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美團互撕,爲何看似牢不可破的網際網路行業,如此不堪一擊

自4月1日,本來在一個愉快的一天迎接春天氣息的日子裡,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關於出行的兩個巨頭公司對剛了起來。美團外賣做起了打車,滴滴打車做起了外賣。本來互不相關兩家企業,互相挖起了對方的利益牆角。在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雙方都稱佔據了對方三分之一的市場。

滴滴美團互撕,為何看似牢不可破的互聯網行業,如此不堪一擊

兩家在無錫市場爭奪不可開交,美團每天每個車主的補貼平均在50元左右,滴滴在給每單外賣發的紅包在5-8元,兩家可謂是下了血本,王興更是放出豪言:每城一億元往裡砸。

原本看似牢不可破佔據壟斷地位的滴滴打車,為何在美團不到半月個時間內,打的亂了陣腳。

滴滴美團互撕,為何看似牢不可破的互聯網行業,如此不堪一擊

難道互聯網行業的門檻壁壘就這麼低嗎?

其實兩家看似不相關的行業,但是歸根結底都是關於位置、出行服務的,最終服務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垂直度已經做的很深,對於自己客戶的流量數據,其實也正是對方的流量數據,所以王興進軍打車市場就沒什麼可稀奇的了。

經過這幾年的市場開拓,兩家在各自垂直領域的流量數據都是非常龐大的,打在今天互聯網大潮下,不管是騰訊,還是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企業,在自己垂直領域做到一定深度的時候,都開始拓展自己的寬度。所以美團和滴滴互相進軍對方的領域應該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都是遲早的事。

滴滴美團互撕,為何看似牢不可破的互聯網行業,如此不堪一擊

不管是因為市場份額的問題,企業利益的問題,更或者是因為各自在為上市做最後一搏,作為B2C,都應該在自己的行業深耕,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