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今天是波兰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和翻译家切斯拉夫·米沃什的诞辰,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却一生苦难。二战后他被迫远离祖国,在外流亡三十多年,过着一种“与城市大众隔离的生活”,面对居无定所的生活,他说:“流亡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我简直坠入了深渊。”

为了更了解米沃什对世界的看法,我们挑选了他的晚年作品《米沃什词典》中的 10 个常见词汇。不同于对词语进行精准的解释,米沃什将词语和私人经历相联系,透过词语记录着他眼里的 20 世纪。从这些极具个性的“名词解释”中,你或许可以看到这位流亡诗人对人性和真理的独特认知。

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米沃什词典》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著

西川 / 北塔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AMBITION(抱负)

“我们整个社会机遇的戏剧都取决于它”

它在受伤时就会凸现出来。由于伤害它的原因足够多,我们必须始终有办法来应对它。我们整个社会机遇的戏剧都取决于它;它是牵引我们一出出悲喜闹剧的幕后力量。

关于我自己,可以说,我既曾高居封顶,也曾落身谷底。在顶峰,抱负稍许得以放松,这是成功的一个好处。在谷底,事实证明,由于无从选择,一点小小的成功就能成为安慰。不止一位不成功的艺术家被这个或那个半瓶子醋捧晕了头,不止一位地方机关小职员为他收集的邮票沾沾自喜。

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BLASPHEMY(亵渎)

“我有过政治意义上的渎圣之举”

这里指对一般认为神圣的事物的公开亵渎。这应该被称作 sacrilegium,但波兰语中没有 sacrilege(渎圣)这样的词;它只有 bluźnierstwo 一词。Świętokradztwo 可能是一个近义词,但从词源学上说太近于“偷盗”的意思。毕竟,一个人可以亵渎神圣而不必偷走教堂里的法器。

用最恶劣的大不敬语汇攻击上帝已得到公众的允许,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表达尊敬的新方式。然而我不得不应付另一种大不敬,我有过政治意义上的渎圣之举。

20 世纪的人民群众对口号很敏感。在他们看来那不是宣传,而是显而易见的真理,只有疯子才会对它有所怀疑。一个德国人如果质疑元首奉天承运,他就必然是个疯子。会将一个俄国异议分子送入精神病院的看来也不只是当局,更是公众的呼声。

CURIOSITY(好奇)

“还会有更新鲜的景象向我们展开”

好奇的反面是厌倦。没有什么还有待认知,日光之下已无新事——所有导致这一结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是被厌倦或病态所左右的。

先生,你能否使我确信,当我们一天老于一天,还会有更新鲜的景象向我们展开,就像旅途中我们每经过一个新的转弯所看到的那样?我能使你确信这一点。一切看起来好像都一样,但还是不一样。毫无疑问,我们是在变老;这就是说,我们的感官在弃我们而去,我们的听力日渐迟钝,我们的视力越来越弱。但我们的头脑变得敏锐了,这是我们年轻时所不具备的,它弥补了我们所失去的东西。所以,当头脑也被年纪打败,追随感官沉沉入眠,就更值得同情。

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DISGUST(厌恶)

“那种残酷和庸俗随革命翻腾到生活表层”

是约瑟夫·恰普斯基给我讲的这个俄国革命时期的故事。在火车站的自助餐厅里,一个人在吃晚餐。其服饰、举止使他区别于周围的环境,他显然属于战前的俄国知识界。他引起了坐在餐厅里的几个流氓的注意。他们走到他的桌子边,开始嘲笑他,最后还向他的汤里吐痰。这个人根本没有反抗,也没想把那几个闹事者赶走。场面持续了很长时间。突然,他从兜里掏出一把左轮手枪,把枪管插进嘴里,开枪打死了自己。很明显,他在此遭遇的事情,是往一盏已盛满厌恶的水杯中投下的最后一滴,那些丑恶行径在他心里引起的厌恶已达到极限。不用说,他细腻敏感,在一个温文尔雅的环境中长大,受到较好的保护,远离社会底层习以为常的残酷的现实。那种残酷和庸俗随着革命翻腾到了生活的表层,变成了苏维埃的生活品质。

FAME(声名)

“他感到自己的籍籍无名是一种痛苦”

倘若把自己从芸芸众生中分离出来,从某个高度俯瞰,那么梦想成名这一人类的愚行就会显得可悲并且值得同情。尽管有人无此弱点,这事还是让我们感到惊奇。很久以前,一个人有可能知名于邻里,知名于乡间,知名于他生活的那个县。那时没有报纸、广播和电视来传播某人的不同凡响,虽然时常也有壮汉、怪人和倾国倾城的美人儿,声名远播至本县以外。比如说,饕餮怪物比托夫特便在整个立陶宛鼎鼎有名。另一位老爷,帕什凯维奇,或者叫帕什卡,名声略逊。他用立陶宛语写诗歌颂他庄园里的一棵橡树,为这棵树取名为鲍伯利斯。不过这棵橡树的大名还真的留传了下来,密茨凯维支将它写入《塔杜施先生》,使之名垂后世。歌谣总能使一些名字成为不朽,即使是那些不起眼儿的希腊小国国王的名字,也因《伊利亚特》而永存。他们往往是些战争英雄,尽管由于荷马我们也记住了海伦和卡珊德拉的名字。

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自从个体的人变成亿万大众的一员,并且与大众一样无名无姓,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在报纸上、银幕上看到影星和运动员,他感到自己的籍籍无名是一种痛苦。他渴望以某种形式显示自己的独特存在,这可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激情。

HATRED(仇恨)

“它浮现于别人的仇恨之歌中”

我一生中曾受到鄙视,曾取得胜利。我的敌人曾编造一些关于我的可憎之事,他们其实是愚弄了自己,我相信时光将显明这一点。我曾等待这一刻。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我们的形象在自己眼中和在他人眼中的不同。很明显,我们美化自己,而我们的对手要在我们身上打击哪怕是他们想象出来的弱点。我揣摩我的肖像,它浮现于别人的仇恨之歌中,有诗歌也有散文:一个幸运儿。事事顺当的那种人。不可思议地狡诈。自我陶醉。爱钱。没有一丝一毫的爱国情感。对祖国冷漠于心。卖国只卖个手提箱的价。衰弱无能。一个关心他的艺术而不关心人民的唯美派。可收买的人。没有见识(他写了《被禁锢的头脑》)。不道德的个人生活(追逐利用女人)。蔑视他人。傲慢自大。等等。

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LOVE , FIRST(初恋)

“那是一股温情脉脉的、欢天喜地的情绪”

我的祖父祖母曾经常带我到苏里什基庄园去玩。那个庄园属于库德莱威切家族。该家族古老而高贵,可能起源于立陶宛——因为在立陶宛语里,“库德拉”的意思是“池塘”。我那时才 8 岁。老人们只顾自己聊天,把我交给了一个小姑娘,她带若我参观庄园。我们在沿途见到一些小桥,桥的栏杆都是用桦树做的——我记得很清楚。我看着她单薄的、裸露的肩膀,细小的胳膊,一股我从未体验过的情绪涌上我的喉咙,那是一股温情脉脉的、欢天喜地的、无以名状的情绪。我不知道这是否可以叫做“初恋”。我觉得,她肯定说了什么,但我一个字都没说,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感情弄得目瞪口呆。

MISFORTUNE (不幸)

“我们无法摆脱不幸”

我们不能简单地漠视不幸,以为只要否认它的存在,就可以安慰自己,因为它的确是存在的。由于我们无法摆脱它,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选择一种跟它相处的策略。当外物侵犯蜂窝时,蜜蜂肯定是要在蜂窝周围涂一层蜡。唉,这份在入侵者周围涂蜡的劳作必须重复进行,但这是必需的,因为否则的话,不幸就会来控制我们的所思所感。

不幸就是不幸。当你用蜡把它隔开时,你未必心知肚明,因为那样做的结果也许是:你把你所有的努力和注意力都奉献给它了。为了自卫,你只能说:“我想活下去”。

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PREJUDICES(偏见)

“我就是执迷不悟又带有偏见的人”

为了较为精确地思考这个世界,我们应该避免偏见,或者避免关于某些人、某些事的先入之见。比如,红头发的女人都不值得信赖;洗澡对健康无害;如果用牛奶把饭菜冲进肚子里,会导致肠子打结。先入之见可能跟迷信有关,迷信本身则根源于某些传统观念。从我在立陶宛的童年时代起,我就知道什么事情是禁止的:不能在火上吐唾沫,不能把面包片倒过来放,不能把面包扔进垃圾箱,不能倒着走路,因为那样做意味着你在测量你母亲的坟墓。

如果我不是一个人们所说的执迷不悟又带有偏见的人,也许更好些。但是毫无疑问,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TERROR(恐惧)

“我虽然走在大地上,却又好像不在人世间。”

如果我一直想着肚子里的那颗子弹,我就不可能写东西了。实际上,我在战争期间的创作是丰厚的,有诗歌,也有散文。这证明:在某些情况下,驼背弯腰是有好处的。我的问题是适应生活的能力差。而且我作为诗人本质上只是一个媒介,这是我应对生活的方式;就是说,我一直听到词语和节奏,而且我得服从它们的咒语。这意味着,我虽然走在大地上,却又好像不在人世间。我为自己织起一个茧子,这使我感到,华沙虽然有种种恐怖,但无论如何,它们是我成长所必需的。

除了那些超出我能力的考验,要为人正派,我就必须相信上帝,心怀感恩。

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图片来自《两杆大烟枪》剧照

点击上图,购买全新上市的《单读 17 :人的困境》

仇恨、厌恶、不幸、恐惧……这 10 个词你真的懂吗?|单读

▼▼做一个正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