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召人独特的待客习俗——(南召枚)头一个走,不喝!

南阳盆地西北“盆沿儿”——伏牛山南麓有一个县叫南召县。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在此繁衍生息,周代召工(召奭,音shaoshi,周文王庶子)南巡涉足于此得名南召(shao讹读为zhao),“长城之父”——楚长城石垣坚壁境内有存,秦始置雉县至今近两千年矣......那里崇山峻岭,高低悬殊。地貌各异,植物繁衍。民风淳朴,待人亲善。

闲话:南召人独特的待客习俗——(南召枚)头一个走,不喝!

说到南召人的待人亲善,不能不讲“南召人待客——先饭后酒”及“南召枚——头一个不喝”,那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知晓归知晓,但大多数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闲话:南召人独特的待客习俗——(南召枚)头一个走,不喝!

先说这“南召人待客——先饭后酒”。俗话讲“没酒难成筵席”,“无酒不成礼仪”。有不少外地人,特别是投亲访友也或投资经商者,第一次满怀激情地前往南召,满希望主人能够以好酒盛情款待。但等到了主人家,上去就是一大碗有四五个之多的荷包蛋鸡蛋茶,让你吃的满鼻子眼都是的。而后就是问寒问暖拉家常,谈天说地道东西。等到问够聊足了,接着就开饭。客人一入席,四荤四素(或两荤两素)几个菜摆好,面条、米饭或蒸馍主食紧随而来,主人便一个劲地催“吃饭,快吃饭!”再瞧盘子里的菜肴似乎也算不得怎样的多。客人也不好意思只好端碗就吃,然而等碗中的饭吃完了,却发现碗底藏着混个的咸鸡蛋、大块大块的鱼、肉等,让人唏嘘不已。刚丢下饭碗,主人家立马收筷子收碗,撤盘子抹桌子。客人正为没有见酒不快活或纳闷,茶杯新筷子和四个凉菜(素菜)紧跟而上(也有撤去荤的留下素的,若是来客不见外)。这就开酒摆盅,以酒相见。敬酒、劝酒、猜枚划拳,较他更是有过之而不及;红白喜事待客亦然,开席四荤四素八个菜上桌,一篮篮一筐筐蒸馍紧随而来。蒸馍就菜吃上很有一阵子,收去剩余的馒头、撤下四个荤菜,四个凉菜(素菜)一集中,方才摆盅上酒。之后照例是敬酒、劝酒、猜枚划拳,中午十二点半开席一直喝到下午两三点方才大件(鸡、鸭、鱼、蒸肉、火腿等大菜)酸汤、甜汤交替而上(期间能喝、想喝、好喝酒者照喝不误),直至最后散场再无其他主食上席,想在结尾吃饭(主食)那你可要饿肚子了。

闲话:南召人独特的待客习俗——(南召枚)头一个走,不喝!

有人不理解说南召人待客不实在——怕客人多喝酒(吃饱了喝不下)。其实不然,那是他少见多怪。习惯成自然,难道你饭后喝下的茶水会比喝的酒多。何况先饭后酒具有以下优点:第一不伤身(避免空腹伤胃),第二可降酒(避免空心头喝酒晕得快),第三省的客人说没吃饭(避免喝晕后吃不了饭),第四不影响他人(避免主人一家老小,等你喝完酒才能吃饭),第五可使客人放开了喝(不会因为客人及大家还没吃饭,而影响喝酒)等等,有这般诸多优点又何乐而不为呢?

闲话:南召人独特的待客习俗——(南召枚)头一个走,不喝!

至于“南召枚——头一个不喝”,是说酒场上开枚,以枚定输赢,不论哪方第一个输枚,这输的第一杯酒可以(应当)不喝。这是礼节性的谦让,叫“让枚”。其实,你第一个输了不喝,跟着我输的也可以(应当)不喝,这叫‘‘走平’’(互不欠缺)。当然,只有再一没有再二,只限第一枚。你若是连着输两个以上,第二个及其以后输的就需喝下,而且另一方也不再走酒找平......

《辞海》云:“风俗”就是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汉书·地理志》云: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意思是说,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俗“。

闲话:南召人独特的待客习俗——(南召枚)头一个走,不喝!

”入乡随俗“。这就是南召的风俗习惯,既有其自然因素又有其历史因素!自然因素是山里人实在,历史因素还是山里人实在。要不怎会有”街上(乡镇)人尖(尖薄狡猾),城里人能(聪明灵活),南召实在地不能行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