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融合:懶政思維下的「兩微一抖」

講融合:懶政思維下的“兩微一抖”

------本期內容導讀------

兩微一抖,它與兩微一端相比,其中的積極和主動元素瞬間化為烏有。因為,這裡的一抖,也就是抖音,與前面的微博微信都屬於同類,甚至可以直接說成是第三微。

------以下正文詳情------

關於媒體融合的具體路線和策略,曾有過一種非常經典說法叫“兩微一端”,而在近期以來,卻因為抖音平臺的走紅,在某些地方演化為了“兩微一抖”。而這種變化,並不僅僅只是簡單地看成是“抖音對於客戶端的替代”,而是在傳統媒體內部,對於未來出路與方向實踐中赤裸裸的一種懶政思維。

這種懶政思維反應在,面對需要作出自身努力與變革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去選擇相對已經成熟的、不太具有市場風險的模式。在“兩微一端”的時候,這種成熟與沒有風險就具體地表現在了兩微上。我們必須要指出,這裡的兩微,並不僅僅只是單純地指微博與微信,它們只是在互聯網市場上最成功的兩家平臺代表。

首先,它們具備了足夠的市場影響力,最早的移動新媒體的市場教育工作也是微博與微信來做的,它們也通過了巨大的資金投入與成功的市場運營,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網絡媒體規範。傳統媒體優先選擇入駐微博與微信平臺,的確對於自己學習互聯網精神,領先市場意識,讓自己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全新的傳播環境中,無疑是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的。

但是,事實卻是,這些平臺並不是傳統媒體自己打造的,它們都有著非常明確的商業歸屬權,而在關鍵的時候,必須是為著它們各自的商業利益實體服務的。微博與微信平臺,它們所需要的是入駐媒體生產的內容及資源,對此,它們可以適度出讓一些用戶資源,這也就是絕大多數人所熱衷的“粉絲”。

兩微所帶來的粉絲,往往會給入駐媒體有一種是自己用戶的假象。其實,對於粉絲的行為,能獲得多少的數據、能進行怎麼樣的利用,都是由兩微平臺所決定的。而且平臺還可以隨時修改規則、甚至進行“生殺大權”的予奪。這一點,我們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屢見不鮮了。許多數百萬、上千萬粉絲的大號,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正因為如此,“兩微一端”模式能夠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最後的一端。我們之所以要進駐兩微,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已經形成的平臺規模與市場覆蓋,讓自己的內容產品達到足夠的影響能力,然後將其引流及自己的一端,也就是屬於自己的客戶端。在這裡,引流來的無論是數絲、還是客戶,才能真正地固化為自己的用戶。這也是每一家在進行融合實踐的媒體,對於兩微與自身客戶端的最務實做法。我們一定要明白:所有在兩微上的努力,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自己的客戶端引流,這也是最具有難度、最難做到的一點。

現在再來看兩微一抖,它與兩微一端相比,其中的積極和主動元素瞬間化為烏有。因為,這裡的一抖,也就是抖音,與前面的微博微信都屬於同類,甚至可以直接說成是第三微。從實際操作實踐上,抖音就是借鑑了微博微信的市場手法,對於所有的媒體進行吸引入駐、推廣發展,實際上就是一種重複。所不同的只是,相對於以往的微博微信而言,抖音顯然是更加年輕、更加富有活力,從而成為一種容易被追捧的新興平臺而已。

這就像在我們商業實踐中,大家都希望到成熟的、有穩定客流的大商場裡租一個櫃檯,這樣既沒有什麼風險,又不必要付出太多的勞累,雖然會被商場拿出不少的管理費,但是這總是要比自己去選址、開店並培育周邊市場與客戶顯得更加容易。兩微一端模式,就是在大商場裡開設專櫃只為手段,最終引流開出自己的旗艦店才是根本目的。

可是,到了兩微一抖,不過是將過去曾經開過了兩家專櫃,又新開出了一家。而新開這一家的其中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之前櫃檯裡的生意已顯些許頹意。那麼,試想一下,到了抖音平臺也不能依靠的時候,自己忙乎多年的融合嘗試的成果又能在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