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过春节,革命先行者也犯如此低级之错误,内幕居然是这样的

春节是我国一年一度的最盛大的节日,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佳节,然而在动荡的、除旧立新的年代里,居然差点被取消了,而始作俑者居然是最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

为了过春节,革命先行者也犯如此低级之错误,内幕居然是这样的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随即宣布废除中国旧历,采用西方公历,用中华民国纪年。

这样做显然带有改朝换代重新确立国统的意味,暗示着与封建王朝作彻底的决裂,但这样做也显然低估了传承几千年的佳节在民间的影响,也根本没有顾及到平民百姓对于过春节的传统感受。

由于孙中山自幼在国外留学,组织反清活动,似乎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热心,所以轻易取消了农历。但是民间的老百姓并不买账,他们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同时使用阴历和阳历两种历法。当年的2月18号,即农历正月初一,民间依然热闹闹地过起了传统新年,其他节日也照旧过着。

为了过春节,革命先行者也犯如此低级之错误,内幕居然是这样的

不久,袁世凯取代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3年7月,当时的内务总长向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明文规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由此,不但把刚废除的阴历重新启用,还一年四个节日,把传统节日用国家形式正式确立,维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可见一斑。至此,农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并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于是春节过还是不过,孙中山派和袁世凯派就此杠上了,双方都奉行“凡是对方赞成的,我们就反对;对方反对的,我们就赞成”这一原则,双方展开了拉锯战。

但过春节是民间传统,精英人士一直以为可以代民发言,甚至可以遮蔽民意,不料却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和愤怒。孙中山此后虽多次提出废除春节倡议,响应者越来越少,最后以失败告终。

春节因此得以保留了下来。这也说明除旧布新也只能去其糟粕,精华是去除不了的,纵使你是再先进的代言者。

为了过春节,革命先行者也犯如此低级之错误,内幕居然是这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