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自媒體時代,把握社羣運營必將最終加冕爲王!

後自媒體時代,把握社群運營必將最終加冕為王!

自豆瓣、知乎上線以來,社群互動的形式吸納並催生了各式各樣極具特地的自媒體與個人IP。在此類平臺上引發億萬民眾爆發性討論的事件比比皆是,數千萬的用戶基數從側面印證了能滿足興趣、愛好、疑惑的產品擁有極大的用戶需求。從粉絲經濟到細分社群,已從游擊戰的模式正式進入大規模的全面戰爭時代。另一方面,近年知識付費市場由藍轉紅,從知乎公佈知識市場、千聊完成新一輪融資,到現在小密圈和飯糰的極速推進,移動互聯的便捷改變了人們傳統的認知邏輯,這個邏輯即是由個體民眾的不同需求決定的,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的必然現象。需求的多樣性決定了用戶最終選擇的多樣化,不同的需求決定了用戶將追隨或追求什麼樣的人、什麼事以及什麼樣的生活。小密圈、飯糰便是在驗證細分用戶需求方面催生的產品,同時也是凱文·凱利的“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的落地版本。

後自媒體時代,把握社群運營必將最終加冕為王!

為麼說後自媒體時代,把握社群運營才是王道。仍舊以小密圈、飯糰為例,其實這兩個產品,在本質上就是一個社群互動平臺、無非是誰來開通,誰便是規則以及定位的主導者,而小密圈、飯糰相對於傳統社群(如微信群、qq群等)的優勢在於;其不需要用戶彼此關注,就能加入;沒有人數限制;有門檻,通過收費挺高門檻,但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增加了用戶粘度,畢竟自己付了錢的.....;可以在共同關注的話題下相互交流討論;這些功能基本上已經將實際社會環境中的社交場景完整地轉入了互聯網之中。

後自媒體時代,把握社群運營必將最終加冕為王!

但是無論小密圈還是飯糰都需要有一定的粉絲基數才能從中獲益,這邊先簡單為大家介紹幾類適合做社群運營的人群。第一種:明星,提供給粉絲“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能夠隨時與粉絲“零距離”接觸。第二種:教育者,可以對求知者進行一對一輔導,於此同時還能將內容及時傳達給存在相同問題的求知者。第三種:作家,第一之間瞭解到讀者的情緒,能夠及時向讀者提供更貼心的內容。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發現以上三類人的相同點沒有?對!就是個人IP!這就回到了我們最初的觀點“後自媒體時代、把握社群運營必將最終加冕為王!”我們都知道,從最初的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文字類自媒體到現在快手、秒拍等視頻類自媒體,其初衷就是為了打造個人IP,發展至今各個細分領域已被瓜分殆盡。而這些自媒體平臺本身對於粉絲或關注者的承載力較弱,所以藉助社群運營相互轉換便是自媒體及個人IP打造的關鍵所在了。

後自媒體時代,把握社群運營必將最終加冕為王!

但然無可否認,所有自媒體人包括俊雄自己在內,費盡心力做自媒體內容,當然是以盈利為基本目的的,可是很多時候大部分自媒體缺乏思維,也從來沒有去思考過,你的自媒體憑什麼要被粉絲關注,憑什麼能成為粉絲的需求,憑什麼讓粉絲付費。不斷的向粉絲提供優質的內容,去主動迎合粉絲的口味,滿足其的需求,才能有更長久的發展。而這些問題缺乏交流和溝通是難以快速解決的,這也是為什麼說自媒體人一定要把握社群運營的原因之一。


現今不斷推成出新的互聯網產品都是存在潛在規律並值得去摸索的,需求+內容+運營(玩法)會碰撞出很多創意,真正成功的自媒體人一定是有不斷鑽研和積累並轉化的能力的。對於市場需求的敏銳度和探索加上強大分享意識,將成為後自媒體時代中自媒體人們引航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