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激流中 瀘州長江六橋進入主體施工

烈日下、激流中 瀘州長江六橋進入主體施工

長江六橋建設工地上,工人們頂著烈日工作

大暑來臨,瀘州氣溫不斷攀升,在接近40℃的高溫下施工,對長江六橋建設施工人員來說無疑是嚴峻的考驗。日前,瀘州長江六橋主橋MP3橋墩首根樁基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築,這標誌著長江六橋主橋主體結構施工正式開始。

施工現場就像汗蒸房

川江都市報記者從長江六橋南岸上鋼棧橋徒步700多米,到達MP4號橋墩施工平臺,現場採訪大橋施工進程。

下午3點過,瀘州的室外溫度已經達到39℃,但這只是戶外感受到的最高溫。在長江六橋的建設工地上,施工現場負責人楊揚告訴記者,此時的施工平臺上,所有的鋼板都被曬得滾燙。烈日炙烤下,人置身於平臺上,就彷彿走進了汗蒸房。

下午4點,這個全是約10毫米厚鋼板鋪就的平臺上,明顯能感受到滾滾的熱浪迎面撲來。“這是一天中最熱的時段,平臺上的氣溫可能超過50℃。”項目部一位負責人說。

記者注意到,在施工平臺上,唯一能休息的地方只有一間6平米左右的板房。這裡安裝有一臺空調,實在熱得受不了,工人們就輪流到屋裡休息。

13層樓高樁基打入江底

據介紹,長江六橋主橋跨江部分設計有兩個橋墩,MP3橋墩有16根樁基,目前已完成首根樁基澆築。而MP4橋墩的樁基則多達25根,截至目前,4號墩有6臺衝擊鑽同時施工,已有3個樁基成孔。接下來,還將安裝至少3臺鑽機,達到至少9臺機器同時作業。每根樁基施工按照24小時三班倒的方式,大約要20天左右才能完成。

楊揚告訴記者,從長江水文條件和河床勘測情況來看,兩個橋墩的樁基設計直徑為3米,高度大約在30-40米左右,每一根樁基相當於10-13層樓高。

經過前期勘測,MP4號墩樁基位置江底下約40米深。“當樁基孔鑽入40米後,將用吊機將在岸上綁紮好的鋼筋籠吊入、下放到鑽好的樁孔中。”楊揚說,鋼筋籠放好,就在樁孔中灌注混凝土,當橋墩灌注完同樣規格的25個樁基後,還要進行樁基檢測,下一步就吊裝鋼圍堰,轉入承臺和橋樑墩柱施工環節。

據悉,瀘州長江六橋主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的三塔式公軌兩用斜拉橋。它起於城南機場路,跨越長江後向北延伸,止於馬屋基立交。全長約7.5公里,路幅寬度50米,近期為雙向八車道,遠期為雙向六車道加軌道交通,設計時速為80公里每小時,預計2021年實現全面竣工。

川江都市報記者 曾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