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融合:爲什麼說不融合就沒有出路

講融合:為什麼說不融合就沒有出路

------本期內容導讀------

媒體融合早已不再是什麼口號、概念或者是探索的方向可能,它是已經深入到媒體發展的內在規律與本質精髓之中的標準。

------以下正文詳情------

如今在網上,各種意見的人都有。有覺得剛剛天天碼點文字不容易的,也有人跑來吐槽寫得這麼差比不上某某某。具體到實際內容時,有感謝能給其一兩點啟發感觸的,也有直接反對我隔三差五地鼓吹媒體融合的,說這媒體雖說眼下有點困惑,但總不至於除了這融合之外就沒有出路了吧?

可是,剛剛卻在要這裡斬釘截鐵地直接斷言回答:還就是了!

媒體融合早已不再是什麼口號、概念或者是探索的方向可能,它是已經深入到媒體發展的內在規律與本質精髓之中的標準。就好比說,我們原先都是在老城區裡擺攤設點來做生意,圖的就是當地人起居生活在這裡、工作社交在這樣、休閒娛樂還是在這裡。但是,如果有一天,這住宅區、辦公區以及商業區都統統遷移到了另一邊的新城裡面去,你說擺攤的各位能夠決定怎麼辦?

媒體介質早已經相互融合

“報紙玩筆桿子與照相機、電臺擺弄的是話筒與錄音機、電視臺的人最牛,扛著攝像機玩的特技臺”,在這傳統媒體在過去的近百年發展史中陸陸續續地給各個媒體所描出來的鮮明形象。即使是在記者雲集的新聞現場,也可以憑藉著這些印象,簡單而迅速地區分出哪個是報紙記者、哪個是電臺記者?而哪個又是電視臺記者。

只是這一切突然就發現已經被悄悄地改變了:幾乎所有的媒體都開設了自己的公眾號,步調一致地開始琢磨著怎麼排版以及怎麼改標題?而稍稍有點實力的媒體也是從官方的網站、微博發展到各自獨立的APP客戶端;然後開始一窩蜂地移動直播、抖音小視頻……就算是再保守、再落後的電視臺畫面、報紙頁面,都是時不時閃過的二維碼掃一掃。愰忽間,大家都開始在做差不多的事情了。

更顯眼的事實已經無人阻止地發生了:一直被視為國內電視臺行業內部聯盟的央視新聞+體系裡已經出現了不少的報業面孔,在今年年初公示的年度頒獎序列裡,僅僅南京報業的紫金山視頻就拿下了四項獎項;更不消說電視的玩語音,電臺的玩文字,對了,這個現象,互聯網中叫跨界,“不跨界,無融合”。也正因為如此,單憑傳播介質的不同來區分媒體的時代已經結束,這本身就已經進入了一個融合媒介的新時期了!

媒體受眾早已經完全融合

正在今年的世界盃如火如荼舉辦著的時候,在70後以及更老人群記憶裡的那句“各位觀眾、各位聽眾,我們現在是在……”熟悉開場白再也聽不到了。原因並不僅僅只是老一輩的體育解說員退休了,而是很難再把我們所面對於用戶準確地區分出誰是讀者、誰是聽眾、誰是觀眾,只能說他們有了一個新名詞,叫受眾。

而且,前一兩年勉強成立的“中老年人依然選擇電視”、“中高級知識分子依賴報紙”等等的結論,早就已經土崩瓦解。不管什麼樣的年齡、不論什麼樣的身份。手機成為了他們接受信息、相互交流的共同工具。中老年人對於手機的依賴以及使用率,甚至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信息化、移動化的最主要動力。

當然,傳統媒體遺留下的許多寶貴財富還在發揮作用。比如說,大家都曾依賴的“央視報道”,又比如說,大家都曾迷戀過的“衛視熱劇”,還有各種專業報刊上的名家名筆。實際上,受眾們對於這些信息的需求從未降低過,只是它們正在日漸趨同,慢慢地從各種筆友、聽友等完全過渡到了網友。

媒體客戶更是完全已經融合

廣告客戶一度是媒體發展的重要支撐,廣告預算也曾表現為媒體興衰的晴雨表。曾經的市場客戶,就在自己的架構體系中設有相應的平面部、廣播部及電視部這樣的對口機構,以期推動市場化的發展。可是,近年來,這樣的部門結構要麼裁撤歸併,要麼改組更名,同樣不再保留任何昔日的元素與外殼。

更可怕的是,曾經成為過去衡量媒體價值與市場定價標準的訂閱用戶數、電臺收聽率、電視收視率的這些數字,正在變得越來越不硬挺、越來越不值錢。對於許多一擲千金的廣告主,他們早已經拋棄了那些註定就十分落後的各種收視數據報表。而在轉向了互聯網,從這個已經整合融合了所有媒體特性的品牌化欄目,來判斷衡量在整個傳播環境裡的傳播能力與傳播價值。比如說,你在騰訊視頻上被播了多少,你在優酷愛奇藝那頭是否能夠引發關注。

所以,在麼明顯且顯著的變化就擺在面前,幾乎所有的資源、所有的人手以及所有的客戶對象,都已經明白無誤地跑到了對岸的融合陣地上去,而再來看,你獨獨地堅持著不融合,呆在已經開始荒蕪的過去那裡幹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