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快不破——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展露鋒芒

不久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國情諮文》中提到了多個俄先進武器型號,其中首次披露了兩款高超音速武器——匕首(Kinzhal)和先鋒(Avangard)高超音速導彈。隨後,俄媒體報道10架掛載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米格-31戰機進行試驗性戰鬥值勤,並在2018年5月9日的勝利日閱兵上閃亮登場。俄專家稱,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能夠突破現役的防空系統和反導系統,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都無法將其攔截。當前,俄羅斯成為首個且惟一將高超音速武器批量列裝的國家,無疑在高超音速武器競賽中佔得先機,開始展露其“非對稱”作戰實力的鋒芒。

高超音速武器的前世今生

“天下武功,惟快不破”。高超音速武器,一般指飛行速度大於馬赫數5(約1600米/秒)的作戰飛行器,具有高速度、高機動、高射程、高毀傷的突防優勢,可對現役的防禦體系帶來致命打擊,已是各國爭相發展的“殺手鐧”武器。目前,高超音速武器主要有兩條技術路線:一種是吸氣巡航式飛行器,如美國的X-51、俄羅斯的鋯石,另一種是助推滑翔式飛行器,如美國的AHW、HTV-2,俄羅斯的匕首、先鋒等。

唯快不破——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展露鋒芒

唯快不破——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展露鋒芒

美國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高超音速飛行相關技術的研究與探索,並且提出了一系列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發展計劃。如美國海軍和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聯合開展的高超音速研究計劃—TATTLRS(高速打擊)計劃;美國空軍的X-51A飛行演示驗證計劃,以及和DARPA 開展的獵鷹計劃;美國陸軍的先進高超音速武器計劃。

蘇聯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發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之一,在高超音速技術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早在20世紀50年代,蘇聯就開始進行了銀鳥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風洞試驗,積累了豐富的試驗數據;60年代,米高揚設計局設計了兩級結構的助推滑翔飛行器MIG-105,第一級為可重複使用高超音速飛機,第二級為升力體飛行器。

儘管世界範圍內掀起高超音速技術及武器的研究熱潮已經幾十年,但是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道路並不平坦,很多關鍵技術仍處於試驗或探討階段,眾多項目也是一波三折。如美國的HTV-2項目因兩次實驗失敗而告終,俄羅斯的“冷”“鷹”計劃(又稱“針”計劃、IGLA計劃)因財力不支而停止。直到近期俄宣佈匕首高超音速導彈進入試驗性戰鬥值勤,高超音速武器得以具備實戰能力。

高超音速武器的作戰優勢

高超音速武器彙集了高速、高毀傷、高突防的諸多優勢,對未來戰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不僅在打擊效果、作戰運用層面具有巨大價值,對未來戰爭態勢的改變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潛力。

唯快不破——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展露鋒芒

美軍B-52轟炸機掛載X-51進行飛行試驗

高超音速武器相對現役武器的最大優勢就是快速打擊,憑藉較高的速度與動能,能夠極大提高戰鬥部的毀傷效能,同時具備了較強的突防能力,可以輕易突破現役的防禦體系。在“攻”“破”兼備的優勢下,高超音速武器具備“一招制勝”的打擊能力,作戰優勢將向高超音速武器呈現“一邊倒”的趨勢。

作為“一小時打遍全球”的作戰平臺,高超音速武器可攜帶常規或核戰鬥部以超高速度(馬赫數為5~25)在臨近空間飛行,具備“發現即摧毀”的瞬時打擊能力,具有先發制人的戰略優勢。高超音速武器不僅能作為核威懾力量動搖對方的戰略決心,在宏觀上取得戰略主動,還可以作為常規武器充分發揮“非對稱”作戰的優勢,在實際作戰中具有更高的利用價值。

未來戰爭具有高科技、多維度、非對稱的特點,隨著一系列新技術、新模式的發展和應用,未來戰場也將走向更深遠、更廣闊的領域。臨近空間作為連接近地大氣層和外太空的必經之路,已經成為各國必爭的戰略要地,高超音速武器能夠快速控制臨近空間,具備高空高速打擊、長航時駐留的先天優勢,在未來戰爭的發展中必將佔有一席之地。

唯快不破——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展露鋒芒

美軍HTV-2高超聲速試驗飛行器

隨著高超音速武器逐步走向戰場,對現有防禦體系提出了新的難題,未來的防禦體系將向更高預警維度、更快反應速度、更大打擊力度的“空天海地”聯合防禦發展。

俄羅斯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的戰略考量

“得高超音速者得天下”,高超音速武器已然成為各國激烈爭奪的戰略制高點,美俄等軍事強國已將其作為重點發展計劃。美國陸、海、空三軍都已經開展了各自的高超音速武器研究,並已將其列為最優先項目,據稱導彈防禦局也在2019預算中申請大幅度提高高超音速武器技術的投資。俄媒體報道,俄羅斯在《2018-2025國家武器裝備計劃》中將研製和部署高超音速武器列為重大優先事項之一,並計劃在2020-2022年間裝備空射型高超音速導彈,普京也明確要求俄海軍在2025年後開始裝備高超音速導彈。

高超音速武器具有快、準、穩的作戰優勢,俄羅斯為了在美俄博弈中取得戰略主動,進一步擴大不對稱作戰的優勢,對大力發展高超音速武器有其戰略考量。

一是俄羅斯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的歷史因素。蘇聯在高超音速技術的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在高超音速領域具有很強的研發能力。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便啟動了以“4202”項目(代號為YU-70、YU-71的高超音速助推滑翔飛行器)為代表的高超音速武器研製。

唯快不破——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展露鋒芒

俄羅斯YU-71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行器

在客觀歷史上,俄羅斯接受了蘇聯大部分的技術財富,尤其在航空航天領域至今仍有話語權。所以依託蘇聯的技術基礎,優先發展高超音速武器是俄羅斯基於歷史因素的戰略考量。

二是俄羅斯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的現實因素。美俄在軍事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西方對俄羅斯的圍追堵截也窮追不捨。特別是美國在遠東和西部大力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不僅壓縮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而且削弱了俄羅斯的戰略反擊能力。

為了平衡美國的空天地一體的戰略預警能力,也為了提高中遠程導彈的突防能力,俄羅斯大力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可以一舉顛覆美國引以為傲的反導體系,直接觸碰到美國的心理防線。所以重點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對俄扭轉被動狀態具有迫切需求,是俄羅斯基於現實因素的戰略考量。

三是俄羅斯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的戰略因素。冷戰結束後,由於實力上的客觀差距,俄羅斯一直非常重視“非對稱”戰略的發展,積極研發各種“殺手鐧”武器。高超音速武器憑藉顯著的突防優勢成為俄羅斯重點發展的對象。同時為應對美國在高超音速領域取得的突破,俄羅斯在高超音速領域不甘落後,企圖掌握先發制人的主動權。

唯快不破——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展露鋒芒

米格-31掛載匕首高超聲速導彈

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利益,是俄羅斯堅持非對稱戰略的不二選擇,是進一步擴大“非對稱”作戰優勢的充分考量。當前已呈現多面開花的大好局面,如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已經進入試驗性戰鬥值勤,並在5月9日的勝利日閱兵上閃亮登場;俄專家稱,先鋒高超音速導彈計劃在2019年前服役,屆時俄羅斯將力壓美國,率先形成高超音速全球快速打擊能力;鋯石高超音速導彈也將盡快裝備俄羅斯海軍,將對水面高價值打擊目標(如航母、驅逐艦和巡洋艦)帶來嚴重威脅。

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發展現狀

俄羅斯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歷程可追溯到蘇聯時期,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冷”“鷹”(又稱“針”計劃、IGLA計劃)等高超音速研究項目,雖然因財力不支而被迫停止,但是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術,為後期高超音速武器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現階段,俄羅斯主要在研的有空射型的匕首、路基發射型的先鋒、水面艦艇發射型的鋯石,以及與印度共同研製的布拉莫斯-Ⅱ等高超音速導彈。俄羅斯採用了兩條技術路線同時發展的策略,其中先鋒為助推滑翔飛行器,鋯石和布拉莫斯-Ⅱ為巡航飛行器。

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全長約7.7米,彈徑約1米,飛行速度可達馬赫數10,射程約2000千米,可攜帶核彈頭和常規彈頭,從米格-31戰鬥機機身下方發射。俄媒體報道,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已在各種天氣條件下累計完成了250飛行架次的訓練,10架掛載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米格-31戰機已經進入試驗性戰鬥值勤。作為俄羅斯乃至全世界首款列裝的高超音速武器,匕首在2018年5月9日的勝利日閱兵上大放異彩。

唯快不破——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展露鋒芒

先鋒高超聲速滑翔武器進行飛行試驗

先鋒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導彈 先鋒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導彈彈頭長約5.4米,最大速度超過馬赫數20,可攜帶常規或核戰鬥部,射程達到洲際以上,採用陸基發射,是一型以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為彈頭、以洲際彈道導彈為助推器的戰略級高超音速導彈。據報道,先鋒高超音速滑翔彈頭編號為15Yu71,是4202工程的科研成果,在飛行過程中能夠進行機動,對反導系統具有很強的突防能力。俄專家稱,先鋒導彈在2016年2月19日和2016年10月25日已完成了2次成功的飛行試驗,目前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預計在2019年服役。

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長約8~10米,飛行速度約馬赫數5~8,射程約400千米,是一款採用水面艦艇發射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俄專家稱,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將配裝在俄羅斯彼得大帝號重型核動力巡洋艦及基洛夫級納克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上,未來還將發展潛射型(預計裝配俄第五代哈斯基級核潛艇)和空射型(預計裝配俄圖-160M2和PAK-DA戰略轟炸機)。俄專家稱,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於2016年3月成功完成首次陸基發射飛行試驗,預計在2018開始裝備俄羅斯海軍。

布拉莫斯-Ⅱ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布拉莫斯-Ⅱ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全長約8.9米,直徑約670毫米,採用環形頭部進氣道、衝壓噴氣發動機和推力矢量技術,在導彈中部有一組穩定翼和控制舵面,飛行馬赫數為7,射程約300千米,可從水面艦艇、潛艇、飛機和地面平臺進行發射。布拉莫斯-Ⅱ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由俄羅斯和印度於2000年聯合研製,其名字是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與俄羅斯的莫斯科河的拼寫。該導彈於2001年6月在印度試驗靶場進行首次發射,預計在2020年進入測試階段。

版權聲明:本文刊載於《軍事文摘》雜誌。作者:張斌 許凱 徐博婷 馬建光。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