩盘,几十万人血本无归。

2017年底,钱宝网崩盘,又是几十万人血本无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凡是喜欢冒大风险追求高投资的人,最后几乎无一例外的输得很惨。

为什么呢?

因为久走夜路必会撞鬼,你迟早会撞到那只黑天鹅

懂投资的人和不懂投资的人,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不懂投资的人可能对十次,但错一次就足以抹去前面十次的收益。懂投资的人可能错十次,但只要一次成功,就能赚回前面所有失败的损失。”

那我们应该如何投资呢?

塔勒布说:采取杠铃策略,增强投资的反脆弱性。

杠铃策略是什么意思呢?

顾名思义,就像杠铃一样,中间无物,重量都放在两端。一端是极度的风险规避,一端是极度的风险偏好。

也就是说,我们投资时,不能将100%的资金全投到非常安全的渠道上,因为投资的收益太低。

也不能将100%的资金全投到高风险的渠道上,因为万一撞到黑天鹅,就万劫不复。

更不要将100%的资金全投到中等风险的渠道上,因为两头都不占——既没有高回报,也无法避免遭遇黑天鹅。

  • 正确的投资方法是:将90%的资金投到非常安全的渠道上,虽然收益不高,但可以避开黑天鹅。将10%的资金投到高风险高回报的渠道上,如果遭遇黑天鹅,只是损失10%,不会要了你的命

但如果黑天鹅并没有来袭,你就拥有了非常高、甚至是无上限的收益。

股神巴菲特就是这么干的:“我永远把大部分资金放到安全稳妥的渠道上,我也永远保持对高风险的小额追逐。

为什么好学生的生存能力往往不佳?

为什么说“我养你”是世间最毒的情话关于婚姻为什么说“我养你”是世间最毒的情话?原因:差距越大,关系越不稳定解决之道:减少脆弱因子。

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就是因为老公承诺“我养你”,用八年时间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都不会的家庭主妇。

于是,当老公提出离婚要求时,她只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是陈俊生把我娶回家,是他叫我不要工作的,是他许诺我一个完美幸福的人生……”

但哭诉,从来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一定不能把幸福完全寄托于男人身上,因为任何婚姻都会出现黑天鹅。

很多家庭出现离婚,过程一般是这样的:

刚结婚时,你俩实力相当,所以一开始婚姻非常稳定。

但结婚之后,他不断努力上进,而你呢,选择了原地踏步,于是你俩开始逐渐出现差距。

当差距大到一定程度后,他就会越来越看不上你,同时,因为他的实力越来越强,所以受到的外界诱惑也越来越多。

终于有一天,他选择了另一个和自己层次差不多的人,开始了另一段“目标契合”的爬山之旅。

婚姻就像爬山,两个人在山脚相遇,擦出爱情火花,约好一起登上顶峰。

前行路上,你觉得累,便不想爬了。

你停在山脚,以为可以等他回来,却不知,他在半山腰时,遇到了另一个愿意与他一起前行的人。

你骂他没良心也好,始乱终弃也罢,他终究是不会回来了——你的目标是偏安一隅,他的目标是蓝天白云。

  • 方向不同,分手成为必然。

所以说那句“我养你”,其实是世间最毒的情话,因为他养着养着,就把你养成了“废物”。

虽是好心,但办了坏事,所以,要想应对婚姻中的那只黑天鹅,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自己的反脆弱性

结婚女人如何增强反脆弱性呢?

那就是减少你的脆弱因子。

如何减少你的脆弱因子呢?

那就是一定要保持单身力。

单身力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经济上要尽量独立

二是精神上要尽量独立

三是思想上要尽量独立

他能赚钱,你也能经济独立。

他能出去应酬,你也能打发时间。

他能升职加薪,你也能独当一面。

他说“我很好”,你也能说“可我也不差”。

  • 在婚姻中,要和在职场中一样,要永远保持你的成长性,因为没有永远的婚姻,只有共同进步的夫妻。

为什么好学生的生存能力往往不佳?

你的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妈宝男

关于教育你的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妈宝男?

原因:越是拒绝风险就越是脆弱

解决之道:保持压力源。

先讲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安兰德”贡献的。

几年前的一天,我儿子从滑梯上掉下来,把一条手臂两根骨头都摔折了,我老婆都吓哭了。

但医生却神色轻松:“不用担心,小孩恢复能力很强,过几个月就会好。”

过了几月,果然恢复了。

去医院复查时,安兰德问:“受过伤的胳膊,将来会不会使不上劲。”

医生说:“不会,骨折过的地方再长好,会比以前更结实。”

果然,一切如医生所说。

安兰德说:“我现在都忘了儿子是哪条手臂受过伤。”

另一个故事是作家王芳讲的。

我有个朋友,是个医生,他每天都强迫儿子洗无数次手,不让他接触任何脏的东西。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儿子五岁时死于了皮肤病,因为过度的防护,他儿子的皮肤已经失去了抵抗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出:“生命体和组织在不断受到非致命伤害后,会产生自我补偿机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们越是“接触”小伤害,就会因自我补偿机制而变得越来越强。

反之,我们越是“拒绝”小伤害,就会因“过度保护”而变得越来越弱。

现代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妈宝男成年巨婴

就是因为我们的过度呵护,抑制和扼杀了孩子的反脆弱能力。

这就叫“溺爱成灾”。

喜欢张爱玲写的《非走不可的弯路》:

在青春路口,有条小路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多年后,张爱玲一位年轻的朋友,也站在了她当年走过的小路路口,张爱玲忍不住大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朋友虽然碰壁连连,但她最后还是走了过来。

忙着为子女铺平人生道路的我们,请一定要记住:

  • 千万不要替孩子阻挡一切苦难和风险,而是应该让孩子活在一定的压力源中,犯小错,才能避免大错。不惧伤害,才能变得强韧。

就如张爱玲在《非走不可的弯路》的结尾写道: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没有这一成长过程,就没有真正的成长。

为什么好学生的生存能力往往不佳?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关于读书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原因:脆弱的东西经不起时间考验。

解决之道:善用林迪效应。

很多读者常在后台问我:“富书君,我现在应该读什么书?”

我答:“经典书籍。”

“那什么是经典书籍?”

我答:“存活了很久的书籍。”

读书,为什么一定要专注于读经典呢?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林迪效应,说的是:“对于会自行消亡的东西,每多存在一天,它所剩时日的期望值就会减小一些;而对于不会自行消亡的东西,每多存在一天,它所剩时日的期望值会增大。”

根据林迪效应,塔勒布提出了“

反脆弱林迪效应”:

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天。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寿命。

塔勒布这样说:

真正的好书是具有反脆弱性的。已经流传了十年的书会再流传十年,已经流传了千年的书会再流传千年。只火一两年就消失的书,不管是多么的惊世骇俗,都没有必要花时间去阅读它。

我之所以谈这个话题,不仅仅是想告诉大家读书之道,更想提醒大家注意两个事情:

  • 第一个:不要患上信息焦虑症。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完全没必要天天刷手机,完全没必要担心错过什么重要信息,今天产生的信息,放到一年后去看,你会发现99.99%都是垃圾。

  • 第二个:一定要学好“老技术”。

我们在忙着追求新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掌握好那些经典老技术。

塔勒布说得好:“一项技术存活的时间越久,其预期剩余寿命就越长。这在互联网、机械、工程等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我们既要懂得“辞旧迎新”,更要懂得“辞新迎旧”。

为什么好学生的生存能力往往不佳?

为什么强大的诺基亚会消失

关于管理为什么强大的诺基亚会消失?

原因:不愿拥抱波动和风险。

解决之道:主动性试错。

诺基亚曾是全世界最牛的手机公司,2005年,诺基亚达到巅峰时,其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高达72.8%,比现在苹果、三星、华为加起来还多。

但巅峰之后,诺基亚迅速衰落,现在几乎已消失于大众视野中,诺基亚为何这么快就陨落了呢?

因为2007年黑天鹅出现了——乔布斯发明了智能手机

iPhone这只黑天鹅,当时并没引起诺基亚的重视,诺基亚工程师测试iPhone后说:“手机并不需要这么多附加功能,屏幕又那么脆弱,一定没有未来。”

iPhone虽没引起诺基亚的重视,但却得到了Android的强烈喜欢。Android立马借鉴苹果的新发明,然后开始向诺基亚开火,跟不上时代的诺基亚迅速一落千丈。

后来,诺基亚CEO约马奥利沮丧地说:“乔布斯打开了一个魔盒,然后Android将我们送上了绞刑架。”

关于创业和管理,我觉得海尔总裁张瑞敏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所有企业只有他杀死亡和自杀重生两种结局。

  • 所谓他杀死亡,就是死于黑天鹅事件。所谓自杀重生,就是主动试错,寻求涅槃重生。

智能手机诞生后,马化腾一直忧心忡忡。“每个时代都有划时代的产品,我们应顺应移动互联网趋势,开发移动社交软件。错过这个风口,就是灭顶之灾。”

为了尽快逼出一款好的移动社交软件,腾讯内部成立了三个团队,“谁做得最好就上谁的。”最终,张小龙团队脱颖而出,创造了我们今天使用的微信

现在,马化腾谈起微信时仍然后怕:“若微信是别人家的产品,那腾讯真的是难以招架了。”

近十年,腾讯为何发展如此迅猛?

因为他一直在“主动地试错”,觉得一样东西可能有发展前景,就立马成立几个团队去研发它:“要允许适度浪费,失败了也不要紧。”

不主动试错,你就会错过大宝藏。”就是在一次次主动试错中,腾讯创造了最牛的社交软件“微信”,创造了最牛的手游“王者荣耀”。

对于企业管理和未来发展,我们要记住塔勒布的一句话:“反脆弱性与波动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结伴而生。如果你不愿拥抱波动和风险,就会与反脆弱性失之交臂。

为什么好学生的生存能力往往不佳?

真正的强者,永远喜欢变化

写了这么多,我最后来总结一下,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两句话:

  • 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 非常不可能发生和无法预测的事件,存在于世界上每一种事物之中。

也就是说,你迟早会撞见那只可怕的黑天鹅。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黑天鹅呢?

提高自己的反脆弱性:

减少脆弱因子

提高冗余备份

采取杠铃策略

善用林迪效应

保持压力源

主动性试错

塔勒布在《反脆弱》的结尾说:“脆弱的事物喜欢一成不变的安宁环境,而活的东西才喜欢波动性。验证是否活着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

真正的强者,总是喜欢变化。

所以说: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养生,而是折腾自己。

那些杀不死你的,会使你更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