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中,父母的這2種做法,會致手足交惡一輩子

養育二胎孩子不要太隨意。

某天在餐廳裡看到這樣的情形:一位媽媽在飯桌上怒目圓睜地對著大女兒說:“姐姐要讓著妹妹,先讓妹妹玩!”大孩子完全沉浸在手中的Ipad裡,不為所動。這時小女兒也在一旁大喊:“先給我玩,你比我大!”看到姐姐沒按照媽媽的要求做,小女兒伸手抓姐姐的頭髮,被姐姐狠狠地推了一下。這時媽媽生氣了,粗魯地把Ipad搶了過去,一邊遞給較小的女兒一邊對大女兒說:“你聾了是不是?”大女兒一副氣鼓鼓的樣子看著自己的媽媽和妹妹,眼圈紅紅的。

二胎家庭中,父母的這2種做法,會致手足交惡一輩子

“姐姐要讓著妹妹”,“大孩子要讓小孩子”,這是我們“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但是在孩子們眼裡,他們和弟弟妹妹哥哥姐姐都是爸媽的孩子,“為什麼妹妹能穿新衣服,我不能?”,“為什麼哥哥有新玩具,我沒有?”……這常常是那些二胎家庭孩子的心聲。血緣關係讓孩子們跟自己的手足更親密,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常常存在競爭和嫉妒的關係,當一個家庭存在偏愛的情況時尤其明顯。

一般情況下,二胎出生時,大寶內心的安全感會下降,個別孩子甚至會出現倒退行為。倒退行為即“裝小”,比如看到媽媽抱著初生弟弟,姐姐可能會在旁邊鬧騰也要抱;看到妹妹吸奶瓶,哥哥可能也要像妹妹那樣吸奶瓶。有些孩子還可能會把戒了很久的紙尿褲往自己身上套,甚至像弟弟妹妹那樣尿床尿褲子或學弟弟妹妹“咿咿呀呀”地說話。這些都是他們希望像弟弟或妹妹那樣從父母處得到更多的關注的表現。而對第二胎孩子來說,他們從出生就處於跟哥哥姐姐分享愛和家庭資源的情況,所以他們的競爭意識會小一些。但如果父母偏愛大孩子,也會激起他們的競爭和嫉妒意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父母在日常養育中,更多地偏愛某個孩子,不僅會導致手足矛盾,並且這種手足矛盾或手足仇視的關係會持續孩子們的一生。所以,可以說成年人兄弟姐妹間的矛盾,很多情況下是來自孩子們幼年時期被父母不公平對待導致的。

二胎家庭中,父母的這2種做法,會致手足交惡一輩子

▷父母偏愛某個孩子,會讓手足關係緊張

美國普渡大學社會學家Jill Suitor曾經有過一個手足關係的研究,她和同事通過對700多名成年人的訪談研究後,發現那些手足關係不好的成年兄弟姐妹,幾乎都會記得小時候父母偏心、手足相處矛盾的情形。相比之下,那些關係好的成年手足,對童年時期手足相處情形的記憶會少一些。這大概便是“快樂的日子總容易淡忘,痛苦的日子會留下傷疤”的真實寫照。父母對某個孩子偏心,會激起另外一個孩子對父母的怨恨和對手足的嫉妒。這個嫉妒的孩子可能會常常毫無理由地暴力攻擊另外一個孩子,或者爭搶父母對這個孩子的愛和生活資源,比如搶玩具或搶零食等;在成長中,這個孩子可能還會處處表現得比另外一個孩子更優秀以希望贏得爸媽的關注,甚至不惜通過傷害手足的手段。當然,這個嫉妒的孩子的行為也會引起另外一個孩子同樣的反饋和報復,手足處於競爭的狀態。雖然嫉妒的孩子如此賣力,但父母的偏見一直在傷害著他,手足矛盾一輩子難以抹除。如果偏見不能停止,這個孩子對父母的怨恨也會越來越深,最終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和親子關係。

二胎家庭中,父母的這2種做法,會致手足交惡一輩子

我有個同學來自重男輕女的家庭,她是女孩,父母從小偏愛她的弟弟。她有一次跟母親聊完電話後就哭了,她跟我們說:“家裡把房子和存款都給了弟弟,我什麼也沒有,從小到大,我都是他們眼裡的‘外人’……”她一邊哭一邊回憶小時候的點滴:

大冬天,父母讓她穿著襪子和涼鞋外出,她弟弟腳上穿著的是新買的厚實的棉鞋,面對女兒的質疑,她母親眼神閃爍地跟她說“錢不夠買兩雙”;有一次,她弟弟自己調皮玩暖水壺被開水燙傷手臂,在一旁認真寫作業的姐姐被父親打了一頓,下手很重導致她小腿骨折,因為父親說她沒有看好弟弟。兩個小孩受傷,父母把弟弟送到大醫院找醫生,而給她只找了個“民間醫生”,導致她留下瘸腿的毛病;她弟弟小時候放學會被父母送去學武術和圍棋,而她只能在家裡寫作業和做家務,她爸爸曾經跟人聊天時說:“不應該把錢浪費在女娃身上……”工作後,她的父母經常以身體不舒服為名找她要錢,但一轉頭就把錢給了她弟弟。據說現在她和弟弟很少來往,也很少回父母家。

二胎家庭中,父母的這2種做法,會致手足交惡一輩子

▷那麼,父母們應該如何待兩個孩子呢?

1、公平不偏袒

父母對孩子們應該一視同仁,小生命都是爸媽創造的,生出來了就需要對他們承擔同樣的責任。陪伴一個孩子時注意不要冷落了另外一個,給一個孩子買衣服玩具就不要忘記另外一個,對孩子們的衣食住行、成長的扶持、給予孩子們的愛儘量做到公平不偏倚。

但是也沒必要刻意營造“絕對公平”的環境,比如每次玩具要兩套一模一樣,給哥哥買奧特曼玩具就一定要給妹妹帶上一個奧特曼以避免孩子們有意見。記得意大利教育學家瑪利亞.蒙臺梭利說過,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那麼玩具不一定要買兩套,一個孩子在玩的時候,如果另一個孩子也想玩,就鼓勵他在旁邊等。因為學會分享和等待也是孩子們的一種素質培養。並且孩子們的興趣愛好也不一樣,比如姐姐愛裙子,妹妹可能更愛褲子;哥哥愛滑冰,弟弟可能愛舞蹈,父母應該用適合孩子們的方式對待他們。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孩子,常常以行動和語言向孩子們表達愛,讓孩子們知道“爸媽都愛我們”。

二胎家庭中,父母的這2種做法,會致手足交惡一輩子

2、忌諱在孩子面前對比兩個小孩

有些家庭會毫無顧忌地在在孩子們面前對比和評價孩子,比如“弟弟勤勞,哥哥懶惰”,“姐姐比妹妹聰明”,“妹妹比哥哥更善良”……這種做法會讓“較差”的孩子難過,他們會認為“原來我在爸媽心中不如弟弟或妹妹”,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質疑父母對他的愛,還會引起孩子的嫉妒心:“看來爸媽更愛姐姐或哥哥多一些”。

面對孩子們的缺點或不良表現,父母們應該私底下教育孩子,一方面給予孩子們期待,一方面也要給予孩子們信心,比如:“你雖然在學習騎自行車方面比妹妹慢一點,但是你畫畫學得很快。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在爸媽心中,你們都是優秀的孩子!”

偏愛是“毒藥”,二胎家庭中,父母別人為地給孩子們帶來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