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文旅結合 文藝佳作探索「走市場」

期待文旅結合 文藝佳作探索“走市場”

1月5日,海南省歌舞劇院精品劇目《黃道婆》在三亞大東海廣場進行惠民演出。本報記者 武威 攝

“這兩個劇挺不錯的,可惜演出場次太少。”不少觀眾在觀賞後發出這樣的感嘆。為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6月底,由省歌舞團創排的民族舞劇《東坡海南》《黃道婆》再登舞臺。

中央支持海南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無疑對海南的旅遊產業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旅遊演藝作為旅遊產品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成為不少景點探索和努力的方向,然而,我省目前的旅遊演藝精品並不多。

與旅遊演藝市場的這種“冷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南文藝近年在創作上的“火熱”,多部文藝佳作收穫業界口碑。但這些投入頗多的文藝作品在斬獲榮譽後,卻因缺乏可以讓其落地且創造出更多社會、經濟效益的展示平臺,不同程度上面臨著是繼續演下去還是就此“封箱”的困境。

那麼這些院團創作的文藝精品如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記者近日通過走訪省內多個文藝院團以及數個旅遊景區,探索文藝院團通過IP(知識產權)輸出等方式,進行市場化運作的可能性。

期待文旅結合 文藝佳作探索“走市場”

文藝精品市場化的荊棘之路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下,我省主要文藝院團充分挖掘海南文化,創作了一批文藝精品。這些文藝精品從策劃立項到排演耗時多年,飽含著創作者和演員們的心血,然而在收穫舞臺榮譽後,它們卻不同程度上都面臨著是繼續演下去還是就此“封箱”的困境。2011年至2012年,省內多個文藝院團先後根據相關政策由原來的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開始自負盈虧。持續演出意味著後期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這對於缺乏資本支持的院團來說實屬挑戰,“封箱”又是極大的浪費。文藝精品何去何從,陷入兩難。

院團有戲、有演員,景區有地、有人氣,可否推動這些作品落地成為旅遊演藝項目?

“專業院團臨時演一演還可以,長期駐紮幾乎是不可能的。”三亞市海棠灣水稻國家公園開發有限

公司藝術總監陳觀對此並不看好,他認為專業院團的演員需優先保障正常演出,人員難以長期駐紮景區,如果簽了合約又經常停演,對於景區來說就是直接的經濟損失。

這種擔憂在省民族歌舞團團長胡海蘭的實踐中被印證:“在推進院團與旅遊業對接的過程中,我就遇到了‘人’的問題,旅遊演藝項目是需要天天演的,但對於一個專業院團來說,我們需要完成其他許多重要演出任務,演員們也需要排練的時間。此外,景區的多場次重複性演出長期下來也會讓演員們超負荷工作,忽視自身專業上的提高。我們也正在尋求二者間的平衡,來解決這些問題。”事實上,不僅是專業院團,記者瞭解到,即便是業餘院團也很難長期“捆綁”在一個景區項目上。

除了演出團隊不穩定,邀請專業團隊將付出的高昂成本也阻礙了旅遊企業與院團的合作。

一部登得上大舞臺的劇目背後往往動輒近百人的演職人員團隊,更不必說繁複的舞臺搭建、服裝道具等。無論是景區還是院團,大家共同認可的一點就是,專業文藝院團的駐場演出費用大大高出業餘隊伍。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文藝院團完全無緣旅遊演藝、無緣市場化道路?

6月10日、11日兩晚,由省瓊劇院打造的原創歷史傳奇瓊劇《冼夫人》在省歌舞劇院上演。為讓更多觀眾有機會看到這部瓊劇力作,省瓊劇院特為該劇打造了小劇場版。6月15日、16日兩晚,戲迷在海口海南戲院“週末劇場”再度欣賞到這部佳作。

期待文旅結合 文藝佳作探索“走市場”

記者瞭解到,該劇還在策劃階段時,主創人員就已經有了創作“大版本”“小版本”的想法。相比正式舞臺版本,小劇場版的《冼夫人》在舞臺佈景上做了些許調整,讓劇目方便在小劇場演出或下鄉演出。

一些瓊劇院團也在嘗試與景區的合作。在海口騎樓老街,觀眾們可在咖啡館內的戲臺上欣賞到瓊劇演出。此外,省文體廳與三亞也正在推進瓊劇會館的建設,希望藉由海南文化特色為旅遊添色。

省歌舞團在2016年年底時曾帶著《東坡海南》在儋州東坡書院連續演出多場,探索與景區的合作。

對於擁有一所附屬芭蕾舞蹈學校的省歌舞團而言,演員隊伍並不是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據悉,省歌舞團正在探索為未來進入旅遊行業演出重組一支以學生為中堅力量的演出隊伍。可以預見的是,這支隊伍的演出水平會高過業餘團隊,而其成本也會比專業院團低。

但並非每個院團都有著自己的人才儲備庫。對於一些人員本就緊張的院團而言,IP交易或許會成為另一種進入旅遊產業的途徑。

精品的創作是個艱難的過程,文藝作品傾注了創作者的心血。網絡作家時常將IP售賣給電影公司、遊戲公司,讓其開發更多文化產品,進而創造可觀價值。

海口市藝術團藝術總監蒙麓光表示,院團劇目版權輸出值得探索。蒙麓光及團隊一手打造了《黎族家園》《達達瑟》《鹿回頭》等多部民族題材藝術作品,深諳舞臺藝術規律的她直言:“比賽演出時的觀眾群與旅遊演藝時的觀眾群有著明顯的不同,所以我們的節目如果落地景區必須作出相應調整與重新編排。為保證劇目原有的品質,在起步階段,院團甚至需要支援景區大量人力,逐漸幫帶景區培養自己的演出隊伍。”

有業內人士認為,院團的運營機制是阻礙它們進入旅遊市場的重要因素。院團若想抓住旅遊產業發展機遇,其機制應當更加靈活、創新。

期待文旅結合 輸出個性化劇目

IP輸出過程中,當院團在挑選景區時,景區也在挑選院團劇目。

“如果現在海南本地院團可以提供一個完全符合我們檳榔谷景區文化核心內涵的IP,我們會很願意考慮。”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檳榔谷景區”)運營總監成軍對IP交易非常歡迎。

期待文旅結合 文藝佳作探索“走市場”

網絡圖

眼下,檳榔谷景區正在準備升級現有的旅遊演藝項目《檳榔·古韻》,將其打造成更專業的《黎家夢》。然而從劇本到演出,前期與專業創作團隊的對接讓成軍感到頗耗心力。“《黎家夢》是一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的演藝項目,我們期待好劇本,希望可以和更高水平的院團、學校、企業合作,所以如果能有一個符合《黎家夢》定位的IP出現,那會幫我們省去很多麻煩。”

《檳榔·古韻》從2011年初面世至今改版了三次,演出的不斷升級道出了旅遊演藝項目的另一大經

營關鍵和難點,那就是它的投入並非一勞永逸,而是要常換常新,這也為IP交易提出了新問題。呀諾達

雨林文化旅遊區(以下簡稱“呀諾達景區”)常務副總聶世軍對此就有所考慮:“首先,IP交易的關鍵就是它要與景區文化核心相融合;此外,已經交易的IP不會是一次性交易,景區必然要根據實際需求對這臺節目不斷升級,那麼在此過程中,版權又該如何‘計算’?”

聶世軍對於景區與院團之間的合作抱著謹慎的態度,從景區經營者的角度來看,投入與產出的評估是景區決定是否開展旅遊演藝項目的核心問題。不可否認,當舞臺上的“陽春白雪”進入到接地氣的旅遊景區,大家固然就要打起“柴米油鹽”的算盤。

今年“三月三”時,呀諾達景區曾經邀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一個專業文藝團體來到景區表演,營造節日氛圍,景區為這一天的演出支付了2萬元。呀諾達景區還擁有一支14人規模的表演隊伍,這支隊伍每天會在景區內定時表演竹竿舞等民族歌舞,隊伍一年的運營成本在80萬元以上。這些運營成本可讓人一窺發展旅遊演藝項目時景區的投入將有多大。景區內演藝項目一般都會收費,但想要創造利潤並不容易。

以夏季的檳榔谷景區為例,《檳榔·古韻》票價分為140元、160元兩個檔次,同時,景區會推出演出票+景區票等多種優惠套票。6月底,記者在景區裡看到,一天四場的演出上座率不算太高。成軍坦言,景區在夏季時運營壓力頗大。1100個座位在旅遊淡季時最多有600至700人,200至300人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而在三亞海棠灣的水稻國家公園,景區同樣推出了景點+演出的優惠套票。6月25日的夜晚,觀看景區演藝項目《田野狂歡》的僅寥寥數十人。《田野狂歡》是我省為數不多且較早面世的旅遊實景演藝。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臺演出的運行成本並不低,目前景區邀請了藝術學校的學生們來擔綱群眾演員,如果邀請專業院團,成本會進一步上升。他表示,這臺節目還將不斷豐富內涵,精益求精。

如多位景區負責人所言,旅遊演藝從某種程度上講是高風險投資。市場是殘酷的,當一個投入了大量資金、人力的演藝項目推出後,如果不對遊客胃口,那麼結果就是人財兩失。

誰做文藝精品 與旅遊的牽線人

“我覺得這裡自然景觀非常好,如果能有實景演出肯定會錦上添花。”呀諾達景區中,來自山東的段女士說,“但是如果沒有特別合適的也不必硬生生加入,這樣反而會破壞原有的美感。”

一位多年專注於打造旅遊演藝項目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文藝院團進行IP輸出前,可以先進行旅遊市場調查,看看遊客是否知道這些作品;如果知道,又是否願意購票觀看。

那麼,一個可以撐起旅遊演藝項目的IP應該是怎樣的呢?縱觀國內較為成功的旅遊演藝產品,陝西《長恨歌》、河北《康熙大典》以及甘肅敦煌的多部演藝產品等,雖然這些項目並非是從院團創作延伸而來,但不難發現,這些作品背後離不開文化內涵的支撐。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與人物本身就是“自帶流量”的IP。正如景區經營者所說,文藝院團的專業作品在進入景區時要多些故事性和“煙火氣”

期待文旅結合 文藝佳作探索“走市場”

網絡圖

除了輸出作品IP,在採訪中,多位專家也表示,文藝院團本身也有潛力成為一個知名IP,收穫旅遊市場中的一席之地。俄羅斯的芭蕾舞團駐場演出、金色大廳中長年有音樂會演奏,即便是短期停留的遊客也可購票體驗。在國內,遊客購票聽崑曲、評彈抑或是相聲也是同樣道理,但這背後都是本地文化的強勢輸出。

放眼全國,目前,由院團整體參演的旅遊演藝作品幾乎為零。院團與景區合作多數情況下是院團的創作或演出人員以個體形式參與到一部旅遊演藝作品當中。但如多位受訪者所說,在文藝院團與旅遊景區的合作方式上,直接進駐、IP輸出以及入股合作等都值得探索。

當旅遊演藝這個大市場開始成形時,文藝院團與旅遊景區無論以何種方式進行合作,政府的引導作用都顯得尤為關鍵。在資本博弈的環境下,業內認為,單靠院團的一己之力很難將作品推向市場,這一過程需要政府、企業等多方力量的支持。拓寬更多院團企業交流渠道、成立省級演藝集團等都可考慮。

“在海南自貿區、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大環境下,海南旅遊已經進入了對‘質’的追求。當旅遊企業開始發力旅遊演藝時,政府應當給予一定程度的引導和佈局,打造精品旅遊演藝,避免一窩蜂效應後不僅沒有打造出精品,還損折了海南文旅產業的品牌。”三亞海棠灣水稻國家公園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代國夫說。

記者 尤夢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