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三重境界

中國禪宗史書《五燈會元》裡記載了唐朝青原惟信禪師說的一段話: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出,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一語道破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中國人的三重境界

小孩子的眼睛純真明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因此能道破皇帝的新衣。

隨著年歲漸長,識字越多,歷世愈深,才發現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就算是白紙黑字、紅口白牙的事實,也可以黑白顛倒,真假不分。

有人說這就是人生的灰度,於是“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坑蒙拐騙,惡行於世,混芒一片。

而到了生命的終點,心氣已瀉,返璞歸真,所以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可以說,古往今來人無數,人生三境地,沉浸在山水不分的時間是最多的。

這時候的人是聰明的、複雜的,也是積極進取、主觀能動性的,分別心嚴重,心機深沉,以至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眼裡只有山上的石頭,而忽略了山。

如果從時間上劃分,有許多人大都是十六歲左右到六七十歲,其心智模式都是停留在此境界,那些心防,那些刀槍劍戟,那些欲求不足,那些顛倒夢想,令人沉迷。

爭渡,爭渡,沉醉不知歸路。

中國人的三重境界

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你怎麼修行啊?他說7個字,“飢來吃飯困來眠。”

此人不解,繼續問,“人都是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為什麼別人不是修行,而你是在修行呢?”禪師回道,這是因為他們吃飯時百般計較,睡覺時萬般思索,所以他們吃飯的時候沒吃飯,睡覺的時候沒睡覺。

可以說,這就是我們目前的生存狀態。

什麼得失,什麼算計,什麼焦慮,什麼油膩,都在時時刻刻佔據我們的注意力,“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逼迫我們去迎合世俗的標準,去找空間,找位置,以此來證明自己。

意氣風發,只在看花成名時。

所以,此時食不知味,睡不安寢,人其實是在被事情推著走。

中國人的三重境界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裡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一追,二痴,三明。

道盡了人生滋味。

宋朝的濟顛道濟禪師辭世時有詩, “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朝聞道,夕死足矣。

但更多的人是難以抵達這裡的,知境而不知行,身為物役,終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一曲《虞美人》,讀罷總是曲中人。

中國人的三重境界

我們總以為還有時間,還有很多明天和將來,可往往又在故事結束時悲嘆時光無情,三萬日也只不過是白駒過隙,一瞬之間。

時不我待,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當下,就是永恆。當下不用功,又哪來的明天?

“十五致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十五開始學,七十才成。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你不著急嗎?你又何必著急?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句子不是用來裝逼的,而是提醒你用功之處不離方寸,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人生有大恐懼,也有大寂寞。

中國人的三重境界

有一次釋迦牟尼說法,拈起一朵花示眾,意態安詳,不言不語。

眾皆不解其意,唯有摩訶迦葉破顏輕輕一笑。

釋迦牟尼即說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於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摩訶迦葉。”

佛只是個了仙,也是個了聖。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於是舌綻蓮花,不如拈花一笑。

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