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一的国家代主席,90岁还在位,去世时令毛主席悲伤不已!

在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中,若论党内资格,只有一人可以与毛泽东相比,此人不是周恩来,也不是朱德、刘少奇,而是董必武。

董必武与朱德同一年出生,但比朱德大9个月。在延安时为五老之一,在党内包括毛泽东在内都是被尊称“董老”。

他是唯一的国家代主席,90岁还在位,去世时令毛主席悲伤不已!

董必武在党内资格高,因为他是建党一大的13位代表之一。1921年,他与毛泽东等人参加党的一大后,把马列主义带回湖北,开展建党工作。著名的战将詹才芳中将,就是他当年的警卫员。著名的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也是由他介绍入党。红安县出了223名将军,上将8人,中将13人,然而,这些将军大多与董必武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第三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后来说:“董老是湖北革命的老祖宗,我们这些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此言不假。

董必武是三位中共一大代表中参加过长征的人之一,另两位,一是毛泽东,一是张国焘。1939年张国焘逃往国民党后,党内只剩下他和毛泽东、陈潭秋在党内。陈潭秋牺牲后,当年十几名中共建党创始人,只有他和毛泽东在党内。

他是唯一的国家代主席,90岁还在位,去世时令毛主席悲伤不已!

由于德高望重,董必武在抗战时主要在国统区工作。

有人说,董必武是一位杰出的现代谍报大师,“其用间之术除周恩来、叶剑英外,中共党内无出其右者”。为什么有此一说?

在蒋介石嫡系头号大将胡宗南身边工作的熊向晖、打入蒋介石身边十几年的郭汝瑰、被国民党第二大派——桂系重用的韩练成,都是由董必武负责安排和联系的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并且为中国革命和解放立下过汗马功劳。几十年之后,有人谈起这些人,仍然称董必武为“中共谍王”。

在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仍然是一个传奇。

他是唯一的国家代主席,90岁还在位,去世时令毛主席悲伤不已!

他是新中国成立时政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也是唯一曾与周恩来共用过一个总理办公室的副总理。在几十年中,代理过周恩来总理之职的副总理,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董必武,一个邓小平。而邓小平却没与周恩来共用过一个办公室,唯独董老一人与周恩来共用一个办公室,两人之间毫无秘密。

1954年9月,董必武卸任副总理后,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59年4月,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国家副主席,以后又连任一届——两届副主席的时间长达16年。董必武是考取过清末秀才的读书人,也是新中国唯一中过秀才的国家副主席。当选副主席后,董必武面对新的职务,对人说:“职务高了,荣誉更大了,责任也就更重。”

这时他已经73岁。

为了这一份责任,他老当益壮,拼命工作。1959年下半年到1960年,他三次外出视察,跑了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北、安徽、河南、江西、福建九个省。并且,哪里有危险,他就去哪里。1960年5月,山西大同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他亲临现场,了解情况,慰问职工。

他是唯一的国家代主席,90岁还在位,去世时令毛主席悲伤不已!

但是,1963年,他却向党中央提出了辞去国家副主席的要求。

为什么?

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应该让贤,并且,他还有一个很个人的想法——要去农村蹲点。

他曾多次在诗中表达过下到农村去蹲点的欲望。一天傍晚,女儿楚青与他聊天。董必武又透露了这个思考,于是引起了父女间一段有趣的争辩:

女儿听了,笑他:“你前边走,还要人在后边照顾,还去什么农村呀!”

董必武认真地解释说:“农村也有老人,我也可以去锻炼嘛。”

女儿说:“你能去干什么呀?”

他争辩道:“我可以捡粪哪!”

这就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情怀。

但是,董必武辞职去农村蹲点的要求,没有获得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批准。

他是唯一的国家代主席,90岁还在位,去世时令毛主席悲伤不已!

董必武在国务活动中肩负着重任。每当国家主席刘少奇外事出访时,都是他以国家副主席身份代理主席之职。1966年10月,刘少奇被免除一切职务后,董必武的责任更重了。多数需要国家元首出面的国务活动,都是由他出面。

为此,1972年2月下旬,毛泽东建议由董必武正式出任了国家代主席。

董必武由此成为新中国几十年来唯一的由党中央正式决定的国家代主席。

一次,董必武以国家代主席的名义邀请了索马里、斯里兰卡等国的国家元首来我国访问。按照外交礼节,邀请人应当去机场迎接,但是董必武年纪大了,已是行走艰难,不方便去机场了。于是,周恩来和外交部特别设计了一个方式:由周恩来或副总理李先念到机场代为迎接,董必武在宾馆迎接。

他是唯一的国家代主席,90岁还在位,去世时令毛主席悲伤不已!

1975年,董必武已是九十高龄了。他虽然疾病缠身,仍然坚持国务活动。1月16日,他在北京接见马来西亚首任驻华大使,并与他进行了友好交谈。这竟然成为他最后一次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也是他最后一次以国家代主席身份参加的外事和国务活动。

4月2日,董必武在北京家中溘然去世。

毛泽东获悉这个噩耗后,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之中,一天没有吃东西,也不说话,听了一天宋代词人张元干的诗词唱片。最后,他觉得张元干那首词中最后两句话太悲伤,愤然改“举太白,听金缕”为“君且去,休回顾”,表达对故友的哀悼和要振奋起来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