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請克制你想幫孩子做事的衝動,這會阻礙他完成自我塑造

01

孩子是通過對周邊事物的吸收和學習,來逐漸形成自己個性的。一個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說明這個世界對他有吸引力。

蒙臺梭利說,與人類智慧密切相關的兩種身體運動是:用來說話的舌頭的運動和用來工作的手的運動。

一個孩子呀呀學語,就是在表達一種與周圍交流的強烈願望。當孩子第一次伸出他的小手,就意味著他想把自己融入到這個世界。

成人覺得孩子總是去拿一些毫無價值的東西,玩著一些無聊透頂的遊戲。常常會忍不住去阻止他伸出的小手,還會把東西放到孩子看不到或夠不著的地方。

因為我們只想讓孩子做我們認為"有價值"的事情,因為我們習慣了用最直接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去達到目的。

於是孩子的許多本能活動在我們眼中就變成了"毫無意義"或"沒有價值",甚至有些還具有破壞性。

其實孩子並不是漫無目的地走路、跳躍和拿東西,或把房間弄亂。他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完成一種自我塑造。

看到一個人做某事時,孩子希望自己也能做,他就會在自我指導下協調這種有組織的運動。

他會努力去模仿成人的行動,洗澡、掃地、倒水、洗衣等。

孩子的模仿是一種天賦傾向,它不同於猴子的動作模仿和鸚鵡的語音模仿行為,而是一種源於心理因素的有智慧的建設性活動。

一個孩子在做某件事之前就已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

蒙臺梭利:請剋制你想幫孩子做事的衝動,這會阻礙他完成自我塑造

02

對孩子而言,做事就是成長的最好方式。在孩子適應性極強的階段,給他提供做事的機會,是對他成長的最好助力器。

父母為孩子做事,反而會把他們成長的道路隔斷了。

無意識地心疼孩子,或覺得他做不好:怕他受累,不讓他做事;怕他受傷,限制他的行動;擔心他受騙上當或受外界的不好影響,不讓他與別人交往。

這會讓他漸漸變得無能和依賴。

我們很多父母自己把做事當成了一種負擔,過程中流露的疲憊與不耐煩,等於在告訴孩子"做事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痛苦"。

他們認為讓孩子做事,就是給他們吃苦,就是對他不好。

孩子也會從父母的舉止與表情中讀出了其中的暗示,並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學習做事的動力沒有了,接受著父母的照顧與服侍。懶惰、啃老的萌芽就這麼滋生了。

蒙臺梭利:請剋制你想幫孩子做事的衝動,這會阻礙他完成自我塑造

03

因為沒有感受過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長的快樂,不知道努力奮鬥是何物,認為那是一種苦差事。

我不喜歡人們把努力叫做吃苦,把學習叫做吃苦。

這是一種成長的鍛鍊與體驗,能讓孩子收穫不斷增長的能力和智慧。它們充滿了征服困難後的甘甜,和自己創造的快樂與成就感,怎麼能說是吃苦呢?

為了學習,為了成長,為了戰勝自己,孩子是不在乎忍受一點點的痛苦的。

在孩子學習走路的過程中,常常會摔跤,總免不了碰磕擦破點皮受點小傷。

摔跤會痛,受傷會痛,甚至行動功能因此暫時受限,可阻擋不了一個孩子學習走路的意願,這是他本能的心理需求,更是他成長的需求。

對他們而言,更重要的是通過努力學到了更多的技能,是戰勝自己後的那種心理上的快樂和滿足。

蒙臺梭利:請剋制你想幫孩子做事的衝動,這會阻礙他完成自我塑造

04

不要因為孩子的"慢"而焦慮,這是他在努力使用自己智慧的一個過程,它不可以省略。

看到孩子自然而緩慢的行動節奏,大人常常會不由自主去幹預或代替他做事。

這是因為,別人的節奏與我們不一樣時,我們會本能地感到痛苦,想用自己的節奏去代替他的節奏,以此解決內心的衝突,擺脫這種痛苦。

我們要學會剋制這種衝動。

孩子需要的是獨立。

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了獨立的進程,他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克服種種困難去完善自己,孩子的體內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在支配著他,朝著目標不斷地努力。

孩子通過不斷地努力獲取獨立,只為了能夠保護自己一直髮展的個性。

沛西.能爵士稱這種內部力量為策動。策動是一種生命力,這是一種強烈而神聖的進化源泉。

對獨立的獲取,是孩子自然成長的基本步驟。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受干擾,就會感到愉悅,獲得健康的成長。

蒙臺梭利:請剋制你想幫孩子做事的衝動,這會阻礙他完成自我塑造

05

我們成人雖然能領會孩子獨立的想法,卻總是無法抑制內心的一種衝動,忍不住想要幫助孩子或支配行動困難的孩子。

例如,媽媽看到兩歲半的孩子正要把一個裝滿水的水罐拿到客廳去,對孩子來說水罐太重了,媽媽忍不住要上去幫他拿過去,孩子卻因此而哭了,彷彿受到了極大的委屈。

在孩子喜歡自己做的事情上"幫助"他,甚至代替他,而不是為孩子的心理需要提供幫助,這樣的幫助會讓孩子產生壓抑感。

只有獨立,才有自由。這是自然規律。

每個生物都會獨立發揮自己的作用,以此獲得自由、強壯和完美的生命。

孩子同樣渴望依靠自己的努力來成長。當別人的"幫助"阻礙了他的自由行動,"任性"的孩子就會以哭鬧來反抗。

給孩子人為製造"舒適區",孩子就會變得懶惰、依賴、倦怠、不思進取,因為捨不得離開舒適區而害怕體驗新生活。

不斷變化的外部世界只會讓他的舒適區變得越來越小,恐慌區越來越大。焦慮成為常態,恐慌令他止步、退行,直至最後寸步難行,躲進父母為他打造的狹小"舒適區",淪為啃老的"巨嬰"。

孩子天生適合呆在學習區而不是呆在舒適區,只有學習和挑戰才能讓他不斷髮展和超越自己。這其實也是在不斷地擴大自己的舒適區,獲得享受美好生命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