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3件镇院之宝入选《国家宝藏》

  • 贾湖骨笛

河南博物院3件镇院之宝入选《国家宝藏》

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长23.1厘米、七孔,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

骨笛是用丹顶鹤的尺骨制作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贾湖遗址发掘的349座墓葬中,282号墓规模最大,随葬品多达60件,墓主生前的身份非同一般。墓中的2支骨笛,一支在墓主左股骨的外侧,另一支在墓主左股骨的内侧,制作之精良,音质之优美,都堪称贾湖遗址骨笛之最。其中一支骨笛出土时已经断为三截。经专家分析,骨笛并非是入土时折断,而是墓主生前就已经损坏。耐人寻味的是,主人并未抛弃之,而是细心地在折断处钻了14个小孔,用细线连辍。虽折而不弃,是以钻孔缀合,可见它必是墓主人生前的心爱之物。

  • 妇好鸮尊

河南博物院3件镇院之宝入选《国家宝藏》

妇好是商第二十三位王武丁(公元前13世纪)的最宠爱的一位妻子,武丁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盘庚迁殷”中盘庚的侄子,武丁统治期间商再次恢复往昔的荣耀,繁荣昌盛,这就是“武丁中兴”。

中国古代铜尊最早见于商代,主要形制有圆尊、方尊、鸟兽尊等,鸟兽尊种类繁多有羊尊、牛尊、鸮尊、象尊等。在殷墟的考古发现中,规格较高的墓葬往往会有鸮尊出土。据说,在中国上古时代,鸮(即猫头鹰)能辟兵克敌,被视为祥瑞神鸟。

鸮,为鸱鸮科各种类的通称,古时又叫“鸱”,曾出现在《山海经》中。鸱尾、鸱吻至今仍存在于中国古典建筑的屋脊的两端,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构件与装饰器物。但其实并不是指猫头鹰。

  • 云纹铜禁-戒酒时代的证明

河南博物院3件镇院之宝入选《国家宝藏》

一件制造工艺无比复杂的青铜文物,诞生于2500多年前黄金时代的楚国,1978年出土于春秋霸主楚庄王之子子庚之墓。在相同器物中,它体积最大、年龄最大、纹饰最为精美,工艺之超群,令人叹为观止。

云纹铜禁中“禁”字有禁戒饮酒之意。由于周朝人亲眼目睹了商王朝的灭亡,他们认为夏、商两代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无度,因而将承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时刻警示自己不可贪杯,彰显了古人酒戒之决心,是中国第一个禁酒时代的实物例证。

河南博物院3件镇院之宝入选《国家宝藏》

打开航天技术的先河

云纹铜禁和航空发动机当中的核心零部件涡轮叶片,以及发动机的机匣等部件的制作工艺是一样的,用的都是中国人老祖宗发明的失蜡法。

失蜡法在几千年前可以制作出精美的云纹铜禁,几千年后我们借用这种工艺制造出了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涡轮叶片。这,正是中国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河南博物院3件镇院之宝入选《国家宝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