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听说98%的护士都不知道这样做!

立春了,对于护士来说,估计有98%的人都忙得不知道今天是立春,即使知道,也不觉得立春和自己有几毛钱的关系。毕竟每天忙到不可开交的日子,无法有心情来体会这种节气。更不要谈立春要吃什么了。盼望着,盼望着,春节来了……春天真的来了哦,今天2月4日为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称“打春”、“咬春”、“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听说98%的护士都不知道这样做!

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此时也天气乍寒乍暖,也要分外注重养生保健。

一起来看看立春到底有哪些习俗、学学春饼/春卷等立春美食做法、了解立春养生5字秘诀吧!

1

“咬春”春饼

又是一年春来到,按照习俗,乍暖还寒的季节里一定要吃春饼。这种传统美食不但将开春的各色什蔬嫩芽尽收饼底,而且还预示着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明媚的春光即将到来,倦怠的身心终于可以充分地得到舒展。

制作春饼的材料

1、面粉:春饼的主要原料是面粉,普通市售的饺子粉或富强粉皆可选用,但最好不要使用标准粉,否则做出的春饼颜色不但发深,而且口感发糟。

2、油:旧时多用猪油,味道浑厚醇香。但出于健康因素的考虑,建议大家改用色拉油或植物油会更加适宜。

3、热水:春饼属于烫面饼,所以和面时要用热水,温度控制在80—90度之间即可。

4、筷子:因为和面时水温较高,不宜用手直接和制,所以就要准备辅助工具。筷子家家有,拿捏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作为和面的工具再合适不过了。

5、擀面杖:寻常家中具备的做烙饼用的擀面杖即可。粗细及长短没有特殊要求,自己操作起来顺手才是最重要的。

6、饼铛:铸铁的浅边平厚底圆铛才是正品,但一般家庭都不具备。所以退而求其次,选用普通的平底不粘锅也是不错的。

7、面盆:没有特殊要求,随手取个玻璃盆、陶瓷盆或是金属盆皆可。

8、蔬菜和酱肉:夹入春饼中的蔬菜及酱肉十分讲究。大葱白、韭菜、豆芽、菠菜和酱肘子是必不可少的。

烫面

1、制作春饼时,面粉与热水的比例应为5:3。

2、先将面粉倒入盆中,然后一手持筷不断顺一个方向搅拌,一手缓缓倒入热水,面粉会随着热水的注入慢慢变成小块或小片,这时继续不断搅拌,直到热水完全倒入。

3、用筷子沿盆边搅拌,将外圈的散粉充分与结块的面粉混合均匀。

将面盆静置片刻,使面粉温度下降至手可接触操作的温度。

和面

1、将面盆中的大小面块用手反复按压,使其充分揉和在一起,直到盆中没有剩余的散粉及面块,和成一个较大的面团。

2、刚刚和好的面团韧性较大,不易擀制,需放在面盆中,上面再盖一块浸湿的屉布(防止面团表面风干变硬),然后静置30分钟。

擀面饼

1、将饧好的面团用手在案板上搓成长条状,粗细约与擀面杖一般即可。

2、用手将面团条揪成小剂子,同饺子皮的剂子类似,但要稍大,每个约重50g。

3、将小剂子揉圆,用手按扁,上面撒入少许薄面,抹平后再掸去多余的薄面。

4、用刷子蘸少许油在按扁的剂子上刷一下,然后将剂子两两重叠,并再次用手压一下。

5、按照上下、左右的方向将剂子擀开,并适时旋转面饼,直至擀成一张薄厚均匀较圆的小饼(直径约15cm、厚约1.5mm)

烙春饼

1、饼铛中不用放油,用小火慢慢加热。千万不要急功近利,直接用大火加热饼铛,让饼铛底逐步均匀受热,并慢慢升温才是成功的关键。饼铛的温度也不宜过高,用手放在上面感觉暖暖的就可以了。

2、将擀好的春饼托入手中,然后使其轻轻滑入铛中,烙2分钟,注意观察春饼表面变化,待其颜色开始慢慢变透明,并已受热鼓起,再将春饼翻面继续烙制2分钟即可出锅。

3、趁热沿春饼边缘将2片面饼小心地揭开,再摊平放置。

吃春饼

1、吃春饼的乐趣所在便是自己动手揭饼、抹酱、取菜、卷饼,然后放口大嚼,颇有返朴归真的韵味。

2、春饼集多种菜料与肉食为一体,每一口都能吃到多样的味道与丰富的口感。 其中的菜料非常讲究,炒鸡蛋、肉丝炒韭菜、菠菜炒粉丝、烹豆芽、大葱丝、甜面酱是必不可少的。

3、至于肉食,老北京更是有说道,要去“盒子铺”(旧时加工出售熟肉冷荤食品的铺子)买“盒子菜”。 盛“盒子菜”得用福建特产的朱红色金漆扁圆木盒,盒口绘有“子孙万代”、“五福捧寿”等吉祥图案。 盒里分若干小格,格里分别装着切成薄片或细丝的酱肘子、熏肘子、大肚、小肚、香肠、烧鸭、熏鸡、清酱肉、驴肉等熟食。 至于现在其中的肉食早已不再如此繁复,只取其中2—3样即可。

4、卷春饼也有门道,饼虽薄小,但要将各种馅料全部卷入其中,还不能使饼破漏,没有点技巧是绝对不成的。 首先用葱丝蘸适量甜面酱涂于饼上,然后将葱丝捋顺放在饼上,接着取其他各种馅料少许,顺葱丝的方向,尽量整齐地摆放在一起。 再将春饼左右两侧顺方向将馅料紧紧包起重叠,最后将下端春饼兜起,用手压住,防止食用时馅料下漏,然后从未封口的一端食用即可。

2

“尝春”春卷

春卷也是自古以来立春日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节庆美食。春卷是以薄面皮包馅、用油炸制而成。其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馅鲜嫩、香气诱人。馅料可荤可素,可咸可甜。是风味独特、备受欢迎的风味小吃。亦是列入满汉全席第二席中的一道菜式。

材料:

春卷皮、大白菜、冬笋、猪肉丝、葱姜末、生抽、料酒、盐、水淀粉。

做法:

1、冬笋去壳入清水煮15分钟取出晾凉切丝;

2、大白菜洗净,在菜帮上竖切一刀后切丝;

3、猪肉丝加葱姜末、料酒、一点点生抽、水淀粉拌匀;

4、炒锅烧热后倒入油,下猪肉丝煸炒至变色盛起;

5、另起油锅下白菜丝、笋丝煸炒,炒软后加入盐调味;

6、大火炒2分钟后下煸好的猪肉丝,炒匀后用水淀粉勾厚芡,出锅晾凉;

7、将春卷皮逐张摊开,放上适量馅料,先卷起一边,再将两边向中间折起;

8、最后卷向另一边形成长扁圆形的小包,用少许水淀粉封口;

9、锅里放油烧至7成热,转中火将包好的春卷逐一放入;

10、炸至表面呈金黄色,捞起用吸油纸洗去表面多余的油即可。

小贴士:

1、馅料炒制时宜勾厚芡,晾凉后才能包卷,否则容易破皮渗漏;

2、包馅料时皮子不要卷得太紧,以防油炸时受热表皮破裂。

3

立春怎样健康“咬春”

立春,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

立春饮食调养应从享受清爽绿色蔬菜的初春阳气出发,进而达到调养体质的目的。辛甘的蔬菜有助于春阳及护阳,这些蔬菜有葱、芫荽、红枣及花生等,至于胡萝卜、花菜、白菜及青椒等新鲜蔬菜,也有提升阳气之效,不妨适时补充一下。

“咬春”是指在立春这天吃一些春季的新鲜蔬菜,一般是北方生吃水红萝卜、南方生吃生菜,同时也包括吃春饼。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多以豆芽、韭黄或韭菜、粉丝、鸡蛋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萝卜、韭黄、韭菜皆为辛味食物,有辛甘发散的功效,有利于升发和保护阳气。春季应肝,主升发疏泄,而辛味食物恰好有此作用。

立春养生应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虾仁等。此外,萝卜、还可与粳米煮粥食或烙制萝卜丝饼,有理气、助消化、补脾胃、祛风寒、祛痰、解毒等多方面功效。

4

立春养生6原则

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韭菜虾皮炒鸡蛋是立春时节很好的药膳。韭菜一把洗净、鸡蛋2-3个、虾皮适量。韭菜切小段,鸡蛋破壳后打匀。炒锅上火,植物油烧温热后,放入虾皮煸炒至香。然后倒入打匀的鸡蛋,待鸡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状后将韭菜倒入。煸炒一阵后加盐,姜末、味精,再翻炒一阵即可。韭菜辛温发散,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舒畅,鸡蛋养血,这道菜能滋肝养血,生发阳气,适合立春食用。

5

立春养生5字诀

衣:立春过后还得“捂”

虽然立春意味着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如果过早脱掉冬装换春装,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所以立春后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

早春时节,应该提前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食:立春之后多吃辛温食物

立春养肝,宜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韭菜、虾仁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来调味;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萝卜等。

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过于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至上火。

住:多开窗保持空气清新

初春的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为避免春季各种疾病的发生,预防措施必不可少。“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上午8时左右,一般气温较低,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此外,居室至少还应在午睡后和晚睡前开窗通风。

行 :多去郊外走走

立春后,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情志

防:防躁动,重视心理保健

“春季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后,心理疾病患者都会有所增多,多为焦虑症、躁狂症等病”。

立春养生:南北有不同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南方早已春暖花开,所以南北方立春后的养生是不同的。

北方:“春捂秋冻”很适合

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于把棉衣脱掉,预防倒春寒。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捂”,注意衣着的适宜。一般来说,转春时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衣服要渐渐减少,穿着宜偏暖些。

南方:加强锻炼防病正当时

立春之后,天气逐渐回暖,白天渐长,气温、日照、降水上升和增多,这种状况在南方地区更加明显。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病菌活跃,大家最好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消灭传染源;二是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清新;三是增加户外运动,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和抗病能力;四是多吃些清淡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